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晨光里-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晨原本就是带着现银来的,看到铺面满意,而且卖方手续又齐全,便当即签了契约,请了卖家到下口集市官牙那里去过户。那卖家看到立刻能拿到现银,而且又是卖给直节郎家了。欢欢喜喜的跟着他们去过了户。

交了契税和私牙子的六两佣金之后,这三间房子和一个仓库便归了邹晨所有。

邹正业站在邹晨新买的铺子里,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忍不住的问道:“小晨,你这到底是准备做啥生意?”

“阿爹,我想做羊毛生意!”邹晨压低声音说道。

“啥?羊毛?”邹正业差点惊呼出声,这羊毛太不值钱了,不仅不值钱。而且还是扔货,膻味大,就是用来当填充物填在夹袄里也是忍受不住那膻味啊。

邹晨看了一眼门面外,发现虽然人们都探头探脑的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买了这三间铺子,但是却没有一个人主动往这里来。

“是啊,羊毛。阿爹你不知道。这羊毛可是好东西,织成衣物穿在身上保暖,织成地毯铺在地上美观。织成毯子挂在墙上可以当做装饰品。只不过是没有人想到这个罢了,而且羊毛现在非常的便宜。我们趁着现在赚上一把,以后可就没有这样的好时候喽!”邹晨美滋滋的想到后世那精美的羊毛地毯,还有那要价不菲的土耳其地毯都将从自己手中‘发明’,心里便觉得一阵阵的愉快。

织成衣物?邹正业突然想到去年冬天。邹晨教着黄丽娘给他织了一件线衣,穿上之后确实是比穿夹袄舒服。只是织的是白色,若是能染上颜色那就可以穿在外面的。难道邹晨说的是这个东西?于是便开口问道。

邹晨点点头,“确实就是这样的东西,只不过不单单只是衣物,还可以织成地毯和挂毯。而且用羊毛织成的羊毛衫,比用棉线织成的更加保暖。”

“羊毛要从何处收?”邹正业又问道。

“阿爹,咱们的玻璃主要是卖到哪里的?”邹晨笑盈盈的反问道。

邹正业愣了愣,当初是说好的,玻璃要大部分销售到草原上去,所以现在张黄陈邹四家的恒信玻璃在草原上的知名度非常大,草原上的几个部落都可以随时畅通无阻的进入。而实际上,由于恒信玻璃坊在草原上的知名度,文相公便暗自利用恒信玻璃收集情报。由于黄瑾瑜乃是文相公的门生,所以四家人对文相公的行为暗地里进行资金和物力上的支持。

“难道你想在草原上收?”邹正业恍然大悟。

邹晨点点头,“是啊,自然要在草原上收,而且低价收过来,再高价卖给他们,草原一到冬天非常寒冷,需要大量的被褥,可是边关又卡的紧,不许卖棉花给他们。咱们收了羊毛,请了妇人们织了羊毛衫和羊毛毯再卖给他们。就和玻璃的道理是一样的,他们不是从咱们手里赚取大笔的岁币吗?咱们就用玻璃和羊毛再把钱赚回来。”

邹晨叹了口气,“国家不强盛,小民再富足又有什么用?草原上的契丹人,西夏人,辽人,他们的铁蹄只有军队才可以抵抗得住。国弱民富,只能是被人宰割,只有国强民富,方为强国之道。”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邹晨将岳飞的满江红低低念了一遍,扭过头看着宋朝天空下的白云,一时之间痴了。

如此美丽的朝代,怎舍得她被人如此蹂躏……

邹正业看到女儿一时之间仿佛陷入了哀愁之中,又听到她喃喃念了几句词,心里也莫名其妙的紧跟着难受了起来。

PS:

靖康之耻:公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南宋建炎元年。 这一年,北宋帝国覆灭,南宋帝国在风雨飘摇中宣告诞生。中国陷入长达十余年的血雨腥风之中。

今年是至和二年九月,1055年。

前文所说,文彥博是九月二十九日生日,是我没搞清。今天无意中翻到了另一份诏书,是十月五日下发的,估计文彥博的生日有可能是十月十五月之前,本文假定是十月十日。

在此向各位道歉,为我的不严谨道歉。

赐太师文彦博生日礼物口宣(元祐二年十月五日)有敕。卿勋在庙社,名闻华夷。允储河岳之灵,宜享乔松之寿。往颁宠数,以庆佳辰。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六章 研制白糖新品

东京城、皇城、都堂中。

文彦博坐在桌子前,认真的看着给事中给他整理的几份奏折,奏折是各地的州官和县官发来的有关白糖的回执。由于白糖方略是他牵头提起的,所以他的几个门生都心领神会,努力的帮着他把事情给搞好。试行了二个月成绩斐然,仅仅两个州,居然有高达五十万贯的收入,他的门生喜得私下里给他写了数封信,说这白糖乃是一个于国有大利的行当。

虽然可以排除掉刚刚分布下去的任务各州有摊派的嫌疑,但是除去水份,一个州一个月也能有一二十万贯左右的收入。现在共有十八路,州县一千二百余,一年下来也能给国库增加将近一千万贯的收入,这怎么能不令文相公欢喜呢。

又想起邹五郎每隔几日收的家书上,月初那几天,便会详细的将上个月白糖作坊的盈利和各项支出写得清清楚楚,以供他观看,虽然文字粗糙,然而看起来却甚是直观。拿着邹五郎家书中的白糖利润和各州发回的回执相比较,出入倒也不大。而且邹家特别标注的从交趾运来的原糖,价格居然比福建路漳州那里更便宜。一想到可以将甘蔗田全部改回农田,心里便不由得一阵阵兴奋。

越看越觉得心里舒畅,忍不住站起身来,这些地方官员的回执一定要给圣人看看,让圣人也欢喜欢喜。

此时的邹家庄,三十倾林地里树梢缠绕着连成一片墨绿,摇曳在微风中。九月的日光透过枝叶,洒下斑斑驳驳的影子,树林带走阵阵的酷暑。

邹晨和两位直节郎,正仔细注视着林地里药材的长势。

郑三多和几个儿子鱼贯的跟在他们身后,恭敬的向他们介绍林子里各种药材的情况。林地里主要是种植一些半夏、天麻、灵芝、黄连、茯苓等等比较喜阴湿的药材。而象那些比较喜阳喜光则是种在一千亩果园之中。

原本家里人并不看些这个药材套种,可是没有想到从四月份种下去,药材竟是有一大半活了下来,到了十月底许多药材便可以收获,时记珍药已经来催过几次,问他们到底何时收,如果方便的话他们可以直接派人来车接,或者是直接炮制。不仅是时记催他们,那些和邹家原本没有什么关系的药店,也纷纷托了熟人向他们乞求。若是明年林地里的药材丰收了,能否勾给他们一些。

而那些家里有果园的大户们也动了心,纷纷下贴子给两位直节郎请他们去家中吃酒。其意便是想问问能否让家中的人也跟着他们学习种药材。而有些人已经是在到处打听会种药材的农夫,一时之间,会种药的农夫洛阳纸贵。

当然,其中不乏也有偷偷和郑三多接触的,可是郑三多一家已经和邹家签了协议。他就直接问来请他跳槽的人。我六十岁以后你能养我一直到死吗?许多人听了这话便偃旗息鼓了。

这些事情,邹晨是知道的,公孙季曾当做笑话讲给她听。她听了之后笑的璀璨,后世不知道多少人为了退休金,累死累活在岗位上做。那些私企给的工资再高,可是一旦国营企业要招工所有的人都挤得头破血流。就是因为国营企业不仅名声上说起来好听而且他们有退休金,直到后来国家强制命令那些私企也交了五险一金。可是哪怕如此,许多人还是拿着私企的高工资。向往着国营的劳保待遇。

邹家,便是如此。一来名声好听,有御赐的金匾,有文相公的手书在家中供奉着,四个孩子是文相公的徒孙。现在整个陈州府的学子们一提起邹家便是会说,可是那耕读传家的邹家。而不是邹家庄的邹家。

所以,那些人给邹家打工,而且能混上签约的人,只会是自豪和骄傲。邹晨相信,没有巨大的利益,这些人是不会出卖邹家的。

在林地里,邹晨命令郑三多仔细的观察各类药材的长势,不仅要观察还得记录成册,以备时刻翻阅。同时要求他将所有的技艺全部教给几个儿子,不得藏私。待听到郑三多答应了,这才和两位直节郎往庄子里走。

邹正达回过头看了眼一直敞开着的大门,这扇大门邹家庄的庄民们可以随时出入,许多庄民们趁着早上或者晚上去拾些干树枝出来,以供平时烧灶所用。在夏天,邹家的鹿群也是散养在林地里不再让它们回庄子里了,虽然鹿群偶尔会祸害一些药材,但是邹晨说过它们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