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指纤纤做村妇-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彤听说自家大嫂还要负责府里内院的事,每天巳时(9点)不到,就有管事仆妇来回话,要大嫂定夺的。果然,谈话时间进行了半个多小时,陈玉珍就告退出来了,书彤也跟着告辞了,不然,再做下去,也不晓得和高姨娘说些什么。
 两人除了碧茵院,就分开了。陈玉珍邀请书彤常去院里坐坐,书彤也说很想看看那个宝贝外甥,到时候必会去打扰的,嫂嫂还有事要忙,过后再去嫂子院里看小外甥。
 两人分开后,陈玉珍自然去了自家院子,下面还有些事等着处理,府中采购银钱等还需要发令牌。书彤也带着春兰向其她两位姨娘的院子走去,对于那位柔姨娘也有些好奇,很想见见母亲临去时,为何如此安排。
 
 第十八章 后院串门第二站
 柔姨娘就住在后面的杏香院,离这儿不远。在门口与嫂子道别后,书彤又带着春兰穿过一个拱门,再往北走了一小段路就是柔姨娘住的地方。一路上遇到的大多是洒扫仆妇,虽然她们可能有些好奇这位与夫家和离了的大小姐,但是,路上并无人抬头打量,都是避让一边低头请安。她们这种态度也可以说,在这个李家,这位小姐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当然,也可能是百年书香门第家规森严的缘故。
 照例是让院们上的丫头进去通报,不一会就见一个三十多点的秀丽女子迎了出来,身边还有好些个丫头。
 “小姐怎么过来了,该奴婢去请安才是!”声音婉转清丽,说不出的好听。
 “姨娘,多年不见,身子可好?”
 “还是老样子,到底比不得年轻人,姨娘啊都老了。”
 “看姨娘说的,这些年家中父亲倒是有姨娘照顾了。”
 一个看起来是大丫头的姑娘笑着说:“姨奶奶,您昨儿还在念叨着大小姐,今儿见了,倒是把小姐晾在院门口了。”
 “就你这丫头会说嘴。”柔姨娘笑骂了一句,连忙将书彤让进小厅子。
 书彤携了柔姨娘的手一同进去后,略一打量,房间摆设简单素雅,和高姨娘那边的华丽气息截然相反,这个客厅也比较小,想来平日客人也是不多的。一张小几案上还放着针线活,看那位置格局,大概是柔姨娘平日坐的地方。小几边上就放着几个绣凳,书彤就携着柔姨娘坐在凳上,两人位置比较靠近,倒是好说话。
 “姨娘刚才是在做绣活呢?姨娘手巧,这活计还是那么鲜亮。”
 “那是奴婢的手巧,是这花样子好看。这还是小姐描的呢,还有不少的姑娘媳妇想讨去做点新花色呢。”
 一时间,刚才那个说笑的丫头端上两杯茶,放在几案上。
 “小姐尝尝看,这是去年收集的雪水泡的梅花茶,味道正好。记得以前,小姐喜欢采制花茶,奴婢倒也沾了不少光。今儿这个是奴婢自己制的,小姐正好试试,看奴婢得了小姐几分真传。”
 “柔姨娘客气了。这花茶从采摘挑选到摊晾,就是讲究个耐性,姨娘刺绣在家中就是极好的,这茶想必也是好的。”书彤端起一杯茶,轻撇茶盖,一缕幽香徐徐传来,还未入口,就已沁人心脾,好像正在欣赏雪中红梅,暗香浮动,惹人醉。缓缓地小啜一口,果然是极好的。书彤含笑点点头:“果然是茶好、水好、味道好。姨娘身边的丫头,手艺也是极好的。”说着,又拿下身上挂着得荷包,笑着递了过去,“这也是我平日里喜欢的,就拿去玩吧。”
 “采青,你倒是个讨巧的,竟入了小姐的眼了。”
 那个会说话的泡茶丫头,就是采青了,急忙过来福了一礼,谢了书彤的夸赞。瞧她脸上喜滋滋,但过来谢赏的时候,脚步轻盈平稳,看来也是个玲珑稳重的人。
 之后,书彤又示意春兰将礼物送上来,左也不过是些衣料,与高姨娘那边差不离,不过又添了些李小姐曾经绣好的绢帕。
 果然,柔姨娘看到那些衣料,倒也一般儿欢喜,在见到那些绣帕之后,反倒神色一亮,显然是认出来了。人说,礼轻情义重,不过,这也得看双方之间的关系。真正的亲朋好友,关系好的,礼仪是双方之间的尊重,但礼物真的是注重贴心;反倒是一般的,有时候倒是讲究个贵重门面。所谓礼到心意到,书彤也是借机表明自己亲近的态度,也是察看这位姨娘现今的心态。虽然一早听说这位姨娘曾经照管过李书彤,但是两年过去,如今李家又是这般光景,自己身份有些尴尬,不知道故人是否依旧?现在看来,这位姨娘倒也是对李书彤有几分真心疼爱的,以后倒是好慢慢相处着。
 两人正说着家常,又听外面的小丫头进来通报说四姨娘来了。
 “奴婢见过小姐。”随着门帘的揭开,走进来一位三十不到的妇人,容色与柔姨娘不相上下,也是带着几分小家碧玉的味道,正是那位出身落魄私塾家的四姨娘。
 “姨娘,不用多礼,快起来。”说着,书彤就起身扶起这位小家碧玉型的四姨娘。
 说笑问候,两位如夫人也相互问安,方才归坐。
 “我听说小姐回来了,原想着过去请安,又怕打扰小姐休息。刚巧听说,小姐在柔姐姐这,就赶过来请安了。姐姐可不许嫌我占了你的院子。”
 “妹妹如此说,可是羞煞姐姐了。往日里,咱们姐妹可不都是要好的,什么时候生分过。妹妹过来拜见小姐,也是妹妹的心意。”
 “是啊,我离家多年,家中父亲多劳姨娘们照顾,原是我去谢姨娘才是。”
 “小姐过誉了,这原是奴婢的本分。这么多年来,奴婢进了这里李家的门,老爷甚是和善,对奴婢和奴婢的家人都很照顾。”
 因为四姨娘的到来,书彤她们倒也没再进一步深谈,只是拣些女人感兴趣的话题闲聊着,左不过是家长里短,服装美容等。
 算着时间,也快到午时,三人也就散了,临走前,将原先预备给四姨娘的礼物也交给了姨娘带来的随从,也当是个见面礼,以后见面好说话。
 和李老爷的三个女人也算是见过了,一些信息也从彼此谈话中核实,与原先从春兰秋荷那里获得的信息互相印证,在脑子里把一些东西更加实体化,也算是不虚此行。
 
 第十九章 平静的生活
 书彤离开严家的时候就是春末了,到现在,已经是进入四月了。她的大哥李子岳现在是秀才,正巧今年八月要参加乡试,若能得中,那就是举人老爷了。看过范进中举的人都知道,秀才与举人就是云泥之别,秀才时候的范进,生活穷困,遭人唾弃,当他得中举人的时候,那是高兴的痰迷心窍、状若疯狂。邻里恭贺、乡绅送屋送银,还有一些人拖家带口的来投奔他家做奴仆。古时候的秀才只是一种身份,说明这人有点知识,举人却是代表着可以不仅可以参加会试,还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那是其他捞偏们得到的官员无法相比的,即使两人职位品衔相当,也会不自觉地被人低看一头。她家大哥上回乡试,不幸落榜,听说之后更是日夜苦读,一心想要得中,因此对今年的比试十分上心,早几天还去了友人家拜访,共谈学问。本来家中老父李文清的才学也是极好的,又是正经科班出身,京中地方都是经历过的,奈何去年起身子骨就不好,李子岳平日里除了读书,也是非常孝顺,不愿轻离,只是听说这次那个朋友家的姑父极有可能担任这次的考官,因着两人关系交好,那朋友也是有心提携,才趁着那位姑父来此探亲,通知了李子岳过去露个脸,也好日后乡试出彩。
 天下没有不疼孩子的父母,李家老爷虽然是偏疼书彤,但大多数来说还是担心她是个女儿,又没了娘,对于家中唯一的男丁,日常教导比较严厉,也是对他期望比较大,毕竟将来整个李家都是由这个儿子支撑,人多穷养儿子富养女,儿子不可以娇宠,父子两个大老爷们平日相对也是非常符合时下严父形象的。但对儿子的前程,自然也是关心的,虽然不指望儿子将来封侯拜相,或者进入仕途,但是有了举人进士的身份却是个社会地位的象征,将来才能守住家业,不让人轻视。因此,对于那位友人伸出的邀请橄榄枝,他这个做父亲的也是感激并赞成儿子前去赴约的,这对孩子的将来有好处。书中说,父母在,不远游。李家大哥的出行倒也算不得远游,只是老父尚在病中,自然也是牵挂,后来倒是带着父亲的亲笔信去了。说起来,李父与那位被提起的官员也曾有些交情,当年在京城也是见过几次的。就像我们现在去外面求学工作,老乡总是容易说得上话,要是再去远点出了国门,那么整个中国人都是老乡了。少不得,也提笔写了一封书信,略备薄利,嘱咐儿子几句就让他赴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