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宫遗恨-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了一声不好,康熙敢情是准备踢场子了,可我又拦不住他,只好见机行事了。

那艘船上的船员见我们衣着华丽又气质不凡立刻笑脸迎了上来,“欢迎欢迎,这位先生、太太不知两位是做什么生意的呢?”

他那一口洋式中文颇为奇怪,我不禁笑了出来,抬眼看了看一旁的康熙,原本僵着的脸也终于是有了几分笑意。他朝一旁一直跟着我们的一个侍卫使了个眼色,他立刻回车上不知去拿什么。过了片刻他拿着一个不大的锦盒回来了,康熙示意他打开。我和那个洋人一见都发出一声惊呼。只见那盒子中是一只小的瓷碗,不过红色的碗身上却布满着白色的裂纹。这分明就是日后让无数考古学家苦苦探索的汝窑瓷器。惊喜过后我却突然明白为什么康熙会让福全先去江宁,而自己却继续南下来到庆元。恐怕早在京师他就听闻了庆元这里的商家同欧洲人非法交易的事,正好趁着南巡之际来打探一番,恐怕刚才的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想到这里,我不禁为他深沉的帝王心术而感到一阵战栗。

那个洋人满意地笑了,立刻带我们上了船。船上东西倒还真多,有印度的香料,欧洲的香水,美洲的咖啡豆,以及摆钟,望远镜等等。对我来说这些东西根本不算什么,在现代随便哪间超市中都能买到。可是对清朝人来说这都是稀罕的玩意儿。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几个人在船上,听着那几个洋人的介绍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叹之声。康熙到没有对这些东西太过在意,反倒是对一旁的几本书有兴趣。我偷偷看了一眼,竟然是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而还有几本则根本不是什么书,是诸如学术报告和交流报告之类的东西。康熙对这些倒很是喜欢,立刻就同意交换。这可把那几个洋人乐翻了天,对他们而言那几本书才几块钱,可是这件瓷器可是价值连城。相对他们的高兴,我却是心如刀割。那可是汝窑的瓷器啊,说它是举世孤品也是毫不夸张的。

也许是我哭笑不得的表情太过怪异而引起了那几个洋人的注意,他们倒是挺关心地随口问了一句:“先生,您的夫人是不是不舒服?”我吓了一跳,不禁在心中暗暗骂道:“死洋鬼子,得了便宜还卖乖,也不看看是谁害的。”康熙看我脸色不太好倒是挺关心的问我:“祁筝,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我确实是不舒服,都是被你这个败家子气的,竟然拿中华民族的瑰宝去换那几本破书。可是我也知道这些话不能对康熙说,只好低着头装作不舒服的样子。一旁的侍卫倒是挺识时务的,立刻凑上来对康熙说:“老爷,天也不早了,我们还是快些回去吧!”聪明人,给你加十分。“何况咱都逛了一天了,四夫人想必也累了。”倒扣100分。四夫人?这家伙也分得太清楚了吧。

康熙看我好像真的不舒服,点点头算是同意了。“好吧,那我们就走吧。”

半个时辰后,我们终于从港口回到了下榻的行宫。我对那几本康熙用无价之宝换来的书实在是心有不甘,决心要弄清它们到底是什么书。“皇上,您刚才买了什么书呀?”

“哦,筝儿也懂洋文吗?”

“没有,臣妾哪里懂那玩意儿,只是臣妾对洋文好奇,想看看到底和咱们的文字有什么不一样。”我一连谄媚地说着,不住地在心中暗骂自己狗腿。

康熙笑了笑,将那几本书递给了我。我赶紧接了过来,一本本翻着看,这几本书都不是法语而是英文,怕是那艘船到英国时顺路带上的吧。第一本是那本《几何原理》,至于第二本……我有些不敢置信地再次确认了一下发现自己没有弄错,那本书上赫然印着让我无比熟悉的单词“Cambridge”,原,原来后面几本书竟然是剑桥大学的学刊!翻了几页我猛然间注意到一个让我震惊的人名“Newton”。原来这本校刊上所刊登的竟然是牛顿和莱布尼兹关于微积分学的研究报告。想来现在牛顿已经40多岁了,他著名的著作《数学原理》应该就是这时写的吧!我无力地呻吟了一声,更加痛心那件汝窑瓷器。要是早知道他想学微积分我就自告奋勇了,好歹我也是学过高数的呀。

“祁筝,你怎么了,你看得懂吗?”

也许是我脸上波澜起伏的表情实在是太过壮观了,康熙终于还是注意到了。

我强自压下想要尖叫的冲动,僵着脸对康熙笑着说:“哪儿呀皇上,臣妾哪里看得懂,臣妾只是感慨那洋人的文字简直就如同画鬼符一般。”

“哦,是吗?”康熙审视的目光立刻扫了过来,我只好硬着头皮和他装傻。兴许终究还是骗过他了,半晌后他倒是主动转换了话题。“筝儿,你说朕该不该严惩那些不顾大清法律的国人和洋人呢?”

他此话一出,我才放下的心立刻又悬了起来。这该让我怎么说呢,康熙既然这次专程绕道来庆元,怕就是为了来了解国人同洋人交易的实情的,而见他如此重视这几本书,他是有心同“外商”做交易的,但他怕是担心洋货的大量侵入对本国产品的冲击吧,可我也总不见得告诉他就算是他现在拦着,200多年后他们洋人也会用大炮砸开中国的门户,逼着他的后代子孙签下一份份丧权辱国的条约吧!在考虑了再三后我才想到了一个比较婉转的回答。

“皇上,臣妾只是一个女流之辈对律法这类东西实在是不明白,不过臣妾觉得咱大清的东西实在是比那洋人的玩意儿好得太多了。刚才皇上在选东西时,臣妾和旁边的一位夫人聊了几句,那位夫人私下里告诉我,他们洋人特别热衷我们的瓷器,往往捧上数百两的银子来同我们购买。”

说完我仔细观察康熙的神色,但见他只是那起那几本书看了又看。许久之后他淡淡地对我说:“你今天也累了,早些下去休息吧!”

“是,皇上,臣妾告退了。”

南巡2——遇险

在庆元又逗留了几天后我们就乘船出发去了苏州,下船之后就直接赴行宫休息。江苏的大小官员都到了苏州来见驾。在接见了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两位二品、三品的封疆大吏后,康熙却私下里特别召见了一位四品的苏州织造。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奇怪。江苏一个大省,四品以上的官员不在少数,为何康熙单独召见一个区区四品官呢?而且还是非正式的私下召见,让我不禁对这人有了几分好奇。

跟在李德全后走进来的是一个30多岁颇具儒雅气质的男人,但引起我注意的却是他手臂上缠着的黑纱,看样子必是家中的高堂过失了。照道理他应该服丧停职在家守孝,为何康熙明知如此却又要召见他呢?

他不卑不亢地走到康熙面前,左腿向前,右腿半曲着向康熙行礼。

“奴才曹寅,参见皇上,德妃娘娘。”

曹寅!直到这时我才)恍)然(网)大悟,原来他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注)我也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心中默默地感慨着也只有他这样的文臣雅士才生得出如此才华横溢的孙子。说起来曹寅的母亲曾经是康熙的保姆,而曹寅更曾是康熙曾经的伴读,怪不得康熙和他的感情如此之好了。

“哦,是楝亭呀,你可来了,快起来,快起来。”康熙自公文间抬起了头,笑着招呼他过去,“朕也有好几年没见着你了,今日里朕可要和你好好聊聊!”

出乎我意料的是,那个曹寅竟然自己摘去了头上的顶戴放在地上,两膝跪地向康熙叩起了头。

“奴才不敢,奴才还在守孝期中,实不该带着一身晦气来面见圣驾的,奴才有罪啊!”

康熙被他这么一说倒是愣住了,有些愧疚地看着他最后长叹了一声:“唉,你起来吧,是朕要你来的,你有什么罪啊?”他从书桌后站了起来,几步走过去将曹寅拉了起来。

“谢皇上。”

康熙拉着曹寅走到了厅中坐下,我也立时向康熙福了福身,退入内堂避嫌。但他们俩的谈话声却依然隐隐地从前厅传了过来。

“曹玺是六月殁的吧,孙嬷嬷可还好?”

曹寅怕是想到了伤心处落下泪来,声音也变得有些个哽咽:“母亲说父亲这也算是寿终正寝了,让奴才兄弟俩高兴点别伤心,只是奴才时常感怀家父生前自己未能多多进孝而有些感伤罢了。”

康熙似乎是站了起来,不时地从前头传来他的踱步声,来来回回的持续了许久,看样子像是在思考什么问题。曹寅也没有说话,房中顿时一片安静。最后康熙终于停了下来,接着就是一阵纸张摩擦的声音,他好像在纸上写了些什么。跟着又是一阵衣服的摩挲声,康熙好像从内衣袖中拿了什么出来。

“你这就去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