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凋天龙游记-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栊校纭督啤贰ⅰ缎新纺选贰ⅰ妒竦滥选贰ⅰ睹斡翁炖岩髁舯稹贰ⅰ缎菪粬I楼饯别校书叔云》等都是他的名篇。他的《静夜思》大概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游子思乡诗。他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登金陵凤凰台》等都是流芳万代的诗篇。李白的诗歌出色地完成了初唐以来诗歌革新的历史使命,以飘逸豪放的风格、蓬勃浪漫的气质成为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作为唐诗的高峰之一,他的诗歌成为后人学习的崇高榜样。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于河南巩县。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官僚世家中,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他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就因诗文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家庭给予了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修养,追求仕途是他的人生轨道。他年轻时曾漫游吴越、齐赵等地,二十四岁时赴洛阳考试未及第。三十三岁时与李白相识。三十五岁后,为了做官奔走于权贵门下。安史之乱爆发后,入蜀避乱谋食,被严武表荐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杜工部”)。因蜀中大乱出川东行,五十九岁客死旅舟。杜甫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极大地开拓了诗歌的领域。杜甫一生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因而,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政治理想的执着始终是其诗歌的主题。他的诗篇广泛深入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各体兼备,形式多种多样,律诗创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诗歌语言千锤百炼,“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他的名篇众多,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秋兴八首》、《羌村三首》、《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北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望岳》、《春望》、《登高》、《春夜喜雨》、《登岳阳楼》、《旅夜抒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杜甫是由盛唐转入中唐的代表,他从忠君爱国的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因而随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强化被尊为“诗圣”,成为后代众多诗人学习的楷模,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他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并善于创新,以沉郁顿挫为特征的诗歌艺术风格多种多样,开启了后世众多诗家诗派,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位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清代叶燮《原诗》中说:“杜甫之诗,包源流,综正变。自甫以前,如汉魏之浑朴古雅,六朝之藻丽秾纤、澹远韶秀,甫诗无一不备。然出于甫,皆甫之诗,无一字句为前人之诗也。自甫以后,在唐如韩愈、李贺之奇奡,刘禹锡、杜牧之雄杰,刘长卿之流利,温庭筠、李商隐之轻艳,以至宋、金、元、明之诗家,称巨擘者,无虑数十百人,各自炫奇翻异,而甫无一不为之开先。”杜甫在世时,他的诗歌并不为时人所重视,半个世纪后始见重于韩愈、白居易、元稹等人。元稹在《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称赞杜甫“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诗人已来,未有如子美者”。北宋王洙编《杜工部集》,后王琪又重新编定。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都对杜甫推崇备至,各自从不同方面继承了杜甫诗歌的特点。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论解释杜诗的著作非常丰富,如叶少蕴《石林诗话》、司马温公《续诗话》、陈师道《后山诗话》、周紫芝《竹坡诗话》、葛立方《韵语阳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等。后人注释杜集的著作约在百种以上,如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又名《杜少陵集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等。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自称昌黎韩愈,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贞元八年(792)中进士,曾人四门博士、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他是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作家,是中唐也是整个唐代开宗立派的大诗人。他是中唐时的文坛诗坛领袖,广交文友,提携奖掖,以他本人为主将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掀起了一个很有影响的新诗潮。他的诗歌气势逼人,语言和意象力求奇特新颖,甚至不避生涩拗口突兀怪诞;常常把散文、骈赋的句法引进诗歌,诗句可长可短、跌宕跳跃、变化多端。《山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他的名篇。韩愈是唐代、也是中国古代一个有独特风格的大诗人,他以文为诗,尚险好奇,瑰丽奇崛的风格对宋代诗人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都有很大影响。

    李贺(790—816)字长吉,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系皇家远宗,因避父名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仕途不顺,二十七岁怏怏而死。他是一个早熟的天才,很早便扬名诗坛,十八岁时以一首《雁门太守行》使大诗人韩愈刮目相看。他的诗篇想象奇异荒诞、语言新颖幽僻、意象色彩斑斓,《南园》、《李凭箜篌引》、《天上谣》、《梦天》等均是其传世名作。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十五岁以明经擢第,元和元年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十六岁时写出《代曲江老人百韵》,早年因诗传唱宫中而被宫中人称为“元才子”。(《旧唐书》本传)元稹以诗受知于唐穆宗,被破格迁升至宰相。他是新乐府运动最先的倡导者,与白居易并称“元白”。《行宫》和《上阳白发人》是他的名作。元稹最为人称道的是悼亡诗,对后世诗人影响很大。如《遣悲怀》和《离思》,情深思远、哀婉动人。他和白居易相互唱和的长篇歌行和长篇排律被称为“元和体”(宋元以后称之为“长庆体”),在当时盛行一时。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中说:“予谴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间,及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这种诗歌形式对明清时期的诗人有较大影响,清初吴梅村的《圆圆曲》和朱彝尊的《风怀》诗就是竭力学习长庆体的。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下邽(今陕西渭南)人。白居易是一个神童,据说生下来才七八个月就能识“之”和“无”字,五六岁即识声韵,十六岁以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赢得诗坛美名。德宗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开始了仕宦生涯,曾因越职上书言事而被贬为江州司马。此后历地方刺史、河南尹、太子少傅。其诗歌今存近3000首,为唐代创作数量最多的诗人。白居易强调诗歌的政治与社会功能,他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与元稹一起把新乐府的创作推向高潮,《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是他“讽喻诗”的代表,《卖炭翁》《杜陵叟》《买花》《轻肥》《新丰折臂翁》是其中的名篇。这些诗歌文字朴素浅显,对比鲜明,描述尖锐的贫富对立现象和下层百姓的悲惨状况,批评的锋芒横扫整个社会。他的“闲适诗”如《大林寺桃花》、《钱塘湖春行》、《问刘十九》等,语言平易流畅,自然明丽,悠远平和,都是世人传诵的名作。“感伤诗”中的《长恨歌》、《琵琶行》代表了白居易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唐宣宗在《吊白居易》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可见这两首诗流传之广、影响之大。白居易也写了不少小词,如《忆江南》、《花非花》等,也是流传至今的名作。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今属河南),贞元九年(793)进士,积极参与永贞革新。早年曾向著名诗僧皎然和灵澈学诗,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刘禹锡心胸开阔,性格倔强,《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二诗就是证明。他的咏史诗语言精练,意象鲜明,内涵丰富,十分为人称道,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历来被人广泛传诵。长庆、大和年间,他和白居易同为诗坛领袖。白居易极口称赞刘禹锡的诗,称之为诗豪。他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秋词二首》、《望洞庭》都是诗歌史上的名篇。他学习民间歌谣进行诗歌创作,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