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父亲和母亲-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时候不缺乏钱。只是老运赶你表叔差些的。但是,年轻时候多争钱,也没什么大事情了。你们家里面,就是你寿高,日后你们几姊妹,你要在后面当抬匠。”听罢,国香又道,“命由天生,不是人力所能改。我们活在世界上,也不过是应承这天命罢了。”邓老师道,“这个人的命运好与不好,按理不是由自己决定。但只要自己多做善事还是可以作为的?古时候,有个人万贯家财,但是到庙里烧香还愿。庙里的老和尚说他不出活不过三年,这个人回家后,想到自己活不长了,万贯家财也无用处,就把这万贯家财,拿来做善事。还不到三年时候,再去庙里,老和尚就说他可以寿终正寝到几十年后去了。”国香抢过话头道,“看来做善事可解!”邓老师道,“这就是他做了许多好事,改了他自己的命运。所以,一个人,今生如何,而是看自己上辈子或者这辈子,如何作为。如果多做善事,就种善因,自得善果。下被子就有好报,泽被儿孙。反映在坟上。就是风水。我们看风水,也是尽力,最终这坟好与不好,还是看主人家前生种什么因。有一位家人,做了很多好事,主人家死后,请了一个阴阳老师。阴阳老师就害他,把他的坟做成“五虎吃羊”没料到,当天晚上,下暴雨,大水一冲,那坟墓居然变成了‘五虎捧寿’,你到奇也不奇?”邓老师反问道,“所以儿孙有大的出息,也不知道其父辈们要累积多少善事,方能有此果报。世人只想自己的儿孙能当大官,却又不愿意去积累,如何能行呢?所以过去,老辈人说的,借钱不还,到了下辈子,也会变牛马来,也还是要来还债的。”郭XX道,“反正,我们也不做什么坏事情,更不想去害别人的。”邓老师又道,“你不管,现在那些当官的如何把我们这些当做封建迷信,背地里还不是相信得很。我曾经为几个当官的看过坟。XX县城,有个姓王的,他的儿子就是那个县的县委的干部,他的老伴死了,也是托人,背地里请我去看的,当时我还不知道,后来才知道,说那坟墓是某某人的。”国香道,”我知道,也相信,要不然解放前,那么多的达官贵人都相信,听说,蒋介石都很相信。只是到现在,政府才把他当做封建迷信。”
几个人吃过饭,国香又安排了住宿。次日,邓老师告辞。国香也不挽留,只叮嘱邓老师有空常来。回头郭XX又去成都;说是帮公社买些肥料。
这郭XX到了成都,就在火车站附近住了旅馆。又去访了几个投机分子。从他们手中购得少许些粮票,顺便得了些消息,知道那姓凌俗称凌大汉儿的大投机份子还没有出事情的,这才直接去了凌大汉儿的家里。
这俗名叫凌大汉儿的,因为自己的表叔在车站当领导。他也就依了这层关系,在车站附近活动,有时候拿着四川省粮票和外地的人换外地粮票。那些外地人手里拿着的粮票到了四川竟如废纸一般,又急着买吃的,也只有实行不等价的交换。凌大汉儿又用同样的手法和出差远行的人交换,或者高价出售等手法来牟利益。手里面有时侯粮票多了,也不敢怎么在本地交易。怕引起当地政府人员注意。他就希望有外地的大买主来交易。这些年,郭XX因为来成都次数比较多,两人互相结识后,这郭XX就成了凌大汉儿的大买主。郭XX每次来成都都会收集几百斤的粮票,然后才又沿着成都回去重庆的方向以此批发给沿线的朋友。而胡国香又依靠这亲戚关系,大量吃尽些粮票,依靠自己的在县城的众多朋友,这些年自己也渐渐成了县城里比较大的投机份子。那郭XX起初还自己进茶馆卖,时间一长,渐渐被市管会的人给盯上,又不时有落网的茶友拱出郭XX是票证源头,市管会的人也就渐渐地知道了郭XX这么个人,以至于郭XX一进县城,但凡有货物在身,也不敢轻易露面,私下里就交与这胡国香。每月或者每两个月趁着黄昏时候来一次,交了货物也不敢留宿,就去城外东门口农村乡下,一位姓曲的老表那里留宿。这些年牟利不少。赚钱之后,他也就买些紧缺的东西回老家,给乡下的那一大家子人。
这几日,郭XX因在成都得知内江那边的朋友手里有些糖精,自己从没经营这糖精,也不了解行情。就回来透露给了国香。胡国香忙道,“你不要那些东西,我要。过几日你带我去。”两人于是商量同去。两人自去按约去了内江不提。
这里,挺章依然在家喂了些鸡,一大早,就把鸡拿到农贸思场去买。碰巧,这日,兄弟国贵进县城来赶场,想借几尺布票,自己哥哥不在,也只得跟嫂嫂说了。这挺章只道,“你哥哥不在,有些东西,我就不知道放在哪里的。再则,我们在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是要花钱去买的。作点小买卖,也是不容易的,仅仅能够糊嘴巴而已。还常常背着着‘投机倒把的罪名,不知道那天倒霉呢。”这国贵,进县城赶集市,动不动就以自己在乡下贫穷为由,向自己哥哥国乡借这样借那样。借了,也没说过“还”字。时间一长,这国乡又垮不下情面来向自己的兄弟讨要。挺章对此非常不满。常常埋怨丈夫不放纵了自己的兄弟。今见国贵又来借布票,心里便已经不高兴,忍不住说了自己困难等语,待要一点不借,又实在辱没了这亲戚的情份,最后只得道,“我身上有一尺布票,你就先拿去吧。”那国贵见嫂子不愿意,又当面说了一大堆困难,就想今天恐怕没想头。倘若自己的哥哥在家,自然好说话,这嫂子是外姓,隔了一层的,不愿意借,就算了。又听她说,有一尺布票,也就先借来再说。不得已,就接了这一尺布票来,心中还有些怨气,也不吃饭,便告辞说去妹妹那里借点。挺章也不挽留。
到了月底,郭XX去了成都没回。国乡单独从内江回来,带回了200斤粮票,和一些糖精。因为身上有货物在身,也不敢在县城的车站下车,惟恐被守候在车站的认得自己的市管会的人拿住,只得在县城外十来里路远的XX车站下车后,又沿着小路,并从河对岸的小路绕回家。
国乡回到家,就把粮票分成5份,分别用纸包好,就藏在后面厕所的石头缝隙里面,又将这糖精分成了许多小包,放在屋里;每日就拿些小包糖精到茶馆里去买。彼时,县城里国营商店里的糖精贵得惊人,许多粑粑店都用不起,只好称白糖和面粉制作包子或者馒头。现在茶馆里出来的糖精比国营店的便宜几十倍,于是,满县城的耙粑店一下子都改用糖精,不再用用白糖,利润也就突然翻番。县城里的投机分子又都纷纷来茶馆里,倒卖这东西去区乡,惹得这区乡,甚至公社的市管会也不知道那里出来这些糖精,只得四处寻查。偶从落网的小鱼,口里得知道一些信息,也终究不知道源头在那里。
《第一章 我的父亲(四) 》
    因手里有些货物,胡国乡这些日子常又去茶馆,会了些朋友。就有一位叫华永禄的茶友引见了一老头,这个老头穿得是破破烂烂的。大约60岁左右。华永禄介绍说这老头姓洪,解放前是国民党的高级军统特务,生意场上人都称他洪大爷。这胡国乡见洪大爷一张麻脸,满是菜色。心想,“这样的人恐怕在解放前也是大官,没想到解放了,会如此落魄。”正想着,华永禄的哥哥华永富又向洪大爷介绍了胡国乡。“这是胡二哥。”那洪大爷忙出手向胡国乡抱了抱拳,道,“我早听说了,这县城里的仁义之人。”胡国乡也抱拳道,“那里,称不上仁义,都是朋友们抬举罢了。这年头,我们这些做生意的人,那个又不是靠朋友互相帮忙,大家共同求口饭吃。”华永禄忙道,“胡二哥有机会,还是拉扯拉扯洪大爷。”胡国香道,“这是自然。”大家又说笑了一会儿,就有不常往来的茶友问大家有无四川省的粮票。华氏两兄弟见问者不熟,忙道,“自己没有。”胡国乡道,“我这个月,粮票还没有用完。不知道,你要多少。”那人道,“5斤,不知道什么价钱。”胡国乡道,“我刚好有5斤四川粮票,再也没有多的来卖给你,我自己也是留些的生活用的——1。1元钱一斤”。那个人忙道;“知道。最近都这价钱。”说罢;付了钱,收了粮票;便出去了。这里胡国香也不久留,出了茶馆,又去旧城墙市场逛了一圈。顺便送了几十斤粮票给唐安友,才算8角钱一斤;这才回家。中午时分,就有邓老师上门做客。吃饭时候,那邓老师吃了两杯酒又不禁叹气道,“解放前,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