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情荡战国-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国后背受敌的同时,齐国不甘示弱的想要瓜分一块土地,由田单亲自领兵,直取邯郸,老将廉颇宝刀不老,横刀立马,喝退百万雄师,赵国一直都是一个良臣将相盛产的国度,只要君王有那么一点点头脑,赵国在最后的争斗中都有翻盘的机会,即便他先天不足,后背是祸患百年的匈奴人,但是有李牧,廉颇,司马尚等大将,鹿死谁手,还是一个未知之数。田单的一腔奋勇被廉颇打的七零八落,险险没有死在军中,如此天将守卫关口,田单就算是齐国近百年来最有军事天分的将领,也丝毫不能撼动赵军半步。
  很奇怪为什么古时候的反间计屡屡得手,多少血的教训都不能让历代君王吸取。文始却慢慢的可以理解,因为功高盖主。任何企业中中都不乏能干的精英被辞退,只因为锋芒毕露,领导的风采都被你所遮掩,不是领导不知道你的千金难求,只是自己的地位更加重要。于是田单洋洋洒洒的一封信,齐军悠悠然然的说闲话,就让赵王一纸讨伐令,收了廉颇的军权,召回赵国。
  知道赵王昏庸,但是不知道赵王昏庸至此,廉颇纵横赵国数十载,大小战役无数,却没想到被君王猜忌,此刻被遣返回赵国,只有一死,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廉颇收拾细软,带着亲兵十几人,连夜奔向大梁,投靠信陵君去了。如此一来,赵王脸面尽失,更加要讨伐廉颇这个投敌叛国的贼人,却不想想,是谁让一个忠肝义胆的老将远走他乡,寄人篱下。
  信陵君在赵国之时多受到廉颇的照顾,如今见到故友来投,热情接待,引入府中,“本君得老将军,犹如得天下。”
  人绝对不可以乐儿忘形,信陵君最后的死局也来源于这句话。一直以来安嫠王对于信陵君除了因为龙阳的嫉妒之情外,更多的是忌惮。先王膝下诸子,数无忌最得君心,安嫠王长子嫡孙,理应立为太子,可惜先王意图扶无忌上位。但是信陵君毫无称帝野心,他是一代儒将,温文尔雅,知书达理,通习兵法,谦谦君子,是辅政能臣。但是君王家哪有谦让之说,哪怕信陵君对先王表明自己愿意辅助兄长完成大业,可是自从安嫠王登基以来,信陵君的贤明之声就远远改过自己,秉着兄弟之情,龙阳君的苦口婆心,安嫠王重新信任魏无忌,可是防范之心更生从前。信陵君的一句戏言,断送了他年轻的生命,同时也断送了他战胜秦国的梦想。
  再说赵国因为失去廉颇而偏失的战局又因为匈奴无缘无故的撤兵而再次平衡。李牧留下司马尚按照自己的布置严密防守,星夜赶路解救了田单咄咄逼人的攻势,将田单一路打出赵国国境。田单垂头丧气自认倒霉,却得知楚国在对抗韩国的过程中节节胜利,要不是龙阳君和信陵君出兵相助,解救了德安候,韩国怕是第一个在版图上消失的国家。但是三晋的关系比外界想想的复杂,当没有人攻打他们的时候,三晋自己内讧连连,可是一遇到外地,三晋血浓于水的连晋之情就会在危难中体现,毕竟历代的联姻让三个国家的王室之间都是表亲。虽然有魏国的相助,可是韩国还是失去了大面积的土地,春申君这才满意的收兵驻扎,隐隐成为继秦国之后的另一个霸主。
  田单此人野心勃勃,多年的策划和部署让他不能承认失败,既然三晋齐心协力,田单把眼光瞄向了坐落在塞外的燕国。谁也不知道田单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也许吃了草的人脑子里面多的是抽筋的机会,他华丽丽的转身,带着齐军浩浩荡荡的冲向燕国,于是乎燕国开始慌乱,燕王喜和其余诸国的君王一样窝囊,只是奇怪怎么会生出黄图伟业的太子丹,面对齐军的大举进攻,燕王喜打算带着自己老婆逃命,要不是太子丹一力主战,燕国其余的诸多将领也铁血热情,稳住了燕国的军心,延长了燕国的寿命。
  但是哪怕是举全国之力,燕国依旧不是齐国的对手,带战国七国之中,燕国最弱小,也最受到忽视,地处边缘塞外,丝毫不是兵家争抢之地,三侧均被匈奴、胡人等少数民族包围,也无力参与逐鹿中原,所以近几代燕王都没有太大的丰功伟绩,如此被忽视的一个小国还是遭受到了军事力量除秦国外最强盛的齐国的攻击。燕王喜躲在自己的王宫里瑟瑟发抖,太子丹一代贤明之名自此确立。
  带领燕国上下不足五十万兵力,由大将乐闲率领,在边关和田单列阵对敌。乐闲是燕国名将乐毅的后人,虽然在领军上不及先祖,却也是难得的将才,和赵国的乐乘乃同宗兄弟。副将剧辛是难得的猛将,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不过两国的军力相差悬殊,虽然抵挡住了田单来势汹汹的进攻,却也损失较大。如果持续下去,最先抵挡不住的还是燕国。太子丹城楼观战,不禁英雄气短,叹息连连。
  太子丹身边有一文一武两大助手,分别是太傅鞠武和游侠田光。而太子丹之所以会被燕王喜器重,更重要的是墨家的偏支高渐离和太子丹是生死之交。然而此三人虽然不同凡响,可是在冷兵器时代,大规模的战役才是决胜的关键,三人无一人擅长领军,看着城下血流成河,有心无力。正在愁眉不展之际,田光突然灵光一闪。
  “太子,在下想起一人能助我等渡过此节。”
  闻言,其余三人都把目光看向田光,太子丹问道,“哦?不知道爱卿所指何人?”
  “庆柯。”田光吐出两个字。
  “庆柯?”太子丹沉吟着。庆柯曾经被文始派下山,结果好事的庆柯途径燕京,溜去同燕国剑客聂盖比剑,不分胜负,庆柯不服,决定越好日期改日再战,但是聂盖早已隐退山林,不想再舞刀弄枪,只好求助田光。田光40多岁,同20岁的庆柯比起来,少了灵巧,而庆柯又以刺杀专长,竟然险胜田光,让庆柯忍不住耻笑燕国第一侠士竟然如此水平。最后引来高渐离出手,庆柯败的心服口服,也同田光等人惺惺相惜,成为太子丹的坐上之宾。但是庆柯虽然单打独斗的能力毋庸置疑,可是领军打仗,怕还赶不上太子丹自己。
  鞠武不愧是智囊的角色,立即想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太子,庆柯此人确实不足以打退齐国的攻击,但是庆柯的背后却是一个庞大的神秘组织。”
  太子丹立即明白了他们所指的是长白上的天涯海阁。
  在文始等人开始注入天涯海阁之时,燕国就已经得到消息,但是长白山上常年积雪,根本不适合人的居住,而且那一片山脉绵延不断,罕无人迹,就算是再好的猎人也会迷路,更何况长白山已经地处北面,是胡人的地盘,燕国上下都丝毫没有在意。直到有一天发现那一片山脉生气袅袅炊烟,其周围的胡人已经对它们退避三舍,几次小规模的战斗都已完胜告终,太子丹等人才知道原来天涯海阁的实力足以灭掉一个类似燕国的存在。好在天涯海阁从来都不主动挑衅,也不倾占土地,骚扰百姓,往往来到燕京购物的人也平等交易,加上同庆柯交流隐约知道了一点眉目,太子丹等人对天涯海阁充满好奇,也充满尊重。
  同文始在秦国有过片面之缘的太子丹没有想到短短几年,文始已经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度,苦寒之地,却易守难攻。也因为天涯海阁的建成,分担了燕国要面对三方少数民族的局势,未曾交流,却潜意识里是盟友,此时田光提及庆柯,就是希望借庆柯这个关系,请天涯海阁派兵相助。事不宜迟,高渐离手持太子丹亲笔书信,策马扬鞭直奔长白山。
  田单举兵攻打燕国,百度的成员早已把信息传回总部,公孙婧也将得来的消息分析汇总,开会的时候提及。其中以庆柯为首的主张支援燕国,因为燕国就像天涯海阁的屏障,如果燕国灭亡,那么天涯海阁就会直接面对外界,这是谁都不想的。但是出兵支援就意味着要参与战国混战的浑水,问题是文始知道结局,所以她不希望自己的兄弟有无谓的牺牲。天涯海阁的军队编制,无论是嫡系还是非嫡系,文始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兄弟,战争总是难免出现死伤,无辜的生命就这么逝去,作为现代人,文始依旧不忍心。
  除了文始,天涯海阁说话最有分量的就是龙瑞。田单是一手毁掉水月轩的直接主谋,作为大哥,龙瑞认为只是一个机会可以除掉田单,为逝去的天涯海阁的同门报仇。文始也在犹豫,她记不得田单的下场如何,所以搞不好真的是死在这次混战中。正巧高渐离前来求救的消息传上天涯海阁,文始决定领兵下山,助燕国一臂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