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这边,美国那边-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绶ㄑа芯炕帷⒕醚Щ帷⒗仙俦咔畹厍匦耐盘宓取U庑┥缤疟妊岜旧砀涌藕妥杂桑淞斓既说牟用裰鳌4笱缤攀亲钊菀壮闪⒌腘GO(非政府组织)。学生会的活跃程度与社团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我在南京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等都做过学生会工作。学生会的经费主要来自党组织和团组织拨款。现在,也有学生会通过校外商业赞助使财务更加独立和多样化的。总的说来,社团现在更为活跃。参与社团工作对学生的好处是优先获取资源。参与社团的学生被认为是积极的、上进的,学校方面会给予一些照顾,如保送研究生等。另外,参加社团工作也是培养能力的重要方式。我国的一些现任国家领导人就是从学生干部一步步做起来的。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拿我的两个母校作为例子,情况也是相同的。乔治城大学在1967年和1968年的学生会主席是克林顿总统。得州大学以前的学生会主席是现在代表得州奥斯汀的众议员。  袁岳(Victor Yuan):  校园政治的训练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在就业时,学生干部的经历被看作具有一定领导经验和管理经验。我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发现社团特别多。只要愿意,你就可以成立一个,达到一定规模时,学校可以资助你。如果规模不大不小,就可以自己运营,学校不会限制你。美国大学的学生组织更加自由。社团还有一个特点,学生会搞活动都请大家吃饭。那时,我们的一些同学天天盘算着明天有什么活动,又可以去吃一顿了。哈佛还有一个男同性恋社团,本来我们都不好意思去,后来发现那里的饭最好吃,于是就去了。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学生会是一种很能体现美国特色的组织。美国人把它看作培养能力的途径。从事政治、法律和商业,不一定需要数学、物理和文学,但一定需要口才、说服能力和辩论等人际交往的能力。学生会就是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机构。它从小学就开始设置了。到了大学时,学生会更加成熟了。乔治城大学共有研究生一万多名,得州大学有五万多名,其他州立大学有一两万名。竞选学生会充分体现了真正竞选的色彩。美国学生会都是需要竞选的,这种竞选模拟真正竞争的过程。需要组织班子,做宣传材料,花钱买广告材料等等。当选以后,学生会要反映学生的要求,维护学生的利益,与校方交流。实际上,它的决定不是左右学校政策的决定。但是,在做出对学生生活质量有影响的决定时,学生会代表学生,有较强的参与价值。重点不是结果,而是这个过程培养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奋斗的精神,以及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热情。这是非常重要的经历。  '返回目录'   。。

MBA的贬值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MBA在美国是很重要的学位。但是,随着美国经济发展的起落,在不同阶段,MBA受欢迎程度是不同的。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股票市场兴起。雅皮士生活方式普遍起来。MBA成为了人人都知道的新名词。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急剧发展,MBA成为了非常热门的学位。最近三四年,美国经济已经不像以前发展那样迅速了,因此MBA的热度也下降了。在基础课程方面,与其他专业相比,MBA没有发生大的变化,MBA教育的重点放在会计、融资、管理和其他传统课程方面。许多做生意的人都读MBA。大学毕业后工作3年到6年,并申请MBA的人是最受商学院欢迎的。MBA的主要目标是让对商业有兴趣的学生了解管理,提高他们认识问题的能力。早晚有一天,学生们会忘掉一些具体的知识,但他们会记住管理、战略和人事的基本框架,掌握分析问题的最基本能力。  袁岳(Victor Yuan):  中国MBA的历史很短。上世纪90年代初,中欧MBA项目在上海交大成立,它是一所国际化程度很高的MBA教育学校,至今仍被认为是MBA教育中比较正宗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学校都开始设置经济管理学院,其中大部分是从经济学院或经济系转变过来的。以前,MBA被看作等同于高级管理人员。在90年代中期,美国的MBA回国后就可以做CEO,尤其在网络经济热潮的时候,更是如此。90年代末,网络泡沫开始破灭之后,MBA也贬值了。现在,MBA就业趋向中层化。更多的人觉得MBA只代表一种训练,即对基本的工商管理能力的训练。随着这种现象的出现,高层管理人员读EMBA的数量增多了。现在,MBA成为了一种普通的商业职业训练,而EMBA成为了一种高级管理人员的商业训练。EMBA入学要求低,但对管理人员经历要求高。一度出现的现象是,中国本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素质比高层还高。现在,EMBA的发展顺应了解决这种不均衡状况的需要。在中国,过去20年发展起来的企业家所受的系统训练较少,社会对EMBA有很大的需求。这使企业家们有了第二次学习和建立新的人际网络的机会。  下面谈谈中国MBA存在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MBA教学经济学化的现象。半数以上的商学院院长不是管理学家而是经济学家,甚至是政治经济学家,他们的知识体系偏向于理论化和学术化。这种倾向强调发展研究能力,而不是职业解决能力,同时有意无意地贬低管理解决工具的价值。这是一种严重的误导。第二个问题是,在现有的教育内容和师资力量方面,真正强调动手能力的少。第三,MBA和EMBA项目在挣钱方面的能力增强了,学生收入很高,但教师数量和质量提高却不明显,因而学生得到的相对收益也就降低了。站在这个角度来看,中国MBA教育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  '返回目录'   txt小说上传分享

自己也可以开设“单位”了
袁岳(Victor Yuan):  在中国社会关系中,有三个概念非常重要:家庭、政府和单位。单位的重要性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在中国,大部分是农村人口。而有了单位,就意味着在那个地方工作可以吃到公粮,并有其他待遇。有保障。有单位的人比没单位的人更有特权。今天,有单位就意味着你有工作,有饭碗。但是,有单位的含义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方面是单位有许多种,如机关、企事业单位、私营民营企业以及合资企业等。国有单位和机关的就业人数大大缩减,私营和三资企业的就业人数增长很快。另一方面是人与单位的关系形式不同。以前,人与单位的关系分成两种:一种是固定工,也就是铁饭碗。还有一种是临时工或合同工。临时工不享有固定工的所有好处。在过去几年里的改变是固定工被减到了最少,劳动合同成为个人与单位的主要关系。第三个方面的变化是,在过去,单位是国家的,你是被国家聘用,现在,你可以自己开设单位了。四是单位的功能简单化了。以前住旅馆,需要单位的介绍信。如果你出了麻烦,需要单位出面解决。如果你想要当选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需要通过单位介绍。单位还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功能。结婚介绍信要单位开;夫妻打架要离婚,单位要调解。现在,办理许多事情都不用工作单位出面了。有了身份证,你自己就可以做许多事。现在,社区承担了更多社会工作。单位在更大程度上成为了工作的地方、发展职业的地方。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一个单位,从表面上看是你工作的所在地,你在那个地方上班。在这个层面上,中美关于单位的含义是相同的。美国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就是纯粹的工作关系。在美国,没有“单位”这个词,你跟美国人说“unit”,他不会明白你在说什么。上班8小时,你为公司服务,拿到自己的报酬。但是,下班以后公司跟你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房子、孩子教育、旅游……你的任何私事都跟公司没有关系。个人与公司的关系也有变化。美国人的流动性最近几年有显著提高。以前的模式是大学毕业后申请工作。在工作固定之后,很可能一直在那家公司上班,公司会一直照顾他。退休时,公司会送他一块金表或其他礼物,以表示对他工作的感谢,并发放退休金。现在工作的变数增大了,换工作、换职业的情况很普遍,这种变化引起了个人与公司关系的变化,以前那种“你为我工作一辈子,我照顾你一辈子”的观点已经改变了。  袁岳(Victor Yuan):  中国就业于政府的人数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