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力与责任-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认为,负责任主权就是这样的原则。负责任主权意味着对本国国民和其他国家的均负有义务和责任。负责任主权与传统意义上的主权观念(有时称为威斯特伐利亚主权)不同,传统主权观认为主权就是不干涉他国内政。负责任主权是由非洲政治家、学者弗朗西斯·邓(Francis Deng)在20世纪90年代最先提出来的,负责任主权意味着“国家政府有义务保障国民最低水准的安全和社会福祉,对本国国民和国际社会均负有责任”。9
  在本书中,我们改进并拓展了负责任主权的理念,使其适用于多种跨国威胁,以便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认为,负责任主权号召所有国家对自己那些产生国际影响的行为负责任,要求国家将相互负责作为重建和扩展国际秩序基础的核心原则、作为国家为本国国民提供福祉时的核心原则。在一个安全相互依存的世界上,国家在履行对国民的责任的同时,必然与其他国家发生关联。负责任主权还意味着世界强国负有积极的责任,帮助较弱的国家加强行使主权的能力,这就是“建设责任”(responsibility to build)。
  为什么要提出基于负责任主权的国际秩序呢?我们强调“主权”,是因为国家仍然是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体。诚然,全球化大大削弱了国家权力,主权也会被用来作为政府逃避自己的行为责任的挡箭牌。但是,如果没有有效的负责任国家,则很难解决任何重大的国际问题。在国家的疆界之内,是国家为社会和经济行为体创造了行为动机、规定了行为限制,无论是非政府组织还是企业都是如此。比如,我们都清楚地看到,国家失败就会对其国民产生严重的后果。主权原则也重新确定了国家作为国际合作中核心决策者的地位。一位曾经担任某国国家元首的人士告诉我们:“国际合作首先要取决于国家政府的决策。”
  主权的道德基础在过去几个世纪里一直是帮助建立国际秩序,因为规范的、可预期的国家行为可以减少暴力、保证信守承诺、保障稳定的财产权利。10主权也意味着外部世界承认一国政府对其领土具有管辖权,使政府能够合法独立地选择自己愿意参与的国际协议,合法独立地实施为保护国民和保障国民利益而制定的政策。

主权的最后良机(5)
传统主权观强调不干涉内政,这一原则成为一种国际规范,因为在一个权力极不平衡、干预他国内政事件连绵不断的世界上,不干预原则是保证国家之间的秩序、互惠和行为可预测性的最佳办法。不干涉原则还保护弱小国家免受强权国家的侵犯。在当时的世界上,主权原则虽有缺陷,但其好处是保障国际秩序。
  我们强调“负责任”,是因为在一个充满跨国问题的世界上,传统主权已经不能保证国际秩序,在一些重要领域甚至损害秩序。弗朗西斯·邓在1933年首次提出作为责任的主权思想的时候,他感到传统主权已经不能适用于非洲的现实。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一波接一波的人道主义危机导致非洲国家成千上万人的死亡,而非洲国家则漠然置之。传统主权原则又使得国际社会无法援助在饥荒和战争中挣扎的民众。
  弗朗西斯·邓的著作集中讨论了非洲后殖民国家的法理主权和这些国家实际主权之间的落差。法理主权指外部世界的承认;实际主权指合法控制使用暴力、为发展而动用和使用资源的能力、保护国民安全、促进国民作为人的尊严等。根据弗朗西斯·邓的描述,非洲有太多的国家,用法理主权做挡箭牌,掩盖它们不具有实际主权的事实。结果就是内战,内战跨越边界,导致地区的不稳定。总之,国家之内的灾难变成跨国灾难。弗朗西斯·邓认为,当一个国家明显的无力保证国民的基本生存需求,强大的、有能力的国家就义务保护受伤害的民众。
  弗朗西斯·邓的著作在两个方面有着重大突破。第一,它改变了人们对主权的思维定势,改变了人们对非洲国家义务的期望。直到1990年,有一位名叫罗伯特·杰克逊(Robert Jackson)的学者才提出,国际社会对准国家(这是他对当时几十个具有法理主权、但却没有实际能力的国家的称呼)的处理方式很难改变,原因是存在一个强有力的禁忌,“在悄无声息之间,使几乎所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机构和代表都实施自我约束,加之外交官历来不愿意公开批评其他国家的国内事务,这种禁忌也就给这种传统加入了决定性的规范意义”。12弗朗西斯·邓的著作打破了这个禁忌。奥卢塞贡·奥巴桑乔(Olusegun Obasanjo)、萨利姆·萨利姆(Salim Salim)等著名非洲政治家在20世纪90年代接过了负责任主权的理念,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赫尔辛基进程的启发下,召开了非洲安全、稳定和发展合作大会(Conference on Security;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Cooperation)。这次会议提出的思路和理念为2002年通过具有前瞻性的非洲联盟及其和平与安全理事会宪章奠定了基础。13
  第二,弗朗西斯·邓的著作帮助重新定义了主权,这跟当时基于绝对不干涉国家内部事务的理解是不同的。他强调其他国家在保护失败国家国民方面负有责任,这一观点在2001年由加雷思·埃文斯(Gareth Evans)和马哈穆德·萨努恩(Mahmoud Sahnoun)领导的国际小组再次提出。国际小组发明了“保护责任”的原则。这个原则的含义是:国家负有保护国民免受种族灭绝、种族清洗、大规模屠杀等责任,但是,当国家不能或是不愿这样做的时候,国际社会有责任进行干预。2004年,由知名人士组成的威胁、挑战和变革名人小组支持了这一理念。2005年,联合国里的非洲集团,在卢旺达和南非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的斗争,赢得了联合国大会对这一原则的认可。

主权的最后良机(6)
“保护责任”的理念得到联合国所有成员国的一致认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最清晰的信号,表示对主权的理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发生的时间是如此之短。就在1999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科菲·安南(Kofi Annan)在联合国大会讲话,谈到需要接受人道主义干预,以便应对种族灭绝和种族清洗问题。当时,77国集团和不结盟运动中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对此提出严厉批评。仅在六年之后,联合国大会就接受了主权不是绝对的这一理念,认为国家具有积极的义务,既要保护自己的国民,也需要对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予以应对。
  联合国的转变态度使其与世界不同地区出现的对主权的理解更加接近。地区对主权意义的解读体现在诸如非洲联盟、美洲国家组织、欧盟等地区组织的宪章条款之中。这一转变也使得联合国大会对主权的理解更接近于联合国自冷战以来的实践活动。冷战时期,联合国和地区组织很少干预或调解国家内部的暴力行为。失败国家坚持认为,旨在控制这些国家内部暴力的外交行动,将国家和反叛集团等量齐观,这就侵犯了它们的主权,无视它们的合法地位。现在,如果内战爆发,外部力量旨在终止暴力的调解行动已经是很正常、也是人们期待的
  事情。
  同样,冷战时期,联合国维和部队主要由于国家之间的争端。国家在内战时期屈尊接受中立的国际部队进入其领土,当时也是很难想象的。如今,大部分维和部队是用来解决内战问题的。这样的干预得以承认,不仅是因为拯救了生命,而且还建立了有能力行使主权的国家机器。这样做带来的结果是:在1993年至2005年间,内战减少了40%。这是过去200年里内战数目最大的降幅。16
  自冷战结束以来,对传统主权观的挑战日益加强。在世界许多地方,国家羸弱,受到各种跨国威胁的冲击。技术和经济发展进一步侵蚀了国家控制边界和民众的能力。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相互依赖更加需要以我们在这里提出的方式理解主权。比如,要保护国民免予气候变化的损害,国家必须行使主权,与其他国家签署合作协议,限制碳的排放量。
  强调负责任主权有助于应对许多国际合作专家提出的问题:在关注自我眼前利益的国家组成的世界上,谁会关注中长期目标呢?17谁来创造这些学者所说的“未来影响 (shadow of the future)”(即:当下的互动会影响到长远的未来,所以必须慎思当下的行为)呢?18负责任主权将中长期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