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力与责任-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的授权,可以代表它们采取行动,规避气候变化造成的灾难性影响。在这个框架下,有论坛和谈判进程。欧洲、中国、日本和发展中国家都参与了这个进程,美国也参与了,但是美国不仅投入不足,而且还常常意图阻挠进程,而不是推动达成共识。51《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气候变化委员会已经建立了一套机制,可以将科学发现和谈判进程结合起来,这个机制应该予以保留,不需要重新建设。
  第二个关键的行为体是16国集团气候小组(即“负责任小组”,包括16国集团和其他一些在排放问题上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在第三章,我们举了一个例子,16国集团可以重新整顿那些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复杂谈判,将自己的建议提交给成员范围更大的国际团体以寻求合法性。小型论坛能发挥重要作用,这就是布什政府2007年推出“主要经济体会议”的基本原则假定。我们对于支撑着“主要经济体会议”的这一原则表示认同,但是在实践这一原则时,没有将它明确地与八国集团、联合国或者其他机构联系起来,这使人对其意图产生了怀疑。16国集团气候小组不应替代联合国,而是应该成为《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一个正式的附属科技咨询机构(Subsidiary Bod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ice),从而弥合“主要经济体会议”进程与联合国进程之间的鸿沟,并赋予联合国进程权力。附属科技咨询机构已经被当作是一个论坛,为成员范围更广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下的缔约方大会提供科学建议。建立一个论坛,在附属科技咨询机构中的16国集团成员国之间展开谈判,可以使核心国家设定目标、确定合理的政策优先项、开辟谈判协商的空间,并为在更大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程中采取行动奠定基础。
  在最近的国际谈判中,一个主要的辩论议题就是,是否有可能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气候组织。52当然,谈判一旦开启,达成新的国际协议就需要有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新协议可以制造对新能力的需求,新机制可以合情合理地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程转变为世界气候组织。但是关于世界气候组织的现阶段谈判正在舍本逐末,因此,我们呼吁,在执行任何协议的时候,《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都仍然要处于核心地位,直到新协议要求产生新机制为止。即便到那时,世界气候组织也应被看作是一个协调机构,可以调动各种能力去贯彻执行力度较大的国际气候协议。如果新协议在碳交易问题上达成共识,就会需要适当的机制来制定市场规则、监控市场行为。需要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投资。刺激创新型科技能力将由另外的机构来实现。甚至工业和农业所需要的排放监控和核查能力也有所不同。如果试图将所有这些能力都归叠到一个组织中,就会造成该组织不堪重负、自行崩溃。而反过来,如果在精心搭建的网络中不能确定一个中心协调点,那么国际协议同样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抑制气候变化(13)
一轨:投资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
  要成功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需要技术和创新。大多数国家不会执行约束性的排放限制规定,因为这样做会影响本国公民的就业机会。技术投资,无论是将现有技术能力商业化,还是开发新技术,对于在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问题上全球利益走向融合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表明,通过技术创新,它们可以大幅降低能耗,并且在此情况下也仍然可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日本目前的单位GDP能耗比中国低,比印度低,比美国低。53美国已经以高能效和清洁增长为基础建立了新的产业。人们几乎已经不再怀疑,我们可以找到新的办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但是现在必须在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范围内提高能效、创新技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立即推动技术投资的原因,技术投资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创造新的可能性。
  一轨的目标是充分利用资源、扩大有效的融资渠道、推动研究、加速技术的商业化,并刺激对能源和环境技术及基础设施的投资。在金融危机和信贷紧缩的情况下,尤其要推动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既要制定相关政策,又要利用金融工具,降低跨期风险,以长线回报来抵消不利于私人投资的因素。一轨投资,二轨控制,这二者是相互关联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政策措施对碳定价。如早前所述,价格是一个激励因素,会对技术投资和抑制排放产生影响。我们建议把两个轨道分离开来,只不过是因为达成减排协议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目前的价格机制下,很多技术已经具备了商业化的条件。
  一轨达成的协议会给各国创造多种投资渠道,承担技术融资的义务,如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国际金融机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清洁发展机制,以及各地区发展银行。尽管各国都要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公共开支进行融资,尤其是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但是对公共部门的投资和融资仍然不足以满足需求。联合国及其伙伴关系多边组织必须对私人资本广开融资渠道。
  一轨要具有灵活性,掌握一些资源,以满足世界上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面临的不同投资需求:下游投资用于实施和配置现有能效技术,上游投资用于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市场化。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大多数投资都应由私人资本融资。或明或暗的碳定价是一种办法,很多欧洲国家的技术市场不断壮大,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在高收入国家中,还需要采取更好的政策和风险规避机制,为现有能效技术创造更强大的市场。如果工业国家重组其清洁技术(如太阳能)的国内市场,就能刺激对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技术的竞争性投资,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4
  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侧重点不同:它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吸引技术投资以提高能效,应对环境和能源安全的双重关切,还要保持快速增长。这些国家可以吸引私人资本配置清洁技术,但却几乎没有激励机制,因为它们要为了解决一个并非自己造成的问题去负担普通技术和高能效技术之间的成本差。新兴经济体近年来的排放是气候变化最快的推动器,但是这些国家的政府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工业化世界的市场失灵,它们的增长就不会成为问题,这种看法是正当的。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有两个关键问题:获得技术,并采取措施在全球范围分担商业风险,这样才能降低它们的资本成本。如果一轨不能满足这些需求,新兴经济体就不会对带有约束性减排目标的国际协议承担义务。 。 想看书来

抑制气候变化(14)
发展中国家获得私人资本的渠道往往是有限的,但是却都需要巨额的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国际能源机构预计,到2050年,即便新增全球能源投资450万亿美元,即年均新增投资1850亿美元,还是会有大约14亿人用不上电。55如果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那么对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将会更大。56发展中国家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争取对公共产品的投资,如建设或维护碳的生物沉降池,比如森林。尽管贫困国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技术、资源和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是最少最弱的,但是很多贫困国家却会最先遭受干旱、洪水和减产的打击,或是遭受最严重的打击。这些国家需要公共融资,尤其是通过世界银行和各地区发展银行的融资,以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雨林保护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建设等。
  全球气候变化协议不可能将各种类型的投资机制都包括在内。然而,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协议能创造一种方式,使各国履行义务提供基金。它还能指定分配基金的工具、审查各国履行义务的情况、加强基金使用情况报告制度,并保持透明度,使各国和各非政府组织能对基金投入的优先项和投入工具进行评价。以上述原则表述为基础,下文列出了应在一轨框架下重点建设的具体基金机制和优先项目。
  筹集资本:全球环境基金应当成为针对气候变化筹集国际捐款的最主要国际机制,它应该建立各种渠道,将捐款输送到联合国机构、世界银行、各地区发展银行、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全球环境基金的职责是评估需求、筹集资本、建立行为标准、确立投资优先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