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绣云阁-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吾不敢久留仙官,特赠此瓶以为后用。”三缄拜受告辞,龙君率领诸官送上海舟,拱手而别。

    舟人仍将三缄载至故处,师徒上拜,回首视之,舟去如飞,片时不见。三缄曰:“此次厚扰龙君矣,但不识所赠之瓶何名。”弃海曰:“是乃吾父宫内之飞龙瓶耳。”三缄亦未究其何用。为打点所遂之方,踌躇半晌,谓诸弟子曰:“东游于海,东面之地已尽,征车播转,可向南行。”诸弟子闻言,遂随三缄竟向南去。

    紫霞真人见三缄道将有得,所收门弟亦属不凡,其心甚喜。

    坐于洞府,慧眼遥观,已知三缄南游去矣。转过头来,复礼子跪而禀曰:“七窍自郝相招亲,海南上任后,专听蚌精言语,严捕习道之士,以闭道门。师将如何?”紫霞默会片时,曰:“师自有以止之。不然三缄此际,化身之法尚无,游至海南,必为所困。”且说七窍前为道士作一对儿,怨抱胸怀,总欲尽天下之道士而诛之,以消此恨,兼以珠光蚌女巧卖风流,频来莺声,床头刁弄,似乎与习道者有杀父之仇。所以自到海南,日以捕捉道士为事,刑极酷虐,成法不依夫朝廷,心念恃郝相权高,故如此肆无忌惮。紫霞为复礼子所禀,思欲设一疑案,以罢其官,虽有郝相调停,失之不久,然暂为退黜,亦可稍息虎威。待三缄化身道成,好挽转彼心,复还仙位。策已议定,命复礼子下得尘世,巧设疑案,附耳教之。

    复礼子乘云天半,俯觊海南,坏尽膏腴,人皆殷富,即将云头按下,坠在城内。打听官声,果于他端则宽以相待,惟禁习道一事严且酷焉。寺观之中,凡属挽髻道形,尽行逐去,另易僧侣以作住持。复礼子访之已悉,心甚恶之。正值是郡办理大士醮筵,复礼子化草为兵,折蕉为纛,傍晚之际,喊声震地,竟入海南。候到天晓,兵卒出城屯扎,其众如林。七窍吩咐役吏紧闭城门。刚近二更,兵卒复至,城门自关,自此在城盘踞,昼夜喧哗,街巷居民,惶恐奔窜。然虽不堪闹攘,初未扰及七

    窍衙内。七窍于贼初乱,文已到都。上命兵部侍郎汤文玺领兵剿除。待大兵来时,复礼子早撤兵卒出城,扎于海岛之上。文玺领兵攻击,复礼子与之对垒,大兵连败下风。文玺暗用军机,息鼓偃旗,乘夜直抵海岛,天刚发白,一拥而上,斩杀贼兵无数,擒了贼首,方入海南。

    午后升帐,审询贼首曰:“凡为天子百姓,食王水土,当报君恩。圣上薄敛省刑,爱恤子民,无殊保赤,尔胡胆敢逆朝廷之法而作乱乎?古往今来叛民逆贼,始而猖獗,锐气难当,在彼之心,以为天意所属。不知一代圣主,效灵者山川社稷,扶助者文武臣僚,曾不几时,贼党概就败亡,诛及九族。至愚至蠢,莫过于斯。欲以一介凡夫而僭号称王,何不自谅乃尔。

    今者全贼被诛,独尔一人入吾掌握,尔即展翅亦难逃矣。“复礼子曰:”吾本村野俗子,乌敢叛逆朝廷。所恃以叛逆者,海南太守七窍耳。“文玺曰:”尔何所恃于七窍?“复礼子曰:”吾乃绿林盗魁,爪牙颇众,常于海南地面抢掠村民。七窍见案积如山,反与吾辈弥缝,未尝示禁效。吾辈亦无畏惧,因而叛逆酿成。彼于当时如见抢掠之案严为禁止,焉致大逆如是乎?吾辈之死,实七窍害之也。“文玺曰:”七窍为官,未必全无禁耶?“复礼子曰:”七窍之示禁有二。“文玺曰:”二禁为何?“复礼子曰:”一禁渔人捕蚌,杀蚌与杀人之罪同;一禁习道者流,严而又酷。“文玺曰:”是二者非关紧要,何必禁之。“遂命营兵传七窍进帐。七窍至,打躬后,坐于一旁。文玺笑曰:”尔为太守,兼司道篆,何得护贼害民?“七窍曰:”卑职哪里护贼?“文玺曰:”现有首贼在兹,尔自审询。“七窍怒气勃勃,吼谓役吏曰:”提首贼来。“役吏应声,将复礼子扭到。七窍指定大骂曰:”吾在海南为窟,未曾亏负尔等,尔何不守国法,叛逆朝廷?“复礼子曰:”吾非尔教,谁敢叛逆?“七窍曰:”胡说,吾如何教尔?“复礼子曰:”吾辈千有余人,常常抢掠民间,百姓具禀,呈词不下数百,承七窃兄善为弥缝,未尝严禁片语。吾辈敢于叛逆者,职是故耳,非尔教而何?“七窃闻言怒甚,命役将贼叉下鞭死,以塞其口。文玺曰:”此贼乃皇上要犯,尔敢击耶?可速与吾同归都下,面圣后再回海南。“七窍无词,先发家眷入都,候将符篆交卸,始与文玺缓缓同行。

    珠莲归,以失官情由告之父亲郝相,郝相命仆急与文玺寄音信于半途。文玺拆而视之,无非欲全七窍官品之意。

    。。。

 ;。。。 ; ;
第三十八回 挽道心勤施苦口 游东岳得遇神仙
    七窍与文玺夜宿晓行,已抵都中。七窍落于馆驿,文玺归部。郝相先到部内,与七窍求情。文玺曰:“看丞相面,吾于复命之际,自然保奏,活罪恐不可宥也。”郝相称谢数语,辞别回府。

    次早,文玺上朝复命,皇上嘉其忠勇,当传旨意,转升礼部尚书。至七窍以管辖不严,酿此变端,免官回籍。文玺谢恩退出,呼七窍入部而斥之曰:“吾不念郝相情面,应以斩决论。

    今圣上下旨,免官回籍,尔其速行,毋得濡滞在兹,致干罪戾。“言毕吼令驱出。七窍回到馆驿,自觉无颜,因入岳丈府中,告辞归里。郝相夫妇不舍珠莲,乃劝七窍曰:”尔毋归去,且在京都隐秘住之,吾自乘机与尔讨一差事,将功折罪,原职不久可以复还。“七窍因郝相苦留,不忍拂情,只得仍居馆驿,杜门不出。

    韶光易逝,倏忽已至半载。虽有珠莲朝夕惑以冶容,然住居甚久,不堪纳闷,时时微服遍寻寺观之幽深者,入乎其间,或住一日,或住半日而返,日以为常。紫霞得知,化作老道入都,将会仙阁化出一番幽深雅趣之象,静坐以候之。七窍微服出游,历遍寺观,总无一爽心豁目者。他日独出都门之外,遥见一阁高耸凌云。七窍惊曰:“是阁如此高爽,谅其中必幽雅可爱也。”于是曲曲折折,信步所之。街巷过余,似一乡村,入村而行,鸡犬桑麻,俨若故乡光景,七窍于此不禁忽起归隐之志。村庄尽处,高阁在焉。

    刚到阁门,翘首望挂额题金字曰“会仙阁”。二重将到,又一额曰“别有天地”,旁挂一联曰:“看淡了红尘富贵,勤修些白手功夫。”及进三重门内,四面花墙,蕉梧围绕,墙内盆花数百,或黄或紫,或白或红,怪怪奇奇,名多不识,香风微拂,如入兰麝之乡。七窍不舍他游,总在花间曲折周详,缓缓细看。

    不知不觉转出地外,千竿修竹覆着小溪,水洁无尘,游鱼可数。随溪而上,露一大池,池中莲开五色,鲜妍可爱。池岸之上,尽种异卉奇花。池左一亭,面面俱空,壁题诗句甚伙。

    七窍慵于记忆,惟中一绝下注“三缄”二字,七窍惊心诵之云:“访友征车逐日游,未停鞭处足难休,忽来仙地慵他适,愿向名花静里修。”七窍睹是诗句,口不停吟,因而盘桓者久之。

    无何,蜂衙闹午,饥火微薰。七窍暗自思曰:“如斯福地,岂无住持?”试由是亭望之,高阁尚在数重以上,忙忙踱出亭外,又入一重,仍然四面花墙,盆花济济,恍似前之所窥者。向左而望,池亭又相似焉。七窍舍此复入,乃一带长廊,廊外名花较花墙之地更众。七窍独游廊内,见廊之中壁有一联云:“到此应忘尘世事,来兹必是学仙才。”七窍得此佳境,止止行行,由榭穿台,由亭穿榭,非花即竹,愈走愈深。

    久之,行力已疲,意欲归都,向外望之,万巷千门,不识归从何处。七窍异,愈向内面直入,谁知每入一重,必有一重景像,或花墙相似而亭不同,或亭相似而花墙不同,或亭墙相似而蕉梧花卉不同,变幻百般,莫名其妙。穷尽其地,始见高阁耸然。缘梯而登,上至三层,一道冠道服者,须眉古峭,坐于其中。见七窍入门,徐徐下座,惊而询曰:“先生何来?”七窍曰:“闲暇无事,偶游到斯耳。”老道曰:“何时来耶?”七窍曰:“今晨已至矣。”老道曰:“尔腹得毋馁乎?”七窍曰:“馁甚。”老道曰:“如是此有果焉,尔且食之,吾呼道童为黍食子。”言毕,予以一果,不知何名,入口生香,味甜若蜜。

    将帮食讫,黍藿呈案,举箸而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