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医 全本-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卿挤出一个笑容,摇摇头,说道:“谢谢大叔,我不是来看病的。”
 
   众人见如此,也不再说些什么。
 
   锦卿站的笔直,可心里却是焦虑的很,她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里,古代条件差,纵使她对西药学了如指掌,可终究只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药物。
 
   而对于中药的认知,她绝对比不过经验丰富的中医,她不懂中医,她的医术便不能被这个社会所承认,到头来,终其一生,锦卿都只能做走街串户的铃医,赚些养家糊口的毛毛钱。
 
   这样的人生,锦卿虽然嘴上不说,可叫她如何甘心!如今汪祈昌肯收她做徒弟,只要她好好的学,自己不但能成为真正的中医,还能让锦知有了学上。
 
   锦卿现在的心情,便如同有人给了自己一个光明的希望,自己欢天喜地的奔上前去时,却发现这个希望却有可能是别人虚构出来哄自己玩的,心情的忐忑可想而知。
 
   等到太阳升起了的有一丈高,在锦卿等的几乎要耐心用尽之时,终于看到期盼已久的汪祈昌背着手,步伐轻快的从街头一步步走了过来。
 
   锦卿轻轻的松了口气,结果是好是坏,她也得亲自问问,那样即便是死心了,她也认这个结果了。
 
   汪祈昌头发胡子都已经发白了,可面容红润,走路步伐轻快却有力,秋天的早上气温已经有些低了,可走到近前,锦卿眼尖的发现他的鼻尖还在冒着热汗。
 
   要说这汪祈昌的年纪,锦卿观察了很久也说不准,看头发胡子像是六七十岁的人,可看面容和身形,却只像是四五十岁的人,这中医的养生之道,果然名不虚传。
 
   门口的三个条凳上坐满了排队来看病的人,见汪祈昌来了纷纷站起来笑着朝他打招呼,汪祈昌也笑眯眯的朝众人摆摆手,意思让他们坐着别站起来了。
 
   锦卿连忙迎了上去,心里忐忑不定,但还是扯出来一个笑脸,脆生生的叫道:“师父!”
 
   汪祈昌瞧见锦卿是从东屋的窗口处过来的,心下便有些诧异,问道:“你怎么不在店里等我?是我疏忽了,我原想着你家在乡下,来不了这么早的。”
 
   锦卿也诧异,说道:“是店里的一个伙计说您今天去洛阳出诊了,可能回不来了,要我别站门口挡了生意……”
 
   汪祈昌闻言气恨恨的跺了跺脚,骂道:“这群死兔崽子!”说完,便拉着锦卿进了祈昌堂。
 
   锦卿初来时看到的中年男子和小二都在,看到汪祈昌拉着她出现时便低下了头,锦卿这时虽然还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但心却已经落回到了肚子里,汪祈昌既然这样做,那拜他为师的事情绝对是板上钉钉啦!
 
   店铺有三个房间,中间的大堂是药铺,那中年男子和小伙计站在抓药的柜台里,大堂里还摆了两张桌子,分别有两个男子坐在桌子后,像是坐堂大夫的样子。
 
   汪祈昌四下扫了众人一眼,慢条斯理却又威严十足的说道:“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人,是老夫新收的徒弟,老夫很是满意这个徒弟,还望各位日后看在我的面子上多加照拂一番。老夫这人有个毛病,最是护短,谁要想欺负我徒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这个分量。”
 
   四个人纷纷站起来拱手还礼,锦卿不大懂这其中的礼节,只能一一朝众人行了礼,算做是见面礼,汪祈昌在众人面前这么说,锦卿觉得万分感动,不禁为早晨对于汪大夫的胡思乱想感到抱歉了。
 
   汪祈昌瞪了药柜处的两人一眼,便转头对锦卿说道:“今日忙,先不给你介绍这些人了,你先站我身后看着,看我如何给人瞧病。”
 
   锦卿忙点头,又疑惑的小声问道:“师父,不用行拜师礼吗?”她怀里还塞了块拇指大小的白玉观音,成色也算不上好,是她母亲留下来的。
 
   家里也没什么值钱东西,这块玉是昨晚上刘嬷嬷硬塞给她的,说他们虽然家里败落了,可也是讲究礼节的书香人家,拜师一定要给老师行规规矩矩的拜师礼的,这块玉就是给汪大夫的礼,不能让人家嫌弃自己闺女不懂礼节。
 
   汪祈昌瞧出了锦卿的局促不安,摸着胡子哈哈笑道:“小丫头,你这一口一个师父都叫上了,还行什么拜师礼啊?老夫可不讲那些繁文缛节,乱七八糟看着都累!”
 
   锦卿也笑了,伸向怀里的手也悄悄的放了下去,既然师父都不说什么了,她再说这个问题就矫情了。这个师父性格豪爽,可真是对她的胃口。
 
   
 
 正文 第29章 互惠互利
 
   汪祈昌的诊室在东屋,是个单独的房间,若是重病患者或者是有预约的病人,都会被小伙计带到汪祈昌的诊室。
 
   而一般的病人,都是被大堂里面的两个坐堂大夫诊治的,有他们两个解决不了的病人,才被送到东屋让汪大夫再行诊治。
 
   汪祈昌叫锦卿站他身后观察,锦卿自然不敢放松,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仔细看着汪祈昌是如何诊病的,唯恐漏掉了一个动作。
 
   汪祈昌一边给病人诊病,一边给锦卿讲解着“望闻问切”的步骤,肺不好的时候脉象如何,肾不好的时候脉象如何,怀孕的妇女脉象又是如何,兴起时还在切了脉后再让锦卿上手一试。
 
   锦卿连忙摆手,她不过是听了师父讲了会脉象的课,如何就能上手给人把脉了?
 
   汪祈昌不高兴了,他的徒弟怎么能是胆小鬼?板了脸喝道:“切!既然做了大夫,怎么连给病人切脉都不敢?”
 
   锦卿看师父生气了,又看那病人,一副苦大仇深的看着自己,眼神里分明透露着:姑奶奶,求你快给我切脉吧,你不切你师父不给我瞧病啊!
 
   锦卿哭笑不得,试探着将手指放到病人的手腕上,闭着眼睛仔细感受了一会,然后轻轻的从病人手腕上收回手,汪祈昌板着脸问道:“怎么样?”
 
   锦卿想了想,说道:“脉象沉重,但没有什么力道,感觉像石头在水中下沉,可能是元气弱,身体底子差。”
 
   汪祈昌这才收起了板着的脸色,笑眯眯的点头道:“不错,第一次把脉能观察到这程度已经不容易了。”
 
   锦卿和那病人差点跌脚,敢情您方才吹胡子瞪眼是故意来吓我们的啊!
 
   一直到了中午时分,太阳高高的悬挂在空中,汪祈昌和那两个坐堂大夫才看完了来祈昌堂看病的病人,汪祈昌送走最后一个病人,毫无形象的在座椅上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对身后的锦卿说道:“走,师父领你认认人。”
 
   在汪祈昌的带领下,锦卿和祈昌堂的人一一重新见了礼,药柜旁边的中年人是祈昌堂的掌柜,姓孙,而早晨哄骗锦卿汪大夫去了洛阳的小二,便是祈昌堂负责抓药的伙计,丁临河,锦卿垂着眼睛给他们各行了一个礼。
 
   两个坐堂大夫倒是从头到尾笑脸相迎,年纪稍长的姓王,年纪稍小一些的大夫姓李,看起来是两个好相处的人。
 
   和祈昌堂的人见了礼,汪祈昌便领着锦卿出了门。锦卿进祈昌堂时旁边的店铺都还未开门,这会锦卿才看到两旁的店铺,不由得吃惊的张大了嘴巴,半晌合不拢。
 
   有谁见过药铺东边是棺材铺,西边是香烛纸钱铺子的吗?锦卿几乎要傻眼了。
 
   “这,这,师父,为何……”锦卿结结巴巴的扭头问道。
 
   汪祈昌半点不在意,仿佛药铺两旁合该就是这两家铺子似的,说道:“这不是互惠互利么,人要治不好死了正好顺道买棺材买香烛,大家一起发财。”
 
   锦卿额头满是黑线,汪祈昌果然不愧是清水县最牛的大夫,也就只有他才敢这么干,也就只有他这么干了还是有无数人求着他给看病。
 
   汪祈昌先领着锦卿去了棺材铺子,铺子里全是敲敲打打的声音,汪祈昌站门口往里面看了几眼,朝伙计们问道:“你们老板呢?”
 
   其中一个伙计抬头答道:“汪大夫啊?我们老板在对门布店里,你快去找他吧!”
 
   锦卿听的心下奇怪,却不料汪祈昌一把抓起了自己,吹着胡子气鼓鼓的叫道:“这群不要脸的老鬼,居然不等我!”说着,抓住锦卿就往对门的布店里跑。
 
   锦卿急急的跟在汪祈昌身后,感叹着自家师父一把年纪了,跑起来真是虎虎生风,自己长期背着沉重的药箱走街串户,按说身体不错,可自己一个年轻小姑娘几乎都要撵不上师父了。
 
   跑到对门时,锦卿才长舒了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