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牛市飞扬:中国领先基金经理访谈录-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年行业深潜。10年行不止步。10年形成并坚守价值投资原则,为基民持续创造价值。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成长之路
我出生于湖北应城,一个农民家庭。就像大多数农家一样,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跳出〃农门〃,那时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大学。1990年,我考上了湖北大学数学系。在大学,我的数学学得不错,按常理应该选择去考数学系的研究生。但在读大学的过程中,我一直很苦恼,众所周知,从数学系毕业是很难找到好工作的。 
  在大学图书馆,我偶然读到了一批海外留学生撰写的关于经济和金融方面的系列书籍,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现在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的文章。他当时是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也是学数学出身。我当时对这些书爱不释手,有些重复看了好几遍。虽然这类书都是一些经济学的启蒙读物,但却深深吸引了我。基于此,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报考经济学的研究生。数学系的学生考经济学的研究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我当时报考了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的研究生,而且被顺利地录取了。 
  那时,我觉得自己本科是学数学的,对经济学不懂,索性选择了各种经济学相关课程。两年半的在校时间,我不仅钻研了数量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还选修了财务会计、市场营销、证券投资、货币银行学等。其他的时间就统统泡图书馆了,就是为了把一些基本的知识给补回来。 
  财大住宿也别具特色,不同科系的学生住在一起,总能跟不同专业的同学共同讨论一些话题,一方面开拓了视野,另一方面更激起了自己学习的兴趣。财大的课程设置应该说实用性非常强,像西方经济学、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的要求也非常严,在日后做公司行业研究的时候,这些知识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1996年年底找工作的时候,我拿着两篇关于数量经济和统计学在证券市场中的应用的文章做敲门砖,进入当时证券研究界的翘楚……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开始我被分配在信息部做数据统计工作,毕竟专业比较对口,但我发现证券研究的核心应该是基本面研究。我找到当时的领导,列举众多理由欲调转部门,机缘巧合,因为当时的确比较缺人,我顺利转入了当时的基础研究部,做公司和行业的研究。这一步非常关键,我有很多师弟,进申万以后,一直在做数据统计,写数量分析报告,到现在都没有正儿八经地做投资。 
  在我看来,很多你想争取的东西,一是要做好准备,二是必要的努力是不能缺少的。当然,还要有机会,它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就到来了。  
  1998年年底,富国基金公开招聘,人数比较少,条件也很苛刻。我对自己在行业研究方面的积累很有信心,同时我判断基金业的壮大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于是跃跃欲试。尽管到富国意味着要调到北京工作,我没有犹豫。1999年3月,我拖着简单的行李北上,成为国内新兴的基金行业的第一批从业者。在富国的日子是极其充实的,我先后做过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行业研究主管。 2002年10月,富国面向全公司公开竞聘基金经理。我准备了一个月,做了一份相当完善的投资组合方案,从投资时机、行业配置、个股选择等方面全面论述,管理层对我的评价非常高,我开始了基金投资工作,成为汉盛基金的基金经理。如今在汇添富投资总监的岗位上,我对基本面研究方法的高度重视,对研究和投资衔接的理解,都来源于我在富国的不同岗位上的历练和总结。 
  回顾过去,从卖方研究员到买方研究员,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直到投资总监,我的经历在人们看来非常顺利,而实际上,机会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是否能够得到机会取决于你是否提前做好了准备。 
  

与基金经理面对面(1)
研究:行军床·上海图书馆·塔里木盆地 
  简乐:很多老的申银万国的同事,都知道〃张晖的行军床〃的故事,您能否一叙? 
  张晖:是有这件事。 
  当年刚进申万研究所,基础研究部把很多大家都不想研究的行业划归我,我那时老实,照单全收:农业、食品业、造纸业、纺织服装业、轻工制造业,还有综合性行业。实在太忙,为了节约时间,反正也是一个人,索性就搬了一张行军床放在办公室,晚上加班太晚,干脆就住在办公室了。在申万的那段日子,我的行踪非常固定。一般情况下在办公室看资料,做研究;要是在办公室找不到我,我就在上海图书馆;如果不在上海图书馆,我就在上市公司做调研;如果不在上市公司,那一定是在去上市公司的路上(笑)。
  简乐:不觉得枯燥? 
  张晖:怎么会枯燥?每天都能看到新东西,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太充实了!
  简乐:您经常去上海图书馆? 
  张晖:现在做研究有网络,有google,不用功的在网上找找资料,拼拼凑凑也能写成报告。那时候没有网络搜索啊,只有到上海图书馆,那里的资料也全。我有一张上海图书馆的借书证,都快磨烂了。那个时候做研究员和现在完全不能比,靠手抄、复印,资料都是用大包背。有一次要为一家企业做并购重组方案,之前我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一块,花了两个礼拜,我整天泡在上海图书馆,把所有能找的国内外大企业资产重组的案例全翻了一遍,又找在相关单位工作的同学要了一些资料,速成了所有关于资产重组的知识,做出的方案竟然一次性获得了企业的认可。 
  简乐: 做研究是否也是要先付出99%的汗水,然后等待那1%的灵感? 
  张晖: 研究不是艺术创作,我觉得比艺术创作要容易。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按照逻辑推理,在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的情况下,结论是自然推演出来的。当然,汗水是一定要付出的。〖HT〗  
  简乐: 而且这个汗水,不仅仅付出在研读、收集大量资讯的时候,还付出在脚踏实地跑上市公司的路上? 
  张晖: 跑上市公司是做研究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我个人很喜欢出去调研,当年申万在全国各地有108家营业部,研究员可以很方便地到各地调研。但是研究员到上市公司不是参观,而是实地调查研究,不仅要带着眼睛看,还要带着问题去问,去找答案,所以并不轻松。
  简乐: 您跑的上市公司非常多了,哪次调研让您的印象最深? 
  张晖: 跑的公司太多了,说一个最近的吧。2006年我们汇添富投研一队人去一家上市公司在塔里木盆地的生产基地。我们先是坐飞机到成都,再从成都转机到西宁,再从西宁坐车到塔里木,路上花了整整一天。到了塔里木,温度骤降到摄氏零下,幸好当地有租军大衣的,等到凌晨两点跟着作业的工人们一起上工,跺着脚考察生产线。其实,汇添富整个投研团队都在尽心竭力地寻找值得投的公司,值得投的理由。汇添富的持有人尽可以放心。  
  简乐: 您当年的很多老同事还记得您在1997年做的关于造纸业的行业报告,他们有些人认为直到现在,关于这个行业的研究报告还未见有超出您当年水准的。这篇报告应该集中体现了您对于行业和公司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吧? 
  张晖: 当时主流的行业报告的写法蛮像国家统计局的报告。从宏观经济形势讲起,然后列一堆数据,对于投资很难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我认为好的研究报告应该从行业特征出发,抓住这个行业的关键因素。比如说,造纸业就有这么几个行业特征: 
  第一,它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购置先进的造纸生产设备代价不菲,而当时中国大部分造纸企业的机械设备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产品,生产效率低下,成本很高,要盈利非常困难。 
  第二,它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国际上纸浆的价格是周期性波动的,纸浆的商品期货上涨的时候,这个行业景气度高,开工足;下跌的时候全面萎缩。要判断这个行业是否向好,首先要判断纸浆价格的周期。 
  

与基金经理面对面(2)
第三,它是资源依赖型行业。中国木材质量不好,也很稀缺,所以国内企业大部分生产的是草浆纸;而国外如北欧、北美等,有优质的林木资源。中国造纸行业的上游控制在别人手中。 
  第四,它是高污染行业。国内有的企业没有考虑到污染成本,又没有合格的减污措施,一旦碰到相关管制,甚至有关、停的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