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牛市飞扬:中国领先基金经理访谈录-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的公司适合买入并长期持有。我投资的公司是那些能干且有运气的公司。  
  简乐: 那什么是稳健投资呢? 
  施永辉: 我非常强调风险和收益的匹配。某个阶段,我追求单位风险收益的最大化;某个阶段我又会追求收益一定,风险最小化。比如说去年我就强调单位风险下收益的最大化,那个时候我就会把股票集中。而2007年以来,我就要追求单位收益下风险的最小化。  
   。 想看书来

与基金经理面对面(3)
简乐: 您认为市场有规律可循吗? 
  施永辉: 我曾经做过很多模型,但很快就没用了。我在做金融工程的时候曾做过一个新股套利模型,但3个月不到就没有利可套了。为什么?因为预测本身就会改变人的行为。 
  市场是一个个人的集合,更何况现在进入这个市场的人都太聪明了。一般聪明人在一起的时候,有限的机会很快就抵消掉了。 
  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尊重市场。市场比你聪明,而不是你比市场聪明。有这样的思维,我们就可以摆好自己的定位,不会太强势。所以我在操作的时候从来不会一次买进9个点、10个点。  
  简乐: 您的风格是匀速建仓? 
  施永辉: 也不是。比如说看中一只股票,很多人会一次性买9个点,或10个点。而我会在初期的时候买到几个点,到风险收益涨到一定的时候,我就不会那么激进了。风险和收益一定要匹配。  
  简乐: 那您的换手率也不会太高了。 
  施永辉: 不是这样。市场的热点是轮动的,我的信念是风险和收益匹配原则。当某只股票风险和收益不匹配的时候,你就要做交易把它卖掉。而有些股票,风险收益不高,便宜的时候,我是不卖的,直到它风险收益明显出现不均衡甚至偏离。因时而动。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投机是需要天赋的,但是投资,你只要勤奋就行了。  
  简乐: 这给我们很多投资人带来了希望,因为大家还可以勤奋嘛。 
  施永辉: 这个当然。但实际上很多人不是真勤奋而是假勤奋,天天看图,吃饭。  
  简乐: 什么是真勤奋,什么是假勤奋? 
  施永辉: 股市中只有今天和明天,没有昨天。你今天效益不好,按因果关系的话,现在不好不是因为现在,而是因为你一两个月之前的布局错了。你现在努力是为了改变未来,而不是为了改变现在。现在看着技术图表,买进抛出,都与事无补。 
  信息研究:以正合,以奇胜 
  简乐: 您认为您这只基金在投研方面有什么优势? 
  施永辉: 第一,我们公司是投研一体化的体制,研究员和基金经理都在一起,都归于投资部。在这种制度下,分工明确,基金经理主要考虑大的行业配置问题,个股要由研究员来提供。即基金经理决定什么时候买、买多少,买什么则要由研究员来选择。此外,这只基金也得到了金融工程部的全力支持。 
  第二,我本身是从研究员做起的,从1996年到2003年都是研究员。而且我的研究经历除了行业研究、公司研究外,还有数量的研究,就是金融工程研究的从业经验。所以团队的研究优势和我自己的从业经历容易融合,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说,我的投资语言和研究语言是一致的。  
  简乐: 决定买一只股票的流程是什么? 
  施永辉: 我们的股票分为核心库和非核心库。这个股票库是由金融工程部和研究员共同完成的,其中核心股票库是研究员跟踪比较紧密的,其他的就是非核心股票。一般情况下,蓝筹基金的重仓股都在核心库中选,非核心股票很少会重仓。如果一只股票我认为很好,但是研究员认为不太好,我就必须打报告申请将其放在非核心库中,这是回避风险的一个制度安排。  
  简乐: 您现在的团队里研究人员有多少个? 
  施永辉: 现在有12个。但是如果加上基金经理的话有28个,是整个公司共用的平台。另外我们还聘用了一些外部研究员。如果我们的研究员和外部研究员都推荐的话,我们就觉得这家公司基本上没问题。 
  还有一道关卡是上市公司的验证。研究它们的公开信息,不明确的地方还要给它们打电话和实地调研,鉴定那些资产是不是完整或者有效。 
  我对资产鉴定比较苛刻。有些公司的账面资产我绝对不认同。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台电脑,账面资产上有,但是实际上这台电脑可能是386的,那其实应该是无效的。我认为能带来增值的东西才能叫资产;不能给你带来增值的这种账面资产,它不能叫资产。比如汽车,我自己把它定义为耐用消费品,而不是资产。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与基金经理面对面(4)
简乐: 几种信息获得的方式,您更看重哪一种?是研究的信息还是您实际调查的信息? 
  施永辉: 不可偏颇。要做比较的话,我更相信研究员一些。因为经过我们的扣分制(基准分值是一样的,如果某个研究员多次判断失误,他的分数就降下来了,直到换人)筛选下来的研究员,都应该是专家,他们选的股票,应当不会输于指数。当然我并不奢望他去发现黑马,我相信黑马现在是可遇不可求的。  
  简乐: 您和研究员之间怎样进行互动? 
  施永辉: 和公司的研究员之间有晨会交流,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很多。和券商研究员就打电话联系。我对研究员的判断也有一个经验的集合,也知道研究员的各自强项。当然这中间也会出现买了一只股票后亏损的情况,这是很正常的,只要赚的比亏的多就行,更进一步说就是,亏的时候自己要控制风险,但赚的时候要充分赚到。 
  我不是那种追求完美的人,但是我会追求尽量降低失误。  
  简乐: 这跟您个人的投资理念相关还是跟您管理的这只基金的风格相关? 
  施永辉: 两个都有吧。这个行业已经进入输家的游戏,不是靠进攻赢的。之前是可以进攻的,比如说别人认知不清楚,你对行业对公司很清楚,你就可以去进攻。就像打球一样,靠进攻赢的,就叫赢家的游戏,靠你不失误对方失误,也可以得分,这就叫输家的游戏。现在就是要减少失误。 
  为什么要用研究员?就是要减少个人的失误,因为那毕竟是持有人的钱。你本来在管理的时候就有一些个人的偏好,如果在个股选择上还带个人偏好,就会使风险暴露太大。 
  同时,现在是机构博弈的时代。机构博弈,毛利就会降低,信息的有效性程度会高,不要担心外部研究会犯错,相反你自己研究就更容易犯错,而不是别人会犯错。  
  简乐: 您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您说〃现在基金经理的精力正在从信息的调研转向真伪的判断,投资的瓶颈也正在向信息处理的速度和鉴别能力转移〃。您怎样鉴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 
  施永辉: 这可能与我的经历有关吧。我以前是学信息情报的,它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你不要管过程,你只要最后能得出信息怎样输入输出,你能模拟出来它会产生什么结构就行了。如果你能完成这么一个逆运算的过程,你就基本上完成了对于信息的一个把握。  
  简乐: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种逻辑的把握? 
  施永辉: 是的。举个例子,曾经有一个煤炭研究员,我采纳了她的行业研究观点,但最后的结论是我自己的。她的逻辑出了问题,按照她的逻辑,结论是我应该选择在山西那边投资,而不是选择在山东或者天津,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但我对这个研究员还是给了很高的评价。她对行业的认知还是比较深的,所出的问题只是与她对具体上市公司做得不细有关系。  
  简乐: 除了方法论以外,您认为从整体上来看,在信息研究上要做到领先的要素是什么?   施永辉: 〃以正合,以奇胜〃,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大的东西你不能输给别人,然后你在一些细节上做得比人家好,这样才能超越别人。这个细节可能是你经过研究之后提炼出来的一个行业的特点,这就是一个特殊的参数。一些共性的东西,我们有一套程序和制度,保证了不会出大的纰漏。  
  简乐: 您在三家公司都做过研究员,您觉得您的研究理念和研究能力有怎么样一个增长? 
  施永辉: 每一次都像蜕一层皮,痛苦完了发现自己没变弱小,竟然比以前强大了。从行业到公司到宏观金融工程研究,我比较完整地经历了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