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鲁克管理经典-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59年,德鲁克在《明日地标》(The landmarks of Tomorrow)一书中发明“knowledge worker”(知识工作者)这一名词。他写道:“身处这种知识组织中的所有成员,都必须是负责任的决策者,都必须把自己看成经理人。”而经理人的正确定义则是:“负责知识的应用与绩效表现的人。”
  有别于过去的体力工作者,知识工作者强调的是效能而非效率,体力工作者是以体力为主的工作者,但知识工作者却是脑力工作者。按德鲁克的诠释,体力工作者注重效率,是“把事情做对”;但知识工作者注重效能,是“做对的事情”。
  ⅩⅩ以效率取向的体力工作者可以用数量、成本来界定,以效能取向的知识工作者是以成果来衡量的。因为知识工作者生产的是知识、创意和信息,而这样的产品,本身并无用途;唯有通过另一位知识工作者,将这类产品当做“投入”,转换为另一种“产出”,才会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再伟大的智慧,如果不能应用在工作上,也将是毫无意义的信息。
  创造绩效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使命篇)》读者可以分成三部分研读。第1章到第14章是以“经济绩效”为主轴。设立目标不是仅有一个利润目标而已,正确的做法应包括八个经营领域:营销、创新、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物质资源、生产力、社会责任及利润等八个目标。但在设定目标时,要做三项平衡:目标必须依据可达到的获利能力取得平衡;目标必须在当前需要与未来需要之间取得平衡;各目标之间必须相互平衡。
  其次,德鲁克提出三个经典问句: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将是什么?我们的业务究竟应该是什么?
  “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是由顾客来定义的。要问顾客是谁?顾客在哪儿?顾客认定的价值是什么?顾客会通过何种渠道购买?这是营销而非推销的做法。
  “我们的业务将是什么”着眼于顾客未获得满足的欲望予以创新,不论是产品或服务的创新,或是管理的创新及社会创新,无非以创造顾客为目的。
  对“我们的业务究竟应该是什么”企业必须有计划地舍弃。例如:我们究竟应该舍弃哪些现存的产品线及事业?应该跨入哪些新业务?
  界定企业目的与使命是件困难、痛苦且具风险性的工作。但是,唯有这样,企业才能设定目标、发展策略、集中资源、有所行动;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创造绩效。
  第二部分从第15章到第23章,重心在于“使工作有生产力并使员工有成就感”。德鲁克做了相当中肯且具深度的剖析。从1880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到20世纪30年代斯隆的“联邦分权化”的推展,接着1949年哈佛大学梅奥教授发展出“企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以及马斯洛的需求层级和麦格雷戈的X、Y理论,让人不由得赞叹德鲁克的功力与过人的智慧。
  第三部分则从第24章到第28章,以“社会影响与社会责任”为支柱,强调应记取书中的联合碳化物公司、斯威夫特厂等事件的教训,以及DDT所产生的副作用。还要向荷兰取经,化环保阻力为助力,发展出世界级的花卉栽培技术,赢得全球的赞赏。这是化社会问题为商机的最佳写照。

序言(10)
ⅩⅩⅠ究竟德鲁克在企业家心目中的评价如何呢?刚退休的GE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说:“早在1981年,我对GE的初步核心理念,就是来自于彼得·德鲁克。”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安迪·格鲁夫说:“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已退休的可口可乐前总裁奇奥夫也指出:“德鲁克清理了我的脑袋。每次和他开完会,他都会提醒我,‘不要告诉我你对这次会议有多满意,只要告诉我,下周一你会采取哪些和以往不同的行动。’”当记者问到比尔·盖茨都读哪些经营管理的书籍时,他回答:“除了彼得·德鲁克的书以外,还有哪些书可以看呢?”
  管理是观念而非技术,自由而非控制。管理是实务而非理论,绩效而非潜能。管理是责任而非权力,贡献而非升迁。管理是机会而非问题,简单而非复杂。能向读者推荐这部经典作品,实为毕生之荣幸,也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能将这套书的中文版问市,这是华语社会的一大福气。
  詹文明
  远流管理咨询公司大中华地区首席顾问顺着这棵树,
  由根到树梢。
  想法往上送,
  否决向下抛。
  这首打油诗极幽默地道出了在传统管理型组织中,高层管理乃是最后的裁判,其最重要的权力是否决权,这也是最重要的任务——驳回那些未经缜密思考和妥善安排的想法和建议。极为可能,虽经深思熟虑提出可行的方案,高层管理还是不予采纳,总认为自己比属下高明,甚至于嫉贤妒能。
  “组织盛衰史”凸显了高层管理的领导问题与责任。为此,要打造永续经营的组织,《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是企业、政府、非营利机构的经理人、经营者及专业人才必须精读的管理与领导经典之作。
  少见的高层管理探讨
  本书相当罕见地将高层管理该做必做的使命与任务,做了极为宏观的思考,以及由外而内的洞察,并有系统地归纳整理,提出一针见血的精辟见解,让读者很快就能掌握个中精髓、融入实务。
  从第49章到第52章,都在探讨高层管理的功能、结构及其任务。德鲁克以西门子与德意志银行作为实例,提出颇具价值的忠告。如高层管理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常要求成员有不同甚至彼此冲突的性格特质。而哪些是高层管理不该做的事?规则很简单,别人也能做的工作,便不是高层管理的工作。高层管理不是一个领导者,而是一个管理团队的运作模式,就好像西门子的“执行秘书处”或“管理委员会”之类的机构。因为观察管理上轨道的公司,通常能看出,其高层管理工作几乎都是由一个团队执行,而非由一人唱独角戏。
  ⅩⅨ董事会常是政治的角力场,要不然就是权力的分割场,其实际的功能发挥得极为有限,有时甚至成为阻碍组织发展的绊脚石。德鲁克指出:董事会之所以失败,因素很多,例如董事会成为政治手段,或董事为兼职而非全职。而且,任何董事会都不该请退休职员以及与公司有生意往来者担任董事会成员。此外,大多数高层管理都不想要个真正有效的董事会,这也是董事会逐渐式微的原因之一。只有差劲的高层管理,才会害怕一个有实权的董事会。
  经典三问
  有了健全而有效的高层管理与董事会后,企业该思考的就是德鲁克力倡的经典三句:“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将是什么?我们的业务究竟应该是什么?”从顾客来定义公司的定位,从营销来界定公司的转型,以及通过市场与技术创新来成为创业型企业。基于此,德鲁克从第53章到第55章都专注在组织规模上。通过这三章,读者可以检视自己所处的组织到底是属于小型、中型或大型,抑或是正确或不当的组织。至于是“大而好”,还是“小而美”,德鲁克一贯擅长比喻:对于生物有机体而言,“规模小”和“规模大”都是一些没有意义的用语,最重要的则是适当的规模。无论小至白蚁,还是大至大象,它们都是十分成功的物种。因此适当的大小才是最重要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企业。要是规模不当怎么办?德鲁克也毫不迟疑地指出:合并或收购、出售或分割。 。。

序言(11)
企业的多角化经营既是机会,也是威胁,它考虑的不是自己的企业,而是市场与技术,无论是坚守本行,还是转型为多角化经营,甚至于是跨国企业,都是全球化市场下的必然产物。德鲁克在第56章到第59章中指出:“拥有一个共同的市场或技术,是构成多角化经营一致性的首要要求。”他提出了多角化经营的四种工具,供经理人使用,并指出成功经营多角化的五大原则,极为实用、有效,是经理人与企业经营者的经营利器。跨国企业与创新型组织
  德鲁克指出:新兴的共同世界市场甚至不再是国际市场,而是日益成为“无国界的”市场,以世界的共同需求和共同期望为基础。究竟如何管理跨国企业呢?德鲁克建议:管理跨国企业的主要课题,应是整合多元化政治及文化因素。并更进一步指出:除非建立一个高度自律、集中指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