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鲁克管理经典-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业成本法” (activitybased costing)的会计制度?企业的任务在于创造财富,而不在于去控制成本。那么一个企业要创造财富,需要哪些信息呢?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管理者在整理信息的时候有些什么原则可以遵循呢?如何取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在本书的第4章信息挑战中,德鲁克都有详细的论述。
  20世纪,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它的生产设备。21世纪,最宝贵的资产将是它们的知识工作者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管理”在20世纪中将体力工作者的生产率提高了将近50倍。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知识工作者在各种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不得不研究知识工作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区别是什么?他们有什么特点?决定知识工作者生产率的是哪些因素?从什么地方开始着手提高他们的生产率?这些问题,德鲁克在第5章里都有精辟的论述。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里,德鲁克讨论了作为知识工作者的管理者所面对的挑战。我是谁?我的长处在什么地方?我归属何处?我的贡献是什么?我如何管理我的下半生?知识社会,是一个崇尚成功的社会。但是,期待人人都会成功只是幻想。“开创人生的第二领域”,可以抓住机会,使自己成为一个领导者、受到他人尊敬、成为成功人士。正如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所说过的:“当一名管理者,并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因为管理者与其他千千万万人一样,都是做他自己应做的工作。即使已成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们仍然还有更高的人生境界。”
  德鲁克在研究管理的时候,把人、企业和组织放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研究。因此,他能够高瞻远瞩,他的管理思想,不局限于企业,也不受某一个具体组织的局限。《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讨论的问题,影响所及远远超过管理的范围,也远远超出个人及其事业生涯。德鲁克自己说得好:“这本书真正关注的是:我们社会的未来。”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推 荐 序 三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
  “自我管理”是21世纪的管理挑战95岁高龄的德鲁克先生,现在最想谈的主题就是“自我管理”,因为自我管理已成为21世纪最重大的管理挑战。
  对个人来说,德鲁克是不折不扣的“管理先生”,对全人类而言,德鲁克又是令人折服的“管理哲学思想家”。他关心“人”远超过名和利,他对“人”的终极关怀,远超过社会和组织。德鲁克之所以为德鲁克,其思想以“人”一以贯之,通过“人”的尊严与价值,力求自由与责任,用自己的优势做出最大贡献,以利他价值的宏观思维不断创新。其管理思想影响深远,其历史定位将是“永远的德鲁克”。

序言(4)
以德鲁克的“自我管理”为例:多年前,他曾经面临价值观与优势之间的抉择。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在伦敦从事投资银行业,极擅长此道,表现卓越。但是他不认为资产管理的工作是一种贡献。他领悟到,自己最重视的是“人”。一生致力做个世上最有钱的人,对他毫无意义。尽管当时仍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他家无恒产,也没有新的工作在等他,但还是决定辞职,结果这是“正确的抉择”。
  如何发现自我的优势呢?要找出自己有什么优势,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反馈分析法”(feedback analysis)。当做出重大决策,采取重要行动时,先把预期成果记下来,9个月或1年后,再把实际成果和预期做个比较。德鲁克先生说,到目前为止,他已经连续15~20年采用这个方法,每次结果都令他惊讶。凡是利用过这个方法的人,也都有惊人的收获。
  他后来从事传道、授业与顾问咨询的职业,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对方的优势,这可能是他最大的工作优势。
  然而依笔者之见,德鲁克的优势,该是“动态、系统的思维能力”,即他融合了对人性与行为的无比敏锐的洞察力,及对商业趋势发展的预测能力。换言之,他既能高屋建瓴,又能见微知著。听来十分平凡的话语,但在深思之后,又大有意义;看来平凡的指点,在实施之后,却又大有禆益。
  提及做事的方式是什么?如何学习?是与人合作还是单枪匹马?及适合做什么?要了解自己的做事方式,首先要知道自己属于阅读型还是倾听型。以德鲁克先生为例,他认为自己是阅读型,且靠写作来学习,因为通过写作,才能达到理清概念、思维的目标。他适合单枪匹马地工作(one man show),归属于以写作为生,但事实上,教书及顾问咨询也是其终身工作。
  谈到终身学习(on going learning),恐怕德鲁克是个中典范。过去60年来,他每隔三四年都会挑选一个新的知识领域下苦功学习,以满足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例如他曾深入研究过日本艺术,并曾在美国波莫纳大学兼了6年的课;或选择16世纪的金融运作为研究题材;或是人类科技史、人类劳动史;或是美国政治人物史、英国统治印度的历史。他建议世人应全方位地学习各种新知识,从而进行自我更新。
  我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这是人类历史上的新问题。长久以来,大多数人从来不需要问:“我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传统上,要做什么,不是职业本身的要求,就是老板对你的要求。直到最近,大多数人仍在做别人告诉他该做的事。
  德鲁克先生曾谈到,他13岁时,一位颇能启发学生的宗教老师,给他上了一堂让他终身受益的课。老师要求每一位学生说出,希望将来过世后,最令后人怀念的是哪一点。大家当然都答不出来,因为当时都太年轻了。老师笑着说:“我并不期待你们现在能答复这个问题。但如果你们到了50岁仍然没有答案,就表示你们白活了。”从那一天起,他时时刻刻在想这个关乎一生中生存意义的严肃课题,并穷尽毕生之力,寻找适切的答案:“我经常询问自己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会引导我不断作自我更新——因为这样会强迫我把自己看做另外一个人,也就是我能‘变成’的那个人。”
  当然,我们都不是德鲁克先生,德鲁克也不能代表我们,只不过他的自我探索、发现自我、自我学习、自我更新,能贡献什么,能馈赠世人什么,一再地提醒我们,或者说激励我们,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 。 想看书来

序言(5)
其次的挑战,是如何提升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在20世纪,“管理”最重大、独特的贡献,就是将制造业里的劳工生产率提高了50倍之多。在21世纪,“管理”需要提供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提高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在20世纪,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其生产设备。在21世纪,企业(不论营利或非营利组织)最宝贵的资产,会是它们的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
  要提升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必须先掌握有效的资讯,否则无法有效地达成组织的使命与目标。更重要的是领导变革、领导创新,尝试创造未来,而不是坐以待毙。
  第三大挑战,则是在未来战略的制定上。先要有企业的使命宣言,再拟订战略,接着改变结构,亦即结构追随战略,战略则追随使命。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没有所谓的“正确组织”或“标准组织”,而是变化多端、不一而足的各类型组织。也没有一套所谓“正确的管理人的方法”或“标准的管理人的方法”。换言之,没有一种正确或标准型态的组织,而只有一种高绩效的组织;没有一套正确或标准的管理人的方法,而只有一种管理绩效的方法。但德鲁克也没有给我们任何答案。
  《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是一本关于自我管理的变革与挑战的书。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自我管理是“革命”。事实上,自我管理要靠个人,尤其是知识工作者,要做出极大的努力。每个知识工作者在管理自己时,必须以企业最高主管的心态来思考与行动。
  至于如何应用本书,德鲁克先生建议一次读一章(每章都相当长)。读完一章后,先问:“这些问题和挑战,对我们的组织,对我这样的知识工作者、技术人员、管理者有何意义?”仔细思考后,再问:“我们的组织和我个人,该采取什么行动,才能把这些挑战转换为机会?”
  为此,《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不如说是21世纪的管理机会,唯有着眼于“机会”的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