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快穿]拆CP专家-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虎一躬身,“征西元帅魏虎,幸不辱命,守住了泉林关,夺回全部关外城池,擒获妄开边衅的西凉公主及驸马,回长安献俘,并贺陛下元正。”在路上的时候,魏虎得到报告,最后一城也被拿下了。因为有实际的功劳,这汇报就特别实在,一点水分没有。
  太子把住魏虎的手臂,笑道,“勇德果然允文允武,是位难得的能臣。辛苦了。”
  太子又与别的将领打招呼,见到白衣银甲的李明明,笑道,“这便是三娘吧?”
  李明明躬身施礼,“臣王宝钏参见太子殿下。”
  “好!好啊!”太子倒是没把住李明明的胳膊,但是也颇为客气,又问李明明伤好了没有。
  “劳太子殿下顾问,已是大好了。”
  太子忙着跟诸将拉关系、树立个人形象,魏虎也与朝中重臣们寒暄,不管是不是一个阵营的,这种时刻,都是一团和气,亲得很,大家的政客素养都是很及格的。
  重臣们也看李明明,她的身份、经历、军功决定了她不可能“泯然众人矣”。
  李明明站在王允面前,轻声道,“阿爷——”
  王允倒霉催的,生个不靠谱的闺女,为个野小子,跟自己三击掌,断绝父女关系,虽说“养不教,父之过”吧,但这惩罚也太严重了。李明明很同情这位当爹的。
  王允盯着李明明看,比原来黑瘦了许多,眼睛里既不是过去的娇俏,也没了非要嫁薛平贵时的偏执,只是一片坦然,还有坚毅,仿佛能顶天立地一般。
  三娘,终究是成人了。
  王允点点头。
  李明明笑了。
  看到女儿的笑脸,王允摇摇头,叹一口气,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太子带着众臣,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与大军一起进城。
  路旁围观的百姓很多。有的是因为快过元日了心情好,有的是因为已经好些年没见过献俘的了,这回看了,下回再看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更多的是因为“王三娘呢?哪个是王三娘?”
  “王宝钏”出名,全拜皇帝所赐。
  皇帝找人写了一篇《王宝钏传》。
  宰相家的小娘子看上穷书生,百姓表示:喜闻乐见!
  书生被敌国公主招了驸马……嗯,这就有点传奇了。
  宰相家的小娘子千里奔袭,征战沙场,把驸马逮了回来!
  快捂住我惊掉的下巴。这跟大家拟想的不一样好吗?
  若是一味的忠孝节义,其实没多少人感兴趣;若是太过香艳,只困于內帷情爱,好些时候不好拿出来说,而“王宝钏”的故事,有情爱,有忠义,有沙场征战,有两国纠葛,放在大背景下的爱恨情仇,天生的热门话题top1啊。
  传奇原作是皇帝授意所写,自然大大夸奖了王宝钏的忠君爱国之心。但到了民间,不同人就做了不同解读。
  有努力跟皇帝保持一致的,称赞王宝钏是个“巾帼英雄”;有酸腐的则认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便是郎君被敌国招了驸马又如何,做娘子的,要么死,要么守,混进军营,擒拿夫君,太有违妇德;另有些则略过国仇,只说情爱,这种又分成两拨,有的说王宝钏是个妒妇,有的说王宝钏烈性……一时各种议论。
  光就此事作的诗就不知道多少,平康坊里也唱起与王宝钏有关的曲子词,王宝钏成了长安娱乐版“霸主”。真是“开谈不说王宝钏,莫道你是长安人。”
  小娘子们对“王宝钏”的情感最为复杂。啊,还有小娘子是这般活法!她怎么能……又怎么能……哎呀,王三娘真是……
  听说今日大军进城,打着各种名头,小娘子们都从家里出来,早早地在街上等着。
  李明明坐在马上,内心激动,外表淡然。一边走,一边给赵如琢留言,“系统有刻录机吗,把这段刻录下来呗?这可以算是我穿越人生的经典桥段荣耀时刻了吧?”
  赵如琢一边看监控,一边笑,“明星走红毯也不如你荣耀,哎,小心!”
  小脑发达不少的李明明一把抄住投向自己的东西,&%¥#,是个手帕,里面裹着一个小小的香熏球。
  李明明抬头看扔东西的那个小娘子,小娘子含羞一笑。
  这个香熏球好像开了个头儿一样,看“王三娘”如此英俊倜傥,小娘子们纷纷含羞把手帕、荷包扔向李明明。
  李明明后知后觉地想起“掷果盈车”“看杀卫玠”等典故。原来长安仕女都是颜控!但我是女的啊,你们不应该投魏虎吗,或者黄叔敏?
  众女心声:元帅看起来好冷,王三娘嘴角那一抹笑好迷人!
  李明明维持着面瘫笑,黄叔敏在边上笑道,“三郎这美人恩、桃花运,啧啧,让人羡慕!”
  李明明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滚蛋!”嘶——刚才那个荷包里放的啥,估计把我的头砸了个大包,小娘子铅球运动员出身吧?
  那边薛平贵也受到了“盛情款待”,唾沫、小石块、烂菜叶,纷纷往他身上招呼。——对他,长安人观点非常一致,此贼该杀!
  一个老叟满目含泪,拿着菜刀便要砍,“要不是你,我家大郎,何至于死在边关?”
  守卫早得了嘱咐,当下拦住老叟,“老丈莫要着急,这厮要让圣人审过,才能砍了的。”
  老叟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跪下,“圣人圣明啊!”
  紧跟着旁边也有下跪的,然后下跪便成了连锁反应,满街百姓一起跪下喊,“圣人圣明!”
  李明明目瞪口呆,这里面必须有投机的,后来这些都是不好意思不跪的吧?
  魏虎政客出生,岂能不知事,当下也大声喊,“圣人圣明!”
  军士们听统帅的,自然也跟上。
  “圣人圣明”响彻整个长安城。以至并不圣明的圣人在大明宫都听到了。
  皇帝先是吓了一跳,怎么了?民乱?及至听清了,稍后城防的也来回报,皇帝背过身去,眼中流下泪来,“民心可用啊。”
  可惜感动归感动,改变不了其烂泥糊不上墙的蠢皇帝属性。
  由太子和重臣们陪同着,魏虎等众将终于进了皇城。
  李明明在其穿越史上第二次进了大明宫。

    
第67章 封爵
  大明宫含元殿。
  皇帝致辞; 魏虎献贺表、表忠心,众人拍马屁,各个环节都很流畅; 甚至魏虎封爵环节; 都没人跳出来说什么,然后就卡在了李明明这儿。
  意料之中; 李明明很淡定。
  那篇《王宝钏传》大家都知道是皇帝授意写的,内教坊还排了跟其有关的曲子——大家吵吵了那么久; 也没吵出个结果来; 皇帝又明显拉偏架; 众臣也就有志一同地揭过这一篇,不纠结她犯军纪的事了。
  但是,王允的对立派; 甚至一些中间派,都觉得,给她封官绝对不行,难道让咱们以后跟个女人一块站在朝堂上?
  皇帝有点颜控; 看着李明明,好个英姿飒爽的小娘子——大凡内心软弱的人,总是喜欢刚硬的; 李明明又不是什么虬髯大汉,刚硬得特别对皇帝胃口。
  皇帝难得强硬一回,不理反对的大臣们,“三娘; 朕当如何嘉奖你才好呢?”
  李明明行礼,正色道,“臣幼时顽皮,常缠着父亲,家父便怀抱着臣读书,臣之启蒙便始于阿耶膝头。”
  众臣不知道“王宝钏”说这个是何意,看看王允严肃的脸,想不到王相公竟然也有如此“儿女情长”之时啊……
  皇帝想到那天王允的大哭,一颗慈父心又被勾起。
  “一日,家父喟然长叹,‘此为臣之表率也。’儿无知,求父解答。臣父逐字逐句教臣念:‘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①当时儿六岁,正是大中九年。”
  大中九年发生了什么?
  唐与契丹之战以唐的战败告终,结束了唐长期以来压着周边政权打的局面,是晚唐边关战争失利之始,是唐军将领内心永远的痛和遗憾。②
  文臣还不怎么样,武将们都现出凛然之色。
  皇帝神情也严肃了。
  “家父的教导,臣不敢一日或忘!然臣生为女儿身,上不得沙场,故送夫去边关,他战多少年,儿等他多少年,他若战死,儿为他死节!然而——”李明明眼睛红了,“他投敌了!又反过来攻唐。这样的逆臣贼子,儿怎能容他?”
  皇帝不禁动容,片刻道,“老相公教女有方,为天下父母之表率也。”
  王允一脸肃然,“教导儿女何谓忠孝节义,乃父母应做之事,当不得圣人夸。”
  看看,什么叫忠臣,什么叫实诚人,这就是。
  李明明与王允是一脉相承地“实诚”,“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