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快穿]拆CP专家-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翁婿对望一眼,魏虎重重地点一下头。
  军乐奏响,战鼓擂起,“大军出征——”
  李明明一直老老实实缩在亲卫队伍的后面,万一被“亲爹”发现,就走不了了好吗?
  到王允上车走了,李明明才敢抬头。
  若说刚才的场面是“壮”,这会儿光剩了“悲”了。场面整个儿就是一首杜甫的《兵车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李明明轻轻地叹一口气。
  出了长安,军队以每天七八十里的速度向西进发。
  作为亲卫,李明明有马骑,不用像小兵一样用腿跑。然而只走了两天,大腿内侧就都磨破了。第三天,李明明几乎上不去马。
  怎么办?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咬牙死扛!
  魏虎坐车,手里拿着一卷兵书在看。
  坐在他对面的是门客黄叔敏。
  “令妻妹倒是个傲气人儿。”
  魏虎抬起头看他一眼,顺着他的目光看窗外,不远处,“王宝钏”咬着嘴唇,姿势僵硬地坐在马上。
  常在军中的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魏虎不为所动地重新把目光落在书上。
  到李明明大腿内侧的伤好了并磨出一层薄茧的时候,西凉终于在望了。
  夜宿一道无名山梁间。
  李明明跟在魏虎后面巡营回来,一行人踩在沾满霜花的枯草上,“擦擦”的脚步声都透着冷气。
  忽然大帐中传来呜呜咽咽的箫声,苍凉悲壮,透着关外的寒意。
  魏虎笑了,掀开大帐的帘子,走了进去,“学文好雅兴。”
  黄叔敏放下箫,笑道,“来到这种地方,总要感怀那么一下子。”
  黄叔敏目光一转,“王三郎要不要来一曲?”
  李明明在军中的称呼是“王三郎”。军中参将们都以为李明明是魏虎的侍妾——此时,纲纪松散,大将带着一二婢子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众人又觉得,把侍妾掩人耳目,扮成男装,还算懂规矩的。谁也不愿因为这点小事与魏虎对着干,既然魏虎说她是“王三郎”,众人也便称呼她王三郎。
  “某不擅掩藏心计,怕一个荒腔走板,坏了元帅和先生的大事。”
  魏虎斜眼看李明明,“坏我什么大事?”
  “在泉林时,元帅分兵,人马没了大半儿,倒是粮草好像多了。自昨日过了关隘,我们就慢慢悠悠地走,驻扎的地方就像个明晃晃的靶子……今晚月黑风高,元帅的鱼该上钩了。”
  黄叔敏先笑了。
  魏虎庶几有点姐夫的样子了,温声道,“阿银说你擅钓,看来果真是。”
  李明明也只是笑笑。
  休息号吹响了,李明明去熄了灯,三人各自坐着闭目养神。
  三更时分,外面号角吹响,接着传来喊杀声、哀嚎声、马鸣声。
  魏虎不动,李明明走去点燃灯烛。
  “报——”传令兵来到帐前,“有敌军袭营,约两千人,中王芳参将埋伏。”
  “报——”又一传令兵到,“周祝部已到位,奉将令与王芳部夹击敌人。”
  魏虎道,“传令高蔷,护好粮草,以防对方狗急跳墙;传令司徒广深,继续埋伏,以防有变;传令赵元庆和李绅,守好了自己的地方,以防敌人声东击西之计。”
  传令兵都走了,三人静静地坐着。
  李明明突然笑道,“某为元帅和先生弹奏一曲《楚汉》。”
  魏虎看她一眼,点点头。
  李明明取下墙上魏虎的琴,略调两下,便进入到金戈铁马的正曲中。
  《楚汉》之曲,说的是刘邦项羽垓下之战,在明朝一度很盛行。杜十娘是琵琶名家,这支曲子虽然不合风月,但因为流行,又与其激烈的性子相合,所以弹得很好。李明明继承了几位“音乐家”的天赋和技巧,把这支有名的琵琶曲用古琴来弹,激烈外又增加两份苍凉的古意。
  这样的边塞,这样的夜晚,外面的人声马鸣,铿锵激烈的琴声,便如一轴古战场画卷,刻画在活下来的人心里,终生不忘。
  “锵——”最后一个调子弹完。
  “报——王芳部与周祝部已合歼敌人,大获全胜。”
  “好!”魏虎道,“其余各部继续警戒,王芳、周祝打扫战场。”

    
第55章 献策
  首战即大获全胜; 诸将都很高兴,军中也士气高昂。这种气氛一直持续到进了石头城。
  石头城是泉林关外六城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唯一没被西凉军队攻下的“孤岛”。
  石头城守将姓尉迟; 名烈; 是位五十多岁的老将。别看姓尉迟,其实跟唐初名将尉迟恭没什么血缘关系; 而是一位西部军队中的“土著”,一位真正从底层一步一个血印子爬上来的将领; 镇守石头城这许多年; 在军中及百姓中颇有威望。
  验了符印; 尉迟烈大开城门,亲自把魏虎一行人迎了进去。
  魏虎军中诸将自以为是来“救民于倒悬”的,没想到这老头还一通啰嗦地验看这个验看那个; 当真迂腐!心眼更多一点的则觉得,这老头要么是沽名钓誉之徒,画虎类犬地学周亚夫,要么是给魏虎下马威。这么想的又分成两拨; 有人高兴有人生气。
  军中汉子多不擅长隐藏情绪,不免在脸上都带出三分。
  面对尉迟烈的请罪,魏虎则是又和蔼又通情达理; 从言辞到行动都完全像一个有风度的儒将,一点也没给混朝廷中枢的政客丢脸。
  尉迟烈的老脸更是红了。
  大庭广众之下,诸人的这般表现落在有心人眼里,又引起多少思量。
  众将在专门为魏虎准备的元帅府中坐定。
  尉迟烈介绍边关战事情况; “在关外六城中,石头城最为墙高兵多,入秋以后,为防备西凉兵袭击,我们提前坚壁清野,故而粮草也能再熬些时候。若是如往年那样小打小闹是不怕的,只是今年情形有点不一样。”
  魏虎摆出个愿闻其详的样子。
  “往年西凉虽常有犯边,但多是抢些钱粮,从未似今年这般一个城一个城地攻克,一副要打进泉林关的样子。”
  “老将军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尉迟烈一愣,“末将不知。”光顾着镇守城池操练军队了,哪有时间想这个?
  魏虎神色不明地点点头。
  尉迟烈又为自己收留的木棉城和胡杨城守将求情——大家多年同僚,虽然也有摩擦,但到底同气连枝,有些患难之情,二将带着余部来投奔,便是看得起自己,在这朝廷派来的小元帅面前,当然是能说个情就说个情。
  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魏虎当然懂,当下对几个将领的惩罚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卖了西部官员这个人情。
  众将散了会,魏虎与黄叔敏商议计策。魏虎不赶李明明出去,李明明也就一点嫌疑都不避地在旁边听着。
  “细作回来了?”
  黄叔敏点点头,拿着茶盏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果然如元帅所料,西凉王眼看是不能好了,太子年幼,代战公主监国。”
  魏虎看一眼李明明,点点头。
  瞬间李明明脑补了一百集西凉宫斗大戏——后世流传的故事中可没说什么太子,最后是薛平贵登基当了西凉国国王。
  看李明明满脸的若有所悟,魏虎笑道,“不妨说说看。”
  “不知这西凉太子如今年龄几何?”
  魏虎道,“十二岁。”
  李明明笑了,中二病少年,被年长的姐姐压抑的中二病少年,给个火星儿,就会烧起来的。
  李明明三观彻底崩了,一点也没为利用一个少年而感到心里不安,坏水咕嘟咕嘟地冒。
  “也到了给小太子找个夫子的时候了,让他知道知道中原历史上那些悲催的哀太子的下场。”
  李明明接着说,“不但要有师父,还要有势力。不知西凉朝中重臣是希望在一个强势的成年公主手底下混日子,被她异族的驸马压着,还是愿意辅佐一个羽翼未丰的小太子,慢慢地熬感情呢?”
  黄叔敏拊掌,“妙!”
  魏虎淡淡一笑。
  “代战公主如此想为自己增加威势,我们不妨助她一臂之力。”也顺便给西凉局势加把火。
  怎么“助”,李明明随口举了俩例子:编个“薛郎来,坐王庭,公主美,主后宫”之类的歌谣去西凉都城传一传,弄个肚子里放帛书的大雁什么的——如今李明明对利用封建迷信这种事越来越擅长了。
  话说谣言这种事,不需要策划地多么完美,只要有个影子,有心之人自然会拿过去利用的。
  “三娘对谋国之策知道的倒颇多。”
  李明明讪笑,咱来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些都是常识好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