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快穿]拆CP专家-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做了还不能说吗?”郑九娘宛如炸了毛的鸡。
  郑七娘拉住九娘,微微一福,“舍妹天真性子,听风是雨,我在这里给诸位赔不是。”
  崔大娘拉住李明明的手,一张脸结了冰一般,“还请管好令妹,这样红口白牙污人清白的话,岂是能随便说的。”
  郑九娘还要说什么,被七娘瞪住,七娘又说一句情面话,便拉着妹妹走了。
  其余几位难免讪讪的,又有些好奇地打量李明明。
  ①出自司马相如《上林赋》。
  ②这段笑话其实并非金庸先生原创,据说隋朝侯白的《启颜录》有记载,北齐一个俳优曾用此故事戏弄人。唐当然晚于隋,更晚于北齐,大家不要较真,看个乐呵吧。
  

    
第21章 决战前夕
  与那几个小娘子分开,李明明脸色阴得能滴出水来!
  这必须是张生的事!没有了自荐枕席那一段,只是你看上一个姑娘,人家不理你,你特马就这样败坏人名声,你真行!
  李明明在心里发狠,别让我逮着机会,逮着机会黑死你!
  大娘和三娘与李明明同仇敌忾。大娘的脸都黑了,三娘一个劲儿地骂郑九无礼至极,还不如田舍儿。
  然而她们也有疑问,毕竟郑九不是咬人的疯狗,见个生人就咬,她总要有个缘由。
  屏退了丫头们,李明明不好意思地把崔莺莺之前的行为裁裁剪剪地说了,花笺的事当然按照原著中崔莺莺义正言辞那一套来说,“自荐枕席”就不能说了。
  大娘抿抿嘴,颇不赞同地看着李明明。
  李明明推推大娘,装憨求原谅,“阿姊——我知道错了。”对着个小自己一截子的姑娘撒娇,关键是,还从内心深处真把对方当姐姐看……也是没谁了。
  大娘伸出指头戳李明明,“你虽出于好心,但也太不谨慎,这样阴私事,女郎们哪里沾得。”
  李明明狗腿地连连称是,三娘在一旁挤眉弄眼。
  气氛松了下来,事情却没解决。
  三娘道,“既然知道是谁在使坏,便告诉家里大人,去质问这姓张的泼皮儿。”
  大娘沉吟半晌,摇摇头,“那恐怕会越描越黑。这样阴私事,人们总是宁可信其有的。”而且大人们总要顾及家族颜面,若是为了颜面把二娘嫁与这姓张的,岂不是害了二娘一生。
  李明明觉得大娘说的简直太对了。没看哪怕是二十一世纪,想搞臭某个人,还是经常用“作风问题”这个老手段吗?围观群众永远都更倾向于相信“苍蝇不叮无缝蛋”“有空穴才会来风”。
  不能告诉大人,李明明还有更现实的考虑。崔莺莺还有个自荐枕席未遂一段呢,如果大人问起,红娘不用拷打就会招的。
  红娘——这若是大杀四方的女主们就该灭了红娘的口,或者寻个错处,堵了嘴打发到庄子上什么的……只能说又蠢又心软的现代人李明明,真不是这一挂的。
  罢了,还是先对着张生使劲吧!李明明决定。
  至于办法,李明明也有了大致的方案。根据前世的所闻所见,如果你想掩盖一个丑闻,那么千万别想着捂住,而是应该塑造一个更幽曲的“另有隐情”来翻转。人们总是更倾向于相信“隐情”的。
  只是这个“隐情”,还有节奏,还要好好想想。
  李明明发现自己又要进入背水一战环节了——所以这个系统的设定是女主通关就得背水一战?
  从曲江回来,大娘、三娘积极地帮李明明出去打探。
  三娘那边还好——多是新贵家庭的小娘子们,跟郑家这种老牌世家不是一个圈子,所以这种小话并没传过来。
  大娘那边传来的消息就不大好,山东老士族世代联姻,关系错综复杂,有好几个小娘子突然找大娘打听,“听闻阿崔家还有个二堂妹?长得颜色甚好。”“阿崔几时带你家妹妹们一起来玩?”
  这肯定是有问题。
  看李明明还在那里临帖,三娘急道,“阿姊,我们到底怎么办?你可有什么想法?”
  李明明把丫头们打发出去,把自己想过多少遍的计划说了。
  听了李明明的计划,大娘击节赞叹。
  三娘目瞪口呆,学霸果然是不能招惹的动物,妈妈,姐姐好凶残……
  小姐妹三个被这个报复计划弄得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也是,还有什么比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地报复回去更激发肾上腺素的呢?
  姐儿仨又开小会,大娘道,“明日慈恩寺牡丹花会,或许便是个机会。”这件事再拖拉,万一弄到大人们耳朵里,麻烦就大了。
  李明明点头,便是明日吧,就看郑九娘和张生动作不动作了。
  再说张生那边,自曲江马球赛回去,心里便郁郁的。之前对崔莺莺只是喜欢她的颜色,想先弄到手再说,后来没成功,虽有遗憾,倒也没怎么样。可见了她与王存眉来眼去,张生便被激起一股斗志,看不上我,回头让你求着嫁给我!
  于是便与几个相得的朋友喝酒时,做借酒消愁状,又写了一首隐晦香艳的诗,彻底勾起了众人的好奇心。
  张生假装不注意从袖子里掉出崔莺莺那个花笺。得,物证也有了。
  然后便被众朋友逼迫,“不得已”地说出崔家二娘的名号。
  众人的八卦心彻底被点燃了。崔莺莺和张生的诗都被抄了去,又有自谓才高的写了和诗。这件“风流韵事”流传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张生本想约“崔莺莺”上巳节见面,少不得被一二好事的朋友看见,也就坐实了二人有染的名声。这种事,是怎么洗都洗不脱的,崔家想息事宁人,只能让崔莺莺嫁给自己——却不想对方根本没出现。
  张生干等半天,简直气炸。
  回来又写了一首排律,编排出各种两人交往的情节,让朋友传抄。
  至于郑九娘——只能说人渣总是格外能吸引无知少女。郑九娘见了李明明这情敌,还能不眼睛发红?
  明天又是赏花聚会的日子,这种时候,各种小话总是传的特别快。张生阴暗地想,若是明日有人把这事问到崔莺莺脸上,不知她做何反应。
  这种事,于男人,不过是风流韵事,于女人……便是公主,也是让人说道的,更别说一直以端庄雅致著称的高门士族女。
  双方不约而同地把“决战”时间定在慈恩寺牡丹花会这一日,也算是一种心有灵犀。
  

    
第22章 黑死你!
  是日,正值休沐,又是举家同去观看牡丹。
  进了寺门,墙下窗边零星可见一丛丛的牡丹,都开得很是娇艳。
  除了李明明外,大家都知道这还不是“正餐”。顺着人流,来到一处专门养牡丹的院子,只见中庭一丛牡丹,竟然开了有上百朵殷红的花,颇为壮观。
  旁边连着的院子又有珍奇品种,一朵花上竟然有绿有红有紫有白,世上竟然有渐变色的牡丹!
  再往前走,则是一个小小的院子,两间茅庐前种的都是白牡丹,与普通的白牡丹不同,花朵极大,花瓣重重叠叠,有一种纯净的繁华。
  这白牡丹也是有来历的。据说出自西王母的后园。当日西王母知道天后娘娘爱牡丹,特遣青鸟衔了这种子来。青鸟不小心,撒了一半在慈恩寺,另一半,天后命人植于大明宫,所以这慈恩寺的白牡丹与大明宫的原是同源,别处再没有这样大朵的。
  这样有来历有名气的院子走了几个,王氏郑氏等便累了,请小沙弥带去一处禅堂休息。
  崔大伯崔三叔早与朋友们赏花联诗去了。
  剩下一堆青少年,大人们走了,便三三两两作鸟兽散。
  还是大堂兄靠谱,叫住两个最小的堂弟,“你们两个跟着我,莫要到处乱撞,小心被人拐了去。”
  看着两个堂弟苦下来的脸,李明明等幸灾乐祸地笑了。
  大堂兄微笑着嘱咐,“妹妹们莫要分开了,三人还有个照应。另外,走一走,早些回转。”
  三人都轻轻一福,笑道,“晓得了。”
  大堂兄转身带着两个“猴儿”走了,三娘吐舌头笑道,“大兄越发唠叨了。”
  被大娘瞪一眼。
  三人是来“办大事”的,但看着这满眼的花海人潮,什么时候办?怎么办啊?
  计划与现实的差距!
  李明明心大,“先不管,咱们先逛着。”
  大娘、三娘也没别的办法,那就走着吧。
  三人又走走逛逛,来到一处院落外面,该院门上悬匾,题曰“裁云缀雪”,门口几个奴仆,又有桌案笔墨,见到李明明等过来,便笑道,“此间雅会,内多名品,然需小娘子们以牡丹为题赋诗一首,或作画一幅,方可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