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浅论拾遗_YY论-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一章:得到的与失去的
第六章 得到的与失去的
给看本书的朋友们一个小小的建议:不要用看YY小说的速度来看美文作品!
****
原本,我是想将本文写成文论式文章的,后来发觉没有这个必要。
昨天,我无意间看到林海听涛兄的《我们是冠军》已经写完了。我怅然若失,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在我内心深处的净土之中,一直保留着《冠军》的背影。现在,《冠军》终于结束了。或许正如管平潮所说:“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近两年的时间里,我断断续续地奔跑于小白与大大之间,对YY小说的阅读已经失去了当初的激情。现在,忽然发觉自己看的第一本YY小说《我们是冠军》结束了。一时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
在近两年的寻觅中,我得到了什么?
对于一位写手来说,我经历了小白转换成大大那一瞬间的欣喜若狂。开始的激情完全是疯癫的展示。在一切都显得平庸的时候,只有一束光芒透露出来——创作!
“创作”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我正襟危坐在她的身边,生怕自己的言行亵渎了她。这样的情愫在后来的码字生活中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人说,那是成熟的标志;也有人告诉我,那是堕落的开始。我忽然想起了高中时代的一位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当你学会虚伪的时候,你就成熟了。
在初期激情的带动下,我看到了小白的褒贬。我在赞赏声中扬扬得意,在刻薄声中挤压我的心脏。一个点击、一个推荐、一个收藏的增加可以让我高兴半天。这说明了在网络的那头,还有人在关注我!这是多么让人无法形容的喜悦!
一切的一切都是新的,也就是说,都是菜鸟行为,批评的声音自然不会少。对于一个从来不敢想象商业利润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读者的反馈来得实在?
沮丧在一声声批评中滋生、成长。我忘记了创作的初衷,我想证明自己。于是,我不停地投稿,不停地申请,焦虑地等待——停下我的一切写作!
时间的流逝换来的只是片言只语的安慰,我开始沉默。我的书就在我的沉默中沉没。这样,我也进入了TJ的行列。
直到有一天,无意间,我打开了过去的文字。血液再次沸腾,我重新换了个帐号,重新体验一下激情,重新沉没。
不知不觉中,我荒废了我的园子。我的园子中,现在是杂草丛生、一片凄然的景色。
我究竟在大大的两年中,得到了什么?
我明白了YY文学的创作并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创作——并不是你有点想法就可以写成YY的!
我明白了YY文学的创作并不是我的思维和打字速度可以跟上的——不过,这一切都是可以训练的!
我明白了YY文学的创作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YY文学中,我感受到了浓烈的商业气息。通过YY创作,我了解到社会的一角。这一角在我后叙的写作中,不断地得到了运用。我觉得这是一种犯罪——心灵的犯罪。
我发觉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将商业元素放进了我的作品的字里行间。我拼命地奔跑,想要跑出这个怪***。于是,我选择了美文类。我想用美文来洗涤我的心灵。我尽量避免商业的考虑;我尽力让自己的动机变得单纯一点;我故意让自己看轻本书在心中的地位;我尽力完成自己的诺言——完成本书,否则,不写小说!
也许,我的这份心并没有多少人可以明白,但是我怎么能够忽视朋友的一声声“加油”呢?我只能够孤独的存在,并让表面的自己保持与读者的一致。所以,我学会了宽容——至少表面上如此做到了。
我体验过瞬间成功的喜悦。在自己的读者一个个增加的时候,是快乐的;在自己终于完成一章写作的时候,是快乐。这些,也许就是平常意义上的成功。这样的情感体验让我迷恋。她是那么的真实,那么让人沸腾。
在喜悦的同时,我又有一种失落。我明显地感觉到:我失去了好多东西。我的内心有一种恐惧,我害怕自己与YY进程脱节了!——我对YY的了解主要是通过文本阅读。
有人说,yangcheng314是一个看书狂人,他的《小说推荐》是那么的夸张。实际上,对于任何一个沉迷于YY世界的人来说,谁没有一套自己的书单?谁没有一本自己的“YY圣经”?
作为一个学过历史并对历史还有那么一点兴趣的人来说,我的书单并不向的笨拙的语言那么苍白。但是,近两年的时间里,我看了多少书?
我记不清楚了,但是我的心却告诉我:你放弃了好多有趣的故事。
现在一想,即使是我看过的作品,又有多少是“纯粹欣赏”而不带有功利性呢?好多时候,我的文本阅读是为了任务而阅读,而不是为了愉悦而阅读。这样的阅读是欣赏吗?这样的欣赏是单纯的吗?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学会了人云亦云。学会了捕捉别人的目光和思想——一个“名家”认可的书,我会在第一时间里去寻找个三五章节来充当自己的门面。在网络中,我疲倦地寻觅;在寻觅中,我失去了自己。
呜呼!我失去了一个小白应有的基本素质,但我又不能够算一个敬业的大大。那么,在小白与大大之间有位置吗?
同样,我失去什么?
我忘记了自己!
我忘记了作为一个小白的快乐!
我忘记了时间的齿轮是不停地转动的!
我忘记了自己!
也许,有一天,我会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一个小白和大大!
*******
这一章节可能是我用感性的笔调来写的最后一个章节了。后面的内容,我会尽量少渗透抒情成分。
另外,我将要在十一前后上传小说;在现实中,我又要完成一个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所以,本书可能会在十一前后结束。今后的更新一天至少一章!请新老朋友一直关注本书!
下一章:叠加效应
第七章 叠加效应
索引:叠加现象、总结——叠加效应——有意识——商业探索——文学艺术追求——情感、形式——组合——过渡说——前景——思考
对于“叠加效应”一词,我相信对于大多数的小白和大大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这又是我创造的YY词汇!(啊~不要随便扔砖头!~啊~)
为了能够形象地解释“叠加效应”,我特地搜寻了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下面,请大家阅读几个现象描述:
①上官鼎先生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成名的武侠作家,他是“台湾武侠十大家”之一。然而最让人惊奇的是,“上官鼎”并不是指一个人,他是三个人共同使用的笔名。(通俗文学——武侠)
②“朋友,我这里有一个言情小说的框架,想找人来当枪手,你有兴趣吗?”
“我考虑一下……没有问题!”(通俗文学——言情小说)
③“在这些小说中,两个人、甚至三个人合写一本书的情况也时有出现。杨凡甚至清楚的记得,在梦中网游流行的时候,似乎三本网游开山大作中有一本很有名气的就是由几个人合写而成。”(摘自YY小说——《梦回九七》)
④公告:对不起关注本书的各位大大,本书昨天之所以没有更新,是因为负责更新的家伙出差了。(来自XX书站XXX书公告栏)
以上的四个例子,前两个分别来自通俗文学中的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后两个来自我们溺爱的YY小说。给出同属于通俗文学的武侠和言情的例子,是为了便于比较和借鉴。相信大家从例子中已经看出了一些名堂。
这里,我所说的“叠加”是特指创作者的叠加,就是一本书由两个以上(含两个)的作者合写的情况。而这样的现象在YY创作中已经存在,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好坏现在还没有办法说清),我称这种影响为“叠加效应”。
根据现在YY文学发展的情况以及我个人实际接触得到的信息来看,“叠加创作”在YY小说创作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甚至,有部分写手还专门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合作。
在这里,我先简单地说一下YY小说中的“叠加创作”与武侠、言情中的区别。
我们从例①中得到的信息是“上官鼎”是三个人共用的笔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用“上官鼎”字样来发表的小说是否就一定是他们三人合写的呢?
这个问题有待考证。不过,在YY创作中的“叠加创作”绝对是大大们合作,最后产生作品。这是YY小说的“叠加创作”与其他通俗文学相区别的一个地方。
其次,“叠加创作”不同于枪手创作。即使是在文学商业化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区分一下枪手创作与“叠加创作”。首先,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合作者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