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最强酱油哥 [八零电子书]-第6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愧对先人!我这么说您懂的吧?
现在好了!如果在梦里再见到他们,我也可以抬头挺胸地告诉他们:不肖子孙终于做到了。朕终于做皇帝了!寡人终于做皇帝了!”
“可喜可贺!”新星拍拍慕容手,告别,开始操办登基大典。
国都,为方便计,被就近定在西岐,皇冠实验室附近。
那里已经修建起了宏伟华丽的皇城与皇宫。在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将会像包月的宾馆一般,迎接一任又一任的皇帝们。
叉叉叉叉年叉月叉日,南宋灭亡,新皇登基,接受天下朝拜。遵照慕容复的意思,新国国号燕,色尚黑,追慕容博为太祖,史官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加班加点,紧赶慢赶,打造出一套燕史,上追慕容家n代老祖慕容叉,一直叙到慕容复为止。
慕容家的公主王子王孙们的事迹还没来得及载入史册,一个月的时间就如白马过隙一般地过去了。
这新鲜出炉的燕史,还没来得及被一个人看到,几乎就要被人随手丢进火炉里烤鱿鱼。幸好被慕容家赶来给燕太宗慕容复老爷子送终的公主王子们看到,一哄而上,凭着人多势众,七手八脚地将燕史夺了出来。并郑重地向慕容复老爷子保证:哪怕全天下都忘了这短短一个月的大燕帝国,他们慕容家的子弟也绝不会忘!他们一定将这一套大燕帝国的史书,保存得妥妥的!
看到这样的情况,慕容复老泪纵横,他终于领会到新星的金玉良言的良苦用心,深谋远虑。他终于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子孙满堂带给他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如果没有这一班子孙,哪怕他像现在一样,做了这一个月的皇帝。这会儿他家的大燕国史,已经伴随着他接下来的逝世,灰飞烟灭!而关于大燕帝国的一切,也会被那些不相干的人,跟街头巷尾的无聊八卦一起,丢进记忆的垃圾堆!
而现在,他终于知道,大燕帝国,不会灭亡,只要他的子孙还在,只要他的子孙还妥妥地将史册保管,只要他的子孙还妥妥地将记忆延续。
叉叉叉叉年叉月叉日,封神台上,慕容复含笑而终。
从他的龙躯上,喷出来的满腔热血,为转身公会再添一面社稷神旗。
当这一切尘埃落定,公会的人,开始头疼。
这面旗子怎么处置?
卖掉?用掉?还是留着备用?
卖掉的话总觉得可惜。因为这东西实在是有价无市,现在卖掉了,将来再要用时,不一定有地方再买回来。
用掉也觉得可惜,紧要的地方,该立国的都已经立了。剩下的地方都不用急,而且现在封神时空也开了,如果开国不从封神开起,总会让人觉得可惜。
但是说等着封神那边发展起来再用,还是会觉得可惜,因为趋势很明显,这面旗子留在手上会一点一点慢慢贬值!
最后还是决定先留一段时间在手上,先把封神时空的底细摸一摸再说。
虽然贬值的大趋势是一定的,但是社稷神旗的生产周期是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他们摸清封神的底,最终作出评估: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能在封神时空,发展出一个文明度足够立国开城建传送阵的聚居点。时间够短,就留旗备用,时间够长,就趁早卖旗。看首发无广告请到《138看书网》 www。。com
请分享
卷 三 岔三国 830章 商周社会调查报告与开城规划
大体印象:参差不齐。
各地文明度差距非常大。文明度高的,像国都朝歌,以及东南西北四大侯国的城都,街上的房屋非常规整有序,方方正正的,像用尺子量出来的,城里的人也衣着得体,朝歌人比较流行白色的麻或丝制品,但是最近随着玩家涌入,产自四川地区的一种名为天蚕丝的精美丝绸大流行。作工之精细,完全超越当前时代,显然幕后是眼疾手快,头脑敏锐的玩家在推动。
另外,都城里的贵族们,一般手上都会制作精美的玉石器具,玉质莹润洁白,来自遥远的昆仑玉山,顺着天山走廊,祁连山走廊,一直通向朝歌,这条重要商道,以及玉山的玉石矿产,一直处在商王朝的直接控制之下。但是最近一段时期,这条商道上的盗贼行业,也十分兴盛,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朝歌玉价飞涨。
由西域至朝歌的玉石商道,由四川至朝歌的丝绸商道,以及东方沿海至朝歌的渔盐商道,这三条商道,利益与纷争并存。不少玩家,都是在这三条商道上白手起家。赚取他们在封神时空的第一桶金。或从商,或从盗。
只有南方,没有特别突出特别得利的商道,故而人气比较低落。这对我们的南方攻略,颇为有利的。
但弊端也是相应的。
南方开发程度太低了。一言蔽之:除了资源,什么都没有。这句话其实放到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可以的。只是南方尤其显著。
南方地区的土著,大部分都是衣不蔽体,也有农耕,但还是刀耕火种,烧了这山烧那山,就这还只是少数,大部分还在过着简单纯粹的采集与渔猎式的原始生活。
这个时代,拥有传送阵的城市,只有五个,就是上面提到的商与四大侯国的国都。而南伯侯鄂崇禹的国都,被游戏设定在鄂州黄石一带(三国时江夏城貌似也是在那附近),从那里往西,是长江汉河沿岸,一片堪称浩瀚的大沼泽地,江湖人称“云梦大泽”的无人区。天设之险,人迹罕至。
从鄂州再往南,过了长江,有人称丹朱或帝舜后裔,乃至炎黄二帝苗裔的,是古代部族斗争中的失败部族,被放逐,迁徒而去的。
但是他们也只是外来者而且还是人数较少的那一方,有一群人比他们到得更早,人数更多规模也更大,但是先到者也并非土著,因为他们也是来自更遥远的西或西南地区。是另一批部族纷争的失败放逐者。这两批人,大体上,刀耕火种穿衣服的是从北边失败放逐来的那一批,也就是传说中的尧舜等圣人不肖的子孙。采集渔猎不怎么爱穿衣服的是打西边或西南边迁来的那一批,但是从开拓者们汇集来的信息,种种迹象显示,他们的文明程度似乎并没有像他们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的那么低,他们掌握着非常高明的制陶技术,至少。而耕种技术也并非没有。另外他们的部族长老,尤其是他们的部族长老,大部分似乎都在很艰难地传承着一些高深先进的文明知识。
但是很遗憾,因为南方的各种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所以他们的族人们不需要学习什么别东西,只需要掌握渔猎与采集的技术,就能活得很舒服惬意。所以他们的文明已经濒临失传。
总之,是一桶乱麻一般的关系,暂时还没人能够理顺:我们的玩家们,以各种身分随机地降生在各种地区的各种部族里,他们从部族里接到各种任务,从任务中获得各自部族的各种(历史)信息,各自看上去颇能自圆其说,但是综合汇集起来一看,马上就会发现一大堆矛盾与破绽。总之,不是部族里的长老们记错了,就是游戏系统出错了!
这些事情,暂且不提。
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的状态与彼此之间的关系。
南伯侯鄂崇禹,本是更北边地处南阳南部某些的鄂国首领,因为商朝的商人,在现在的鄂州一带,与当地的“外来土著”,起了利益冲突,大抵是商侵占了土,土反过来又掠夺烧杀了商,这一类的事情。引发大乱,于是被派过来镇压,最后将那片地区的土著,杀的杀了,活着的都逃到了长江以南。于是鄂氏就在那里镇守了下来,驻军开城,立国。因为底子厚,再加上“苍天”眷顾,很快发展成天下有数的强国。国都也成为天下五个有传送阵的城市之一。
也是我们继续往南开拓的跳板,唯一跳板。
但是直接以商人或鄂人的身份前往江南搞开发,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他们的关系。在最近百来年,商王朝彻底壮大崛起之前,这些部族内部是融汇与斗争并存,偶尔出现一些牛人,将他们整合成大团结的局面,立时就能对北边的中原地区势力构成巨大威胁。不时迫得别人动个土迁个都什么的。
而自商王朝某位先王,娶到西边一位了不起的部族女族长为妻之后。实力越来越强盛,到最近达到巅峰,给他们造成巨大压力。牢牢镇在长江边的鄂州城,就是这种压力的具现化。
南方的部族,对北边来的商人,大体是不甚友好的。做生意的时候或者还会很淳朴地摸着良心讲规矩。但是只要生意做完,出了他们的地盘。
马上就可以摸着刀子来打劫。
他们的仇恨与抵触,很难在短时间内化解。也就是说,以商人的身份前去主导那里的土著人发展文明度,开城立国。这条路,不靠谱。
同样不靠谱的还有领着商人南下长江将土著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