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言]曼婚-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趣来了就画两笔。
  和儿媳们的忙碌相比,陈大太太倒十分惬意,睐姐儿虽开始学着管家,可绯姐儿已经两岁,能说会跑能跳,真正含饴弄孙。赵氏又有了身孕,这回家里人都盼着她生个闺女,陈五爷每回回来,必要带些女孩用的,说小孩子知道爹娘疼自己,定会偿了爹娘心愿。
  陈大太太虽笑言儿子太孩子气,可儿女双全才是真正福气,就等再过两三个月,请人来瞧瞧,这胎是男是女。
  这日赵氏正在陈大太太面前说笑,曼娘掀起帘子走进来,睐姐儿跟在后面,先规矩给陈大太太和赵氏行礼,才对见了曼娘就张开双手扑在曼娘腿上的绯姐儿说:“见了娘,你也不叫,只会要抱抱。”
  曼娘抱起绯姐儿,赵氏已经笑眯眯地道:“绯姐儿还小,见了人自然要抱抱。也不晓得我有没有你娘的福气,也能给你们生个妹妹?”陈大太太已经笑了:“你和老五都还小,这胎是个儿子也不怕,还能再生。”
  赵氏摸一下尚未显怀的肚子,笑着说:“婆婆说的,自然是对的,可每日瞧着这两个侄女,真是如花似玉,怎么收拾打扮都好看。”陈大太太一听赞自己孙女,就乐的合不拢嘴,和赵氏说了几句,赵氏见曼娘这情形想是和陈大太太有话要说,也就借故走开。
  曼娘这才把绯姐儿交给奶娘带出去,陈大太太让房里的丫鬟都出去才对曼娘道:“你有什么话说?”曼娘从袖中拿出一张纸:“这是那年婆婆让四婶子吐出来的这一千亩地。这些年的出息还好,可是儿媳总是觉得,这些银子不该儿媳拿,弦歌外甥女要出阁,我想来想去,从这一千亩中,拿出五百亩来,两个外甥女一人一半。剩下的那五百亩,就布施到庙里,也好为四叔一家祈福。”
  陈大太太没有接这张纸,只是叹一声:“你这处置很妥当,因为你太妥当了,我现在一想到你四婶子,心口就有些疼。”韩氏这两年安分守己,每日晨昏定省从不缺,逢年过节或者陈大太太生辰也会送上几样针线。除此就是在自己院里,偶尔被带出去应酬。
  按说这样安静陈大太太该放心才是,可越是这样安静,陈大太太就越觉得害怕,毕竟徐家还有一位被关了十四年出来后就和弟弟们大闹的先例在前面呢。
  此时曼娘听到陈大太太这样说,安慰几句,陈大太太又对睐姐儿道:“你娘带你来,其实也是想告诉你,银子是好东西,人人都喜欢,可是不是自己的银子,千万别起贪念。”见睐姐儿乖巧点头,陈大太太摸摸孙女的头:“这么好的姑娘,也不知道哪家有福气娶了去?”
  陈铭远越被今上信重,想和陈家结亲的人也就越多,曼娘带睐姐儿出门应酬,被问到也不是一回两回。曼娘也在冷眼相看,可是这婆婆挑媳妇是苛刻的,但丈母娘看女婿,也是极严的。那些男孩子,曼娘总是能挑出点毛病出来。
  好在睐姐儿明年才十二,再挑几年也没关系,此时听陈大太太这样说,曼娘只浅浅一笑:“还小呢,其实姑娘家,十八|九出阁,也没什么。”陈大太太点头:“说的是,你那个堂妹,婚期在明年,算起来出阁也就十八了。”
  王侧妃所出的儿子上个月满了十八,依制封为靖江郡王,封地远且贫瘠。远不如被封到山东的两个兄长离京近且富裕。但不管怎样,也是堂堂郡王,朝廷自有法度在那里,不会亏了他半分。
  被封郡王当日,册妃旨意也就下到徐府,徐二十三小姐被册为靖江郡王妃,婚期定在明年三月,完婚后郡王夫妇再行远赴封地。此时徐府也是在忙着准备她的嫁妆,既嫁了郡王,原来所备的很多都要重新按郡王妃的规制打造。徐大太太也来京安排女儿出嫁,至于徐大老爷,徐府对外用的理由是他又病了,太医说京城太干燥,让他别进京来。


☆、226 

  每日一睁开眼;梳洗、用饭、定省、玩耍、装扮、说话,乃至走路,都有一定之规,要轻声细语,要笑脸迎人。这些曼娘从记事起;不,或者该说一生下来;就被这样的环境包裹在里面,很多东西都是自然而然的。
  但对从小生长在市井里的吴凝雪来说,这些和自己长久形成的习惯是格格不入的。要改掉这些习惯对她来讲也是痛苦的,更何况;学规矩只是第一步;之后还要学习怎么应酬,怎么对待下人,甚至要从头开始学写字。
  这,只是个开始。曼娘收起思绪对陈大太太道:“婆婆记得不错,二十三妹妹出嫁时候正好满十八,还记得她刚被带回来的时候,刚刚一岁多,连排行都没有。这会儿一晃眼,就如花似玉了。”
  陈大太太笑着说:“她是个有福气的人,她有福气,也才给徐家带来这么大的福气。都是彼此成就的。”外室之女不被家族承认落入下流地方的多了去了,即便被家族承认回归家族,说亲时候总是有人会不悦她们的教养。
  像徐二十三小姐这样在嫡母身边养大,和徐家其他姑娘一样,说亲时候还得了陈太妃的青眼,得了这么一门上好的婚事,万中无一。
  曼娘不由笑道:“这也是环环相扣,若没有……”那已被忘掉的往事又浮上脑海,曼娘轻咳一声才道:“这件事有这么个结果,我祖母在地下也会欣慰。”陈大太太拍拍曼娘的手:“说的是,老人家这辈子,不就盼着儿孙们都好好的?”
  面前是吴凝雪从没见过的好料子,旁边的人也很恭敬,但说的话却让吴凝雪觉得刺耳,她盯着那些料子:“这些不都是一样的吗?为什么要区分出不一样了,况且我们不是商家,为什么要学?”
  两个来教规矩的嬷嬷对看一眼,董嬷嬷已经道:“姑娘您这话错了,主母主中馈理家事,这些料子好坏值多少钱,心里都要有个数。免得日后管事们舀了差料子充坏料子,到时银钱花出去倒罢,穿出去被人瞧见或是送礼出去被人笑话。”
  吴凝雪的眉头没有松开:“可持家总要勤俭,一件衣衫穿个三四年也没什么,又……”齐嬷嬷眼里闪过一丝嘲讽,但面上依旧恭敬:“勤俭持家是好事,但在家里穿几件旧衣也没什么。总归要出外应酬,别说各大府邸,身子有可能入宫朝拜。难道那时也要穿着旧衣?况且这应酬来往总要送礼,什么样的人家要送什么样的礼过去,都是有定数的。虽不能攀比,可也不能别人送五十两,这边只送值三十两的东西过去。”
  吴凝雪听的头一阵阵疼,原本以为这些规矩都是极简单的,不外就是吃饭要低声,说话要细气,别的也就没多少。谁晓得这是从头管到脚的,不是都说富家主母每日有下人服侍,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不要动一根手指头。
  可现在怎么要学这么多?吴凝雪的眼神黯淡,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来难为自己的,一想到这吴凝雪就道:“我晓得,必是你们听了五姨母的话,故意来难为我的。”董嬷嬷的唇微微一抿:“姑娘您这话就说错了,说起来,陈徐两家都不算很讲究很严苛的人家了。若是这京内有名的林家,他们家的千金,除非生病,每日连午睡都不允许,每一季必要为长辈们各做一套衣衫鞋袜。至于平日的孝敬,陪长辈们说笑解闷,那也是必不可少的。”
  齐嬷嬷点头:“不但如此,林家每年不到十一月屋里不能点炭火,来年一过立春就要熄灭炭火,主人不在屋内,那炭火必要熄灭,这还是几件大的,至于别的小的,那就更多。”
  “我有个姐妹就被请去林家教导,去了三个月就回来了,说林家严苛,超出想象。饭桌上谁要不小心咳嗽一声,就要去挨五下手板。”董嬷嬷也在旁边帮腔。
  吴凝雪听的头越发疼,用手按下额头:“我头疼,能不能歇息一会儿?”两个嬷嬷收了口,齐嬷嬷道:“姑娘要头疼,歇息一会儿也没什么,不过姑娘这个月来,头疼头晕已经五回了,而原本要学的写字也已耽搁了,算着时日,还有两个月二十一爷就回来了,那时姑娘若还没什么起色,我们也不好交差。”
  不说还罢,一说吴凝雪觉得头更疼了,来这里也有三个来月,见不到徐明楠,每日这么辛苦的学,还被她们说毫无起色。吴凝雪不由觉得委屈,眼里有泪出来。
  董齐两位嬷嬷对看一眼,还要再劝就听到门外传来笑声:“姐姐,我听她们说,有好料子,要来挑呢。”说着帘子掀起,吴小妹走进来,看见桌上摆着的琳琅满目的料子,眼里闪出亮光:“姐姐,她们说,这些料子可以挑一件来做衣衫。”
  说着吴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