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7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李二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他这个儿子就是人来疯的性子,一会儿如果说的嗨起来,只怕又会忘记自己是谁。
  但是李二却不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好,虽然他对李承乾百般挑剔,但总的来说这也是属于爱之深责之切,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每次这小子嗨起来,往往都会有一些出人意表的奇怪想法,会给他许多意想不到的提示!


第1091章 问对
  曾经的李承乾不是一个肆意妄为的人,但在大唐的十来年太子生涯让他有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毕竟有一个当皇帝的老子做靠山,很难让人一直保持低调,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自我膨胀,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他,让他的行为大异往常。
  事实上不光是现代,古代更是一个拼爹的社会,你的出身好,你的起点就高,出身不好,起点自然就低。
  同样是一座矿山,平民子弟只能悄悄的挖一些,生怕被人发现,而李承乾则是调动近两万大军直接封了在矿山,来了一个“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不得不说,这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好爹的。
  “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样把军卒全都丢在外面时间久了会让他们想家?而且你能确定辽东真的有那么多好东西?”老头子在听了李承乾的言论之后略显放松了一些,开始和他讨论起计划的可行性。
  十万辽东军团,除去战损目前来说在高句丽境内还有八万人左右,此时正在高句丽皇城“长安”城下与新罗与百济对峙。
  高句丽现在除了皇城,几乎寸土不剩,只要辽东军团将新罗与百济全部驱逐,高句丽必将成为历史。
  如此强大的战力,仅靠十万人便能打到高句丽皇城之下,若是李承乾真的要把他们调回长安来,李二还直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
  所以李承乾说想把辽东军团和西域军团全都放在外面的时候,老头子不禁暗中长长舒了一口气,谈话的语气也缓和了一些。
  “父皇,辽东和西域有大量资源的事情绝对属实,辽东有洧水(石油)、石炭、铁、铜等矿产,而且土地肥沃,若是有大量人力开发的话,其各种资源的产出并不比江南差上多少。”
  “西域也有大量的洧水,以及大量的玉矿。而且洧水这东西可以燃烧,开采出来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派上大用场,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都是好东西。”
  “至于说军卒思乡的问题,这个儿臣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实在不行的话,就轮转吧,每个月放几百人回乡探亲,这样也可以使军卒更加尽责一些,毕竟我们要优先挑选一些表现好的回去。”
  在老头子面前,李承乾没办法把自己的全部思路说出来,刚刚被揍过一次的他生怕哪一句说错了,再次激起老头子的怒火,若是再来一回“梅开二度”这日了可就没法过了。
  可怜的大唐太子还不知道,老李同志事实上已经耗尽了体力,尽管还想继续揍他,但已经力不从心。
  经过了片刻的沉思,老李同志慢慢点了点头:“放军卒回乡探亲的方法不错,不过终不是长久之计,若是条件允许,还是要撤回长安休整才好。”
  这有些出乎李承乾的预料,没想到他的军卒探亲计划竟然会被老头子批准,而且听上去似乎有调辽东军团回长安的意思。
  这可太不容易了,原本在他的印象里面,老头子应该是不会愿意让辽东军团这样的军团撤回长安的,毕竟战力太过强大,加上又以不受老头子控制,这对老李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威胁。
  “收回来的拳头才最有力,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只需要出现在关键的时间、地点,否则只会影响士卒的士气。而且你要把你练兵的方法普及一下,十六卫、地方府军,都要按照你六率的模式来训练。”
  李二说了半天,终于说到了事情的关键——强军!
  从正面上来说,一个国家不能只有一支高端战力,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于全军战斗力的提高,并不是一个人或一支军队能够代表的。
  另外一点就是,全军的战斗力都提高了,那么辽东军团对老头子的威胁自然也就小了,既能提高全军战力又能减少威胁岂不是一举两得。
  只是李承乾却并不赞同老头子的观点,在犹豫了一下之后,摊手说道:“父皇,十六卫的战斗力并不弱,现在差的不是军卒的训练,而是装备,我们没有那么多装备去武装他们。”
  “这次辽东军团在高句丽的战斗用了大量新研制出来的装备,贞观炮、便携式床弩、连发式床弩、四脚钉、滑翔翼等等,是这些装备的合理使用,才使得辽东军团战力大增,否则以凭借常规战法并不会与十六卫有任何区别。”
  想到最后一场战斗中,李道宗指挥辽东军团与高句丽硬拼,李承乾就觉得肝有点疼,狗屁的钢铁军团是打出来的,战损近两万人啊,这特么不是有病么?
  明明有好装备,为毛不用?非要拿人命去填!
  一件装备才多少钱?一条人命多少钱?
  行,就算是大唐人命不值钱,可是难道不需要时间么?一个战士要培养出来需要多少时间?就算生下来就能上战场,正常的训练总是需要的吧。
  六率已经在训练了好多年了,每一个兵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李承乾不知道投入了多少金钱进去。
  最后就因为李道宗那老货一句话,一下子少了五分之一,这特么不是扯淡么?如果不是一直不断在加强那些士兵的思想教育,估计溃散的可能都有。
  一肚子抱怨的李承乾借着与老头子聊天的机会大吐苦水:“父皇,以前我们的装备差,打仗全靠军卒拿命来填,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我们有好装备,而且还不断有更好的装备会研制出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再拿人命换胜利了!”
  “话虽这么说,可你说的这个还是太绝对了,打仗靠装备这话不假,但如果想要打胜仗,最后靠的还是人,军卒没有敢打敢拼的决心,就算是装备再好,也只是给敌人送菜。”
  后世对老李的评价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
  虽然他没有后世的那些经历,可还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李承乾话里的漏洞,打仗靠武器,打胜仗靠人,这是李二作为一个在战场上打滚十余年的将军的经验总结!


第1092章 军校(上)
  李承乾不想否定老头子的想法,事实上除了东征高句丽之外,他根本没有丝毫的战场经验,关于古代军事战争他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跟老头子讨论,所以在面对老头子的科普时,只能乖乖闭嘴。
  “你的辽东军团不错,战力很强,道宗对他们给了很高的评价,尤其是那个什么医务兵计划,他们挽救了很多受伤的军卒,将这将损减到了最低。”
  “另外一点就是战斗过程,太子六率的配合很好,与十六卫有很大不同,不管是兵种的配置,还是你那个所谓的班、排制,都经过了战场的检验,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老头子很难得的对李承乾在太子六率里进行的军事改革进行了一番夸奖,而且看上去似乎颇有一些想要全军实行的意思。
  对于这一点李承乾觉得必须说点什么,否则一定让老头子继续这样瞎琢磨搞不好甚至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所以在老李结束了发言之后,李承乾舔舔嘴唇接口道:“父皇,非是儿臣不赞同您的观点,只是儿臣认为这样的军改并不适合现在所有军队。”
  “那就说说看,把你的想法说出来,朕帮你参谋一下。”难得李承乾能够如此认真的说话,老李同志表现出了大异往常的耐心。
  他们这一对父子,平时到一起经常会互相用语言挑衅、撩拨,以看到对方吃瘪为目的,很少有一本正经谈一件事的时候。
  但这次需要谈的问题的确太过重要,涉及到以后很多东西,这让老李和李承乾都不得不认真起来,生怕表达出来的意思引起对方的误会。
  “父皇,六率的军制是根据他们的武器进行的必要修改,在未来,儿臣会将他们的武器慢慢以一种长的火铳来替代,冷兵器慢慢会退出他们的战斗序列。”
  “但是十六卫不行,他们的主要战斗武器还是冷兵器为主,虽然他们现在装备了一些火器,但是不管是将军还是基层军官,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武器的正确用法,如果贸然修改军制,会让他们无法适应这种变化,战斗力很可能没有提高,反而会有所下降。”
  正所谓存在就是合理,火、什、团、府、军,应用了数千年,或许一团或者一府的人数会有所改变,但是最标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