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农妇难为-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不料过了两天,又有三四户人家过来说不再续租了。这让罗云初暗乐之余又有点讶异,这是怎么了?这几户人家她记得是外来的,只买了几亩地,而且因为不是本地人所以都没有山头,她本以为他们会过来和她说想多租几亩呢。不过尽管疑惑,罗云初还是接受了这事实。
    不过后来她听到一些闲言闲语,说好些个人坐等他们宋家提租子,说他们宋家不像其他地主养有很多长工,一百八十亩地全靠佃农耕种,现在那么多人不再租种他们的地了,他们就不信宋家不着急!
    罗云初冷笑,真真是人心不足跎吞象!本来他们家收的租子比其他地主少了一两成,现在竟然还有人打他们的主意!不过她也知道,这只是一部分人而已,倒也不会偏激得一杆子打翻一船的人。既然你们坐等咱们提租子就等吧,等吧,到时候后悔就成!她就不信了,难道她还得跪着求他们回来租自家的地不成!
    剩下 十二三户人家有些还特意跑来宋家和他们表衷心,让他们放心,明年他们仍旧会租种宋家的田地的。这让罗云初见了好笑之余又有点感动。
    罗云初见情况如此,就和二郞商量,现在的十来户人家租种的地且按着这个租子让他们种着先。罢了罢了,他们诚心以待,她罗云初也不是无情之人,且让他们搭趟顺风车吧。
    既然打算种棉花,那就得早做准备了。他们这边,坡地比沙地要蓄水。而棉花又是比较需要水的生物,于是罗云初才有了和阿德换地种的想法。阿德听了,当下便应了下来。他们现在一家三口几乎都住在镇上了,主要忙和着自己的小店,地反正是租给别人种的,沙地和坡地没差。
    如此一来,今年罗云初他们的地就变成了八十七亩水田,七十亩坡地,二十四亩沙地。
    二郞夫妻两个都有这想法,趁着年前这段日子还不算忙,抓紧耕作时间才是。遂秋收之后,他们便开始深耕了。此时有些耕作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像深耕,根本就不必罗云初这个现代人提醒。深耕既是把田地深层的土壤翻上来,浅层的土壤覆下去。其实说得粗浅一点就是犁地耙地。深耕好处多,不仅能显着促进增产,而且冬天深耕还能减少病菌,病害,虫害。
    而且这里的人很勤劳,在没有增产化肥的情况下,个人人工投入多点,地里的产出便会多一些,每亩地里勤快的人通常比不勤快的能多两三斗米。遂即便没牛,空闲的时候,人们也愿意拿着锄头将地一块一块地翻起来,以便来年能多收几斗粮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工具能让人做起事来事半功倍。前头罗云初他们没那多地的时候,每到播种时都是和别人借牛来整地的。古沙村里二十来户人家就只有一户有两头牛,每年他们都会把牛租出云,颇有生意头脑。但如今他们家有近两百亩的地,再和别人借牛似乎就说不过去了,而且也画不来。
    宋二郞打算买两三头牛,和罗云初说了想法。让她很纠结,一头成年的牛是二两银子,她倒不是心疼那银子,而且担心买回来 后谁看啊?让她天天拉着几头牛去河边去草地看牛,打死她都不愿意。喂养几头牛,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以前小时候她就看过牛,看牛真是一件很无聊的事,而且水草茂盛的地方通常蚊子又多,待牛吃饱了,那里的蚊子也吃饱了。
    二郞听了她的话,打心底里他也不愿意媳妇那么操劳,而他自己也没法天天看牛啊。
    他认真地想了想,倒还真给他想出了一个法子,“媳妇,你看这样成么?咱们买三头牛,一头公的,两头母的。在佃农里挑三个实诚的人家让他们帮三年。若三年内生了小牛,就每家送一只?“
    ”二郞,不错啊,这倒是个好法子。”罗云初看向他的目光里充满了赞赏。
    二郞的办事效率很高,挑了三户人家谈妥条件后,便风风火火地到邻县买牛去了。被选中的三户人家没有不乐意的,他们家里都有半大的男孩,让他们看牛最好,而且三年下来还能得一头小牛,很不错了。而且这头牛,自家的地也能用上不是?
    每头牛的劳动力很可观,一头牛一天大概能犁个七八亩地的样子,如果起早贪黑赶点紧,还能犁得更多些。如此忙和了十天左右,一百八十亩的地总算是全都犁完了。
    当水田犁好的时候,有好些汉子腆着脸来问东家是否可以让他们在地里种些菜,像萝卜头菜菜心之类的,罗云初自然不会反对。而且还告诉他们,种得多少产出都归他们,不必交租子了。那些汉子千恩万谢地走了,不过等地里有收成的时候,都会叫自家婆娘整上一篮子的新鲜蔬果过来让罗云初他们尝鲜。不过这是后话了。
    自打见了二房大车大车地将粮食拉去卖,宋大嫂就嫉妒得发狂。成天神神叨叨的,少不得将大郞数落了一翻。说当初家里又不是没粮食,你咋不多拿点粮食出来换地啊,近两百亩的地白白叫二郞他们得了去什么什么的。
    这事大郎本来就悔得肠子都青了,当时他不是怕拿多了出来饿着家人么,他又不是神仙,哪里知道官府会在八月初就放粮了呢。偏她还一个劲地那他伤口上撒盐!遂他也火了,“这日子你若不想过了,大可收拾包袱滚出我们宋家!”
    这话重了,把宋大嫂吓了一跳,她咕哝了一句,“实话也说不得了啊?啥时候惯出来的坏脾气!”
    此时天孝刚从学馆回来 没多久,正喝水,就听到老娘的唠叨,眉头紧急,还没开口呢,他老爹就发脾气了。
    “娘,你就少说两句。”子不言母过,但他这娘真真…………………
    “大郞,得空不?得空给我搭把手,抱天恩到外头转转吧。”许氏在一旁说道。
    “嗯。”大郎闷头闷脑地应了声,抱了天恩就往外走。
    天孝朝许氏点点头,算是谢过她的解围了。“娘,我去二婶家看会书。”
    “去吧,要用功知道不?别净顾着和饭团玩儿。”宋大嫂是被小叔刺激到了,县太爷哎,她可指望着天孝日后也能当个官老爷,那她就跟着享福了。
    天孝一听,眉头又皱了起来,罢了罢了,他娘就这个性子了。
    许氏看着走远的天孝,宋大嫂得意地睨了她一眼,便回屋了。许氏摇摇头,搭上这种专门扯后腿的娘,天孝这孩子也不容易。
    103 寒冻
    将地犁了后,大伙儿都忙着准备年货过年了。罗云初看着犁好的近两百亩的地,若说心里不急那是假的,再不抓紧点,赶不上春耕可怎生是好,总不能自个儿种完这么多地吧?
    按她的想法,就是去邻县或外地雇佣一批长工回来,十个八个都得,对此二郎也是赞同的。不料被隔壁李重武知道后,啥也没说,勾肩搭背一副哥俩好的样子将二郎勾走了。晚点二郎回来的时候,满脸笑容的,拍着胸脯说没问题。罗云初听了,便不再追问,反正别误了农时便成。
    冬至的时候,宋铭承携媳妇回了老家一趟。罗云初接到消息时,一行人已经到了,她忙披了件厚外套和二郎到大门处迎人。此时她已有了三个月的身孕,身子微微显怀了。不过因为穿着厚实的衣服,完全显不出来。
    罗云初一见了他们,忙笑道,“你们可算回来了,娘都唠叨了好几回了。快进门,赶紧的,这天气冷得邪乎,莫要被冻着了。”看着嘴里喝出的气都变成白雾,她禁不住拢了拢衣裳。心里直犯嘀咕,今年冬天怎么回事呀,冷得不像样儿了。这些日子地里的青菜又冻死了一批,今年过年可难挨了。
    余氏忙上前一步,拉过罗云初的话,嗔怪道,“二嫂,咱是回家,用不着你亲自来迎。还有呀,你是有身子的人,该注意的可得注意点啊,冻着了我的侄儿我可不依。”
    余归晚和宋铭承两人新婚,经过几个月的磨合期,两人的日子过得也颇滋润,虽然没有爱得轰轰烈烈死去活来,但也颇为甜蜜融洽。余归晚又是读过一些书的,只要不涉及太深奥的问题,夫妻俩人常常能说到一块儿去。渐渐的,二郎也会把家中的情况拿出来和她说说,让她心里有个底儿。当说到二哥二嫂往他衣内塞银票,让他得已顺利进京赶考时,语气中不乏尊敬佩服。当然,提及他二哥二嫂时,自然还有一些生活中的小事。
    余归晚是个很传统的女子,恪守夫道自是不必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丈夫尊敬的人她自然得尊敬。而且听了铭承说的话后,余归晚看得出来,他二哥二嫂是真心疼他的,凡事都替得他考虑得很周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