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星玄魔-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衡作了一番比较、(霸:。。)整 理和汇总的工作,发展出了一整套收罗恒星最多的新体系。

《灵宪》记载,其中“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

五百,而海人之占未存焉”。张衡的这一星官体系(霸:。。)整 理工作比(三国吴)天文学家

陈卓总结甘、石、巫咸三家星官的时代要早100多年,而且所包括的星官、星数

比陈卓要多得多(陈卓所总结的有283官1464星),成就当然要比陈卓大。可惜张

衡星官体系已经失传,这是我国恒星观测史上的重大损失。

与恒星星官有关的一个问题是,《灵宪》中提出了星空里还存在一种“微星”

即很暗弱的星,其数有11520颗。这个数字并非严格得自实测,而是来自《易经》

中神秘的“万物之数”。数字当然是不正确的。但张衡认为有微星存在,且星数

比亮星多得多,这却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8)流星和陨星。天空中除了日、月、星(古称三光。星包括行星和恒星)这

些常见成员外,还不时见到流星之类的天体。《灵宪》认为“及其(按:指三光)

衰也,神歇精■,于是有陨星。然则奔星之所坠,至地则石矣”。这里,张衡继

承了前人“星坠至地则石也”(《史记?天官书》)的思想,对陨石的来源予以较

正确的解释。同时,张衡还探讨了陨星产生的原因,认为是与日、月、星的衰败

有关。虽然这个想法不正确(太阳系内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流星体,当它们在运行

中与地球相遇,进入大气层后因摩擦而燃烧,便成为流星;较大的流星体在大气

层中未及烧尽而坠落地面,便成为陨星,或称陨石),但是,每个天体都有发展

到“衰”败死亡的阶段,这却是非(霸…提供下载…)常科学的结论。张衡的这个思想非(霸…提供下载…)常合乎辩证

法,而且也正是西方古代天文学中所缺乏的。

与陨石相联系,《灵宪》中对恒星的产生也有一种解释:“地有山岳,以宣

其气,精为星。星也者,体生于地,精成于天。”这种星生于地的见解当然是

完全错误的。它是当时已流行了几百年的天地相应的思想的反映。《灵宪》说道: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九位,地有九域。天有三辰,地有三形。有象可效,

有形可度。情性万殊,旁通感薄,自然相生,莫之能纪。”这些所谓天地之间的

对应,纯粹出于人的主观附会,毫无内涵上的科学联系。例如,所谓天的九位

(即古人所谓九天)和地的九域(即所谓九州)全都是中国古人的人为划分。所以,

这种相应纯属数字偶合。不过,张衡之所以会有山岳之精气上升为星的想法,原

因即在于他见到的陨星至地都是石头,而山岳则正是最多石头的地方。石头又怎

能上天?所以必然会想到这是山岳的精气,这就可以上升到天上成为星。这些反

映了陨石来自天外的思想。而在西方,直到17世纪,还有天文学家认为陨石并非

来自地外的说法。

《灵宪》作为一篇杰出的古代天文学著作,当然仍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除

了前面已经提到的各点外,比如文中还把嫦娥奔月的神话当作事实记载在内,甚

至说嫦娥入月后化成了蟾蜍。至于文中流露的种种星占术思想,那是当时整个时

代的风气,倒也不必去苛求张衡。总之,尽管《灵宪》有一些缺点,但是它在天

文学史上的意义并不因此而逊色。梁代刘昭赞颂张衡是“天文之妙,冠绝一代”,

其评价的主要根据之一就是《灵宪》这篇杰出的著作。

制做浑天仪

张衡所做的浑天仪是一种演示天球星象运动用的表演仪器。它的外部轮廓有

球的形象,合于张衡所主张的浑天说,故名之为浑天仪。这架浑天仪在《晋书?

天文志》中有三处记载。

一处是在“天体”节中,其中引到晋代科学家葛洪的话说:“张平子既作铜

浑天仪,于密室中以漏水转之,令伺之者闭户而唱之。其伺之者以告灵台之观天

者曰:璇玑所加,某星始见,某星已中,某星今没,皆如合符也。”在“仪象”

一节中又有一段更具体的细节描写:“张衡又制浑象。具内外规,南北极,黄赤

道。列二十四气,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纬。以漏水转之于殿上室内。

星中、出、没与天相应。因其关戾,又转瑞轮■荚于阶下,随月盈虚,依历开

落。”这里又称为浑象,这是早期对仪器定名不规范的反映,并不表示与浑天仪

是两件不同的仪器。第三处则在“仪象”体之末,说到张衡浑天仪的大小:“古

旧浑象以二分为一度,凡周七尺三寸半分也。张衡更制,以四分为一度,凡周一

丈四尺六寸一分。”

从这三段记载可知,张衡的浑天仪,其主体与现今的天球仪相仿。不过张衡

的天球上画的是他所定名的444官2500颗星。浑天仪的黄、赤道上都画上了二十

四气。贯穿浑天仪的南、北极,有一根可转动的极轴。在天球外围正中,应当有

一条水平的环,表示地平。还应有一对夹着南、北极轴而又与水平环相垂直的子

午双环,双环正中就是观测地的子午线。天球转动时,球上星体有的露出地平环

之上,就是星出;有的正过子午线,就是星中,而没入地平环之下的星就是星没。

天球上有一部分星星永远在地平环上转动而不会落入其下。这部分天区的极限是

一个以北极为圆心,当地纬度为半径的小圆,当时称之为内规。仿此,有一以南

极为中心,当地纬度为半径的小圆,称之为外规。外规以内的天区永远不会升到

地平之上。

张衡天球上还有日、月、五星。这7个天体除了有和天球一道东升西落的周

日转动之外,还有各自在恒星星空背景上复杂的运动。要模拟出这些复杂的运动

远不是古代的机械技术所能做到的。因此,应该认为它们只是一种缀附在天球上

而又随时可以用手加以移动的一种附加物。移动的目的就是使日、月、五星在星

空背景上的位置和真正的位置相适应。

张衡的瑞轮■荚更是一件前所未有的机械装置。所谓■荚是一种神话中的植

物。据说长在尧帝的居室阶下。随着新月的出现,1天长1个荚,到满月时长到15

个荚。过了月圆之后,就一天掉1个荚。这样,数一数■荚的荚数就可以知道今

天是在一个朔望月中的哪一天和这天的月相了。这个神话曲折地反映了尧帝时天

文历法的进步。张衡的机械装置就是在这个神话的启发下发明的。听谓“随月盈

虚,依历开落”,其作用就相当于现今钟表中的日期显示。

遗憾的是关于张衡浑天仪中的动力和传动装置的具体情况史书没有留下记载。

张衡写的有关浑天仪的文章也只留存片断。这片断中也没有提及动力和传动装置

问题。近几十年来,人们曾运用现代机械科技知识对这个装置作了一些探讨。最

初,人们曾认为是由一个水轮带动一组齿轮系统构成。但因有记载明言浑天仪是

“以漏水转之”,而又有记载明言这漏水又是流入一把承水壶中以计量时间的。因

此,就不能把这漏水再用来推动原动水轮。所以,原动水轮加齿轮传动系统的方

案近年来受到了怀疑。最近有人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设计。他们把漏壶中的浮

子用绳索绕过天球极轴,和一个平衡重锤相连。当漏壶受水时壶中水量增加,浮

子上升,绳索另一头的平衡锤下降。这时绳索牵动天球极轴,产生转动。此种结

构比水轮带动齿轮系的结构较为合理。因为(i)张衡时代的齿轮构造尚相当粗糙,

难以满足张衡浑天仪的精度要求。(ii)这个齿轮系必含有相当数量的齿轮,而齿

轮越多,带动齿轮旋转的动力就必须越大。漏壶细小缓慢的水流量就越难以驱动

这个系统。(iii)更关键的是前面已提到的漏壶流水无法既推动仪器,又用于显

示时刻。而浮子控制的绳索传动就可避开上述三大困难。人们已就此设想做过小

型的模拟实验。用一个直径为6。5厘米,高3。5厘米的圆柱形浮子和一块27克重的

平衡重锤,就可通过绳索带动质量为1040克的旋转轴体作比较均匀的转动。其不

均匀的跃动在一昼夜中不过数次,且跃动范围多在2°以下,这种误差在古代的

条件下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