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赌石-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真要!”

    “真要给五百一块。”

    “可我就三百元?”

    “再摸摸,再掏掏,穿得挺像人样的,口袋才三百元我不信?”

    金旗早习惯讨价还价,这是一种滋味,淘货得人都懂。你有钱不还价是你傻,背身得你钱的人还骂你笨。他装着掏摸一阵,手里有三百四十五块,边递给山羊胡子,边说:“全给你,我乘车钱该留下吧。”

    山羊胡子还就给留了五元,笑眯眯的把三片薄砖递给金旗,说:“小兄弟,别嗑了,别跑了一个剑灵、刀灵什么的。”

    用一张旧报纸包上,金旗站起身笑着对摊主挥了挥手,心想要不要告诉他砖里真有故事,值百万不至呢?最后决定看在留给自己五元钱的份上就让他保持好心情,睡个好觉吧。

    金旗得意洋洋转身而去,他还不知道今天自己栽了,以为价值可观的古砖却是人造假货。山羊胡子望着又一个“冲头”渐渐远去的背影,摸着口袋里三张崭新的百元钞,心是在想明天还得去进些假中有真,真中有假的货。

    心情好兴致就好,夜色中巍峨的三清正殿显得格外气概,重檐叠脊、翼角飞翘、殿脊上装饰得龙、凤、狮等珍禽异兽造型生动逼真,在月光下透着几分神秘气息。正门重檐下一方朱红大匾上金漆大书“玄妙”两个大字,给人一种仰首顿悟的感觉。二百多年沧海桑田,世事更迭,、三清正殿也历尽几度枯荣、兴衰,然而直至今日它仍然冷峻地注视着身下越来越忙碌的众生,这其中之“玄”、之“妙”就是宗教的魅力和力量。

    透过木制雕花长条门,金旗看到三清大殿元始天尊座下香烟飘绕,这么晚还有香客在敬香?一时好奇,凑近雕花孔细看,刚从蒲团上站起来的香客居然自己认识,正是不久前才分手的绑架者之一言心梅。这女人半夜三更为何在道观里烧香顶礼?莫非在为自己的婚姻祈祷?金旗暗忖着闪过一旁,眼看一灰衣老道送言心梅开门出大殿。

    言心梅像是满腹心事,皱着眉头和老道打个招呼匆匆而去。金旗刚想转身就听背对着自己的灰衣老道缓缓说道:“施主在此看了多时,莫非和那位女施主相识?”

    老道随即转过身来,当他完全看清金旗时浑身明显一震,目光中闪着激动的光芒。他没等金旗回答,连问:“施主莫非姓金?河市本地人?”

    金旗很奇'。。org:'怪,玄妙殿里随便走出一个老道士就认识自己,难道自己真成名人了?眼前老道清瘦相貌,颏下三缕灰须显得有几分仙家风范,两眼直愣愣地盯着自己样子像找到组织似的。他不解地点头说:“我是姓金,也是本地人,不知道长有什么指教?”

    老道兴奋地嚷起来:“姓金,你真是姓金!很像,眉宇之间完全是和当年老大一模一样的气韵,连稍稍上翘的下巴也一模而出,一眼就能认出。你名字叫什么?今年几岁了?做什么工作?成家了吗?”

    一连串的询问透着亲切,听口气应该是父辈的熟人,金旗不敢马虎,一一作答:“我叫金旗,二十八岁,开了家小公司做珠宝生意,还没成家。你老是……”

    像是想到什么,老道脸色一下子阴了下来,隔了好长时间才叹息一声说:“我和你父亲认识,应该是他生前的好朋友吧。一晃三十年了,老金的模样还清晢可辨,你和你父亲长得很像,个子高了些而已。你父亲的故事你不知吧,为人子的,都快三十了,也应该知道金家的故事。我看你是不是抽时间去苏北沂山县一趟,县郊有座小沂山,山脚下住着一位跛脚,姓崔。只要你告诉他你是金大哥的儿子,他会告诉你一段近三十前的往事,是喜是悲,为恶为善,你自己拿主意吧。”

    “仙长既然知道金家故事,现在就说给我听不行吗?”金旗有点急了,隐隐觉得老道话中有话。

    老道摇摇头,说:“一则我并不完全清楚,说错了怕误事;二则恩怨相报,同宗相残不是本道心中所想,不说也罢。但你应该知道,而且跛脚之人坚守小沂山三十年就为等你,你去了他会从头至尾说清的。”

    金旗望着道人的眼睛看不出一点内心的思绪,老道是个冷静、意志坚定的人。他认真说:“我尽快去沂山县,您还有什么要叮嘱的吗?”

    “我刚才见你买了摊上三片砖,这是假的,扔了吧。祝你一路平安。”说完,老道转身步入大殿。

金卷 人间徊徨 第七十七章  知青儿子

    第七十七章知青儿子

    假的?金旗“目识境”细细看了一遍手中报纸包着的三片古砖,不由连连摇头,心中很是佩服现在做假已经做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一片旧木上刻些仿篆字,再用泥封上制成薄砖,封干、快火浅烧后打磨做旧,编个故事拿出来蒙人。没想到自己只略略看了一眼以为砖内有乾坤,恰恰上了当。他苦笑一声,随手拗断假古砖,丢进垃圾箱里,远远对正望着自己的骗客挥了挥手转身而去。这不是装潇洒,玩古行当全凭眼光,上当活该,不潇洒还能怎么滳?

    半夜三更打电话给凤娟,说了明天去苏北的事。关于观东开店金旗意见干脆重新注册营业执照,名义上由凤娟独资。他总觉得自己身上麻烦不会少,所以鸡蛋不能全放在一只篮子里。“至于资金当然由老公出,我明天会汇入你账号三千万整,把店整得漂亮点,在河市不排第一,也该第二,老婆行吗?”这一段他故意说得色色的。

    电话那头声音还是那么清丽委婉:“旗,要我陪你去苏北吗?人家想去。”

    “老婆听话,我两三天就会回来,等我。”

    “好吧,小心安全。”

    聊了半天收电话时就听对方话筒里传来文昌嗔怒的声音:“凤,别惯着他,刚见面就丢下人家出差了,真以为自己是大企业家,这么忙?”

    金旗心里一阵乐,凤娟和文昌性格各异的一对美人儿,不知床上是否也“文武”不同呢?

    小沂山是连云山脉的余脉,位于黄海之滨连绵十几公里。古时称连云山脉为出海蛟龙,而小沂山恰似昂起的龙首。沂山县就在小沂山东面,过去是个经济贫困县,改革开放后才略有起色。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采石场在小沂山用炸药整整炸了十多年,把半壁小沂山轰没了,龙头成了残首,当时也算养活了一百八十名知青。采石场二十多年前就停办了,可是直到今天裸露着半壁呲牙咧嘴的山岩就像森森白骨让人看了都心惊胆颤。

    当年知青就扛着比体重沉得多的岩石从半坡一步一步爬下,接受着“改造”。金旗的父母都在此战天斗地了十年,父亲还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作为一个知青的儿子,面对眼前满目荒凉和累累伤痕心中百感交集,不知道怎样来评价这场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毕竟不是当事人,也许父辈对“最高指示”的狂热已经成了哪个时代的标志难已磨灭,以至今天还喊着“青春无悔”。

    小沂山脚下有道乱石砌成的石墙,墙里算是原采石场的驻地。大门早已倒塌,几排砖瓦房也一派残败。靠东头二间门是门、窗是窗,还算收拾得有个样子,一看就知有人居住。金旗已经是第二次到这里来了,第一次屋主人一句话也不搭理,硬把他拒之门外。今天金旗有了充分准备,一推开虚掩的门就晃动着手中捆成一扎的四个大酒瓶,嚷着:“崔叔,瞧这是什么?”

    床上斜靠着一位近六十的老人,一头银发、满额深皱纹,跛腿,手拐就搁在床边。他叫崔斌义,是生产建设兵团采石场最后一名仍然留守在驻地的“战士”。因为伤残有津贴,也因为伤残使他万念俱灰,成了荒废的采石场的守山人。一守二十多年,不知是什么信念支撑他孤独一人在山里苦熬着。听到声音老人睁开红红的醉眼,揉了揉酒糟鼻子,说:“嗨,你小子咋知我好这沂河小曲呢?”

    金旗微笑说:“昨天我灰溜溜走时,崔叔眼光里不全写着拿酒来见我吗。”

    老崔嘿嘿笑着,转身一探手就抓来两酒杯,也不多说,打开瓶盖“咕咕”倒了两杯,一仰脖就干了,嘴里啧啧称道:“真宗沂河小曲,四瓶少了点。”

    “崔叔你看这里。”等老崔回头时,金旗像变戏法似的又掂出一扎四瓶白酒,还有七、八纸包熟菜,鸡鸭鱼肉样样俱全,放了一桌子。

    老崔老眼闪光,好酒好菜才是最重要的。金旗也找了双筷子陪着慢饮,他并不心急,昨天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