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名门公子-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任何悬念,荀忠不费吹灰之力便斩杀韩家父子,而后驾着这华丽无比的马车嚣张的离去,至始至终,韩家的举动就是一场闹剧罢了,一场不对等的斗争以这样碾压的方式结束,慵懒的坐在马车中表示毫无压力的荀粲有些无聊的打着呵欠,至于韩雪那艺术般的死法,他觉得很美丽,仅此而已。
钟秀是第一次见到“大神”荀忠出手,这一出手就把她给震住了,那样的刀法到底达到了怎样的境界?一刀割去头颅或许在想象中十分容易,然而真正做出来的话,却是十分困难的,况且那样强力的爆发力,怎么看都像是神一般的存在……
荀顗也略带沉吟的望着驾车离去的荀忠,脸上的表情臭臭的,他虽然已经料到荀忠的强大,但没想到居然这么强!
钟秀想到了韩雪的死,她又忍不住说道:“他还真忍心对一个女郎下手,这根本不像大侠的作风嘛。”
荀顗却反驳道:“这才是刺客本色,荀忠手上的人命简直难以计数,当年也只有他与王越二人敢于匹马去刺杀胡狗了,王越或许只杀头领之类,然而荀忠却是男女老幼,妇孺儿童不论,一律斩杀,此等豪情,当是我汉人的风范,而正因如此,他才得到了我父荀令君的赏识。”
钟秀难以置信道:“荀令君难道也这般……”
荀顗淡淡道:“这般无情?哼,真是痴呆妇人,匈奴、鲜卑、羯、羌、氐这五族从来没有打消过南下占有我汉家江山的意思,他们被昔日的魏武王打得抱头鼠窜,却令它们开始互相联合,建立了名叫‘胡’的国家,此时若我大魏不尽早提防的话,日后必成大患!”
钟秀当然不了解这样的时事,她只是知道如今北边的胡人根本就不是大魏的敌手,不足为虑,却没想到这五胡已经暗中联合起来了,想到如今还是三国纷争的乱世,若是再这样内耗下去的话,绝对会给胡人南下的良机。
荀顗仿佛想到了什么,只是十分欣慰的说道:“小七终于成熟了呐,原本我还以为他会保下那韩雪的,却没想到处理的如此干净利落,对付敌人,就应该斩草除根,杀伐果断,若是因为女子就下不去手的话,那肯定成不了大器。”
钟秀却沉下脸,有些黯然道:“我不喜欢这样的小贼,他给我的感觉好陌生……”
荀顗仿佛看穿了钟秀一般,只是面无表情的淡淡道:“若他保下韩雪,你肯定会又要酸酸的说‘我不喜欢这样的小贼,他怎么能这么花心……’,你们女人就是麻烦,韩雪就算他保下,我也会命人暗杀的,况且这样美丽的死法,是这韩雪最好的结局了。”
钟秀愕然,却没想到这荀顗对女子的心理了解的这么深,或许也正是因为他看得太透,所以对所谓的“爱情”就这样不屑?
……
黄初二年春二月,颍川韩武叛,魏帝遣后将军庞德讨斩之,侍中荀顗与魏帝密议,夷其三族,时人莫不敬畏异常,皆言颍川荀家,久受圣眷,切勿敌之。
三月,魏帝加辽东太守公孙恭为车骑将军。
夏四月,以车骑将军曹仁为大将军。
============
最近比较忙,可能更新有些不规律,但每天是绝对有五千字的……求个收藏票票吧,第四卷结束了,嗯。
第一百六十六章 著书立说
韩家一夜之间被夷其三族无疑在所有世家之中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事实上,当时有许多世家对曹丕的篡位颇有微词,要知道,曹丕称帝后,为了巩固政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营建宫殿,选投人才,减轻赋税,提倡文学,禁止宦官干政,外戚不得为辅政大臣等,使朝廷内外气象一新,其中欲要恢复太学,大力选拔寒门子弟使得世家大族都有些不满,继续提倡科举,这与原本三国之中曹丕直接采纳陈群的九品中正制是不同的。
如今在曹魏的科举制度虽然仍然以世家大族的人士为主,毕竟学习知识的途径还把握在世家大族手中,但这至少给了一个寒门子弟上位的机会,而且也淘汰了一部分世家子弟中吃喝等死的纨绔。
这夷灭韩家的举动使得某些蠢蠢欲动的世家再不敢有任何不满的心思,只能好好忠于曹魏政权,魏帝曹丕见此,不由私下里对荀顗又更加信任了,而荀顗真的是颇有乃父之风,向曹丕举荐了许多颇有才华的人士,并且从不居功自傲,自始至终都是谦逊有礼的模样。
昔日的太子四友此时都得到了重用,而其中的司马懿与荀顗两人无疑是最受曹丕信任的,只因这两人算得上真正的全才,于政事和谋略之上皆有擅长,而其余两人相比起司马懿与荀顗来说就略逊一筹了。
此时的荀顗比之司马懿更加受到曹丕的青睐,只因司马懿有时还喜欢用长辈的口吻指点一下曹丕的某些过失,进谏的比较直接,毕竟昔日曹丕可是以弟子礼待司马懿的,这在以前或许曹丕还觉得可以接受,但如今已经当了皇帝的他可就比较难以接受了,而荀顗的进谏无疑更加委婉与圆滑,或许这与他幼时的那段《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记忆不无关系。
这次扳倒韩家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如日中天的荀家,而其中与荀家亲近的钟家与陈家都受益匪浅,钟繇与陈群都无比支持荀顗当这荀家家主,至于嗣了荀彧爵位的荀俣则被彻底的软禁了起来,而他经历了这场家族的夺权失败之后,可谓一病不起,在这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上也只是获得了寥寥的一句话“荀俣,生卒年不详,荀彧次子,字叔倩。官至御史中丞,早卒”。
历史从来不会记住失败者,当然,荀俣的失败也没人得知,人们只知道,荀顗年纪轻轻就当上家主是因为几个哥哥的不幸早逝,所以这家主之位才落到他的身上,却不知平淡的历史的背后总隐藏着血淋淋的事实。而荀俣还在襁褓之中的孩子却是得到了荀顗的照顾,荀顗虽然薄凉,但对于后辈总是十分提携的。
不得不承认,荀顗的名声真的非常不错,以至孝与博学而闻名,相比较而言,如今声名鹊起的另一个荀家后辈荀粲,虽然被一些狂热的拥趸追捧,说他是真正的洒脱不羁,名士风骨,然而这在某些人眼里,却显得太过轻浮放浪,不是栋梁之材。
荀粲自然不会在意他人怎么评论,这些日子荀粲过得不是那么洒脱,很明显当日韩雪的死或多或少对他有些影响,当然他也知道,或许再过些日子,他就会记不起韩雪那青春貌美的脸颊,人总是需要向前看的。
颍川书院之中,荀粲成了其中的一名普通的学子,事实上,当科举慢慢兴起之后,读书对大多数人来说便成为了一件非常功利的事情,而这时的荀粲,却是真真正正的用心在读书,不为功名利禄,只为内心的一缕平静。
虽然那些所谓的名师在荀粲眼中也不过如此,但是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他谦虚的接受一切,汲取别人的长处,儒家的学说比起道家来说更加适合国家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道家的学说太“玄”了,总有些空中楼阁的意思,所谓清谈,基本都是谈玄论道。
书院之中,没有人注意到刻意低调的荀粲,或许在别人眼中,他就是个清苦认真的寒门子弟,进入颍川书院基本都是颇有天赋的士子,其中品性更是要求严格,这是昔日的颍川书院院长荀彧非常强调的,在荀彧看来,或许最有他风范的荀顗根本就没资格进这颍川书院,只因荀顗的品性太差,没有读书人的气节,只有**裸的利益至上,结党钻营更是无所不用……
荀粲还是住在荀家祖宅之中,而荀顗则随着国都的迁移而住在了洛阳的官邸,作为“孝子”,他自然会带着母亲唐氏去那已经又恢复繁华的洛阳享福,至于他名义上的妻子钟秀,则被他留在了颍川荀家。
此时的钟秀,无疑是过得非常自由的,颍川荀家之中,内院全部都是她来打理的,钟秀也不愧是名门贵女之中的第一贤惠女子,她非常熟稔的将这荀家内院打理的井井有条,得到了荀家下人的尊重,使得他们都产生一种“果然不愧是家主看中的女郎”的感受,或许唯一让人诟病的就是她和家主大人最宠爱的弟弟荀粲,走得太近了……
夕阳下,平缓的向荀家祖宅驶去的牛车之中,荀粲无比惬意的枕在钟秀弹性十足的**之上,享受着佳人的按摩,荀粲很仔细的看着钟秀那十分清秀的脸颊,在柔和的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迷人的光晕,她的脸虽然不是最美的,但却是最有味道的,她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智慧……
钟秀感受到了荀粲的目光,她调皮的捏了捏荀粲的鼻子,无比随意的说道:“小贼,看什么看,是不是觉得你这嫂子很丑?”清脆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轻松与调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