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特殊案件调查-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伟抬起头又看我一眼,很快便大彻大悟了。

    原本我们打算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陪钱伟一起去清妙观。一是我们确实也想会会那位师傅。听起来他像是有两下子,可能会问出我们还没掌握的情况。二是我们也还有时间,有两三个没联系的公寓租户留下的工作地点,在清妙观附近。可以顺便一起拜访了。一点儿也不影响晚六点见研究生钮承宗,八点见小白领吴佳妮。

    但是刚出租车不久,接到了吴队长的**。

    他来三个字:“有案子。”

    我想普通的案子吴队长不会特意打**给我们的,但有钱伟,还有司机师傅在,不能说得太清楚,只是道:“是不是跟我们现在调查的事情有关系?”

    吴队长:“嗯。死者也曾经入住过杨星出事的那个公寓楼。是你们后来发现,有两个公寓房间租客替换得特别频繁的,他住过其一间。”

    这真是一个从天而降的惊吓。

    我连忙问清地点和大概情况,只好带周海、章家骠,和钱伟分道扬镳了。

    出事的是一个很老旧的小区。其实都不能算个正儿八经的小区,而是以前俗称的一个筒子楼。现在好多小孩子都不懂什么叫筒子楼,我照例先给孩子们科普一下。

    (说句题外话,最近我是真觉得自己从小鲜肉步入大叔的行列了,一不小心说个什么名词得先科普,不然没法儿往下讲。唉。)

    以前的国有段时间,工作单位是管分房的。在这种背景下,分房紧张怎么办?弄出了一层楼里,能有十几二十户甚至实际住户更多的格局:一条长长的走廊,两旁全是十几个平方米一间的房子。

    猛一听,有点儿像现在单身公寓的格局。

    其实根本不能。

    一户三代七八口人挤在十几平方米一间的房子里,是常态。而且没有沐浴间,厕所公用。很多连厨房也没有,只能在走廊里拎个炭炉子,烧起来了。杂七杂八的东西一大堆。走个路得蛇灵活,拐着弯儿地钻来钻去。

    现在的单身公寓多舒服,卫浴一体,也有小厨房。

    我本来想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相于筒子楼,单身公寓无论如何也算不麻雀。拿杨星出事的那个公寓楼来说,最小的户型,也是一个人住三十五平方米。

    筒子楼说是楼,其实和棚户还真分不清谁能谁好一点儿。

    所以听吴队长介绍情况的时候,我还挺吃惊的。没想到银江现在还有筒子楼。吴队长说,快拆迁了。

    在我老家天龙市,我记得最后一幢筒子楼1999年的时候拆迁了。当时市里放了话的,绝不让世纪的残留拖下世纪的后腿。

    咱们国经济的发展真不平衡。远的不提,光是银江市跟天龙市的差距这么大……

    还是接着说筒子楼吧。

    按理说,一户紧挨着一户,邻里关系应该一般楼房的要紧密。其实也不一定。

    牙齿还有磕到下嘴唇的时候呢,是吧?

    这么多户人家挤在一起,怎么可能家家户户都好相处。只要有那么一两户,那惨了。躲都躲不开。

    据说,死者在同一层住户的眼里,是一个不好相处的人。

    以致于在自己那间房里死了一个多月了,邻居们也不知道。

    那是谁发现的呢?

    自来水公司。

    自来水公司发现他家一个多月水表都没跑,怀疑他偷水。人都死了,根本用不一滴水,水表会跑才有鬼。可是自来水公司没往那方面想啊。先是打**给他,他不接。然后,干脆派了一个小哥,说是他家给换一个新水表,敲半天门还是没人理。

    这时候,旁边两三家住户听到敲门声出来了。

    两下里一说才发现,这个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露面了。

    大家心里打起了小鼓。有人说,要不要打110啊?推来推去,也没哪个住户出头,最后还是小哥自己打了一个。

    110来了两个人,敲半天门,打半天**也没用,把门给撞开了。

    这一撞开,好了!

    那一股恶心人的腐臭,差点儿把人直接熏倒,再睁眼一瞧,全吓得魂飞魄散。

    门里四仰八叉地躺着一个人,身的衣服都瘪瘪地瘫着,因为血肉早都没了,尸体干巴巴地成了一堆白骨。屋子里嗡嗡嗡地响个不停,很多的大头苍蝇撞来撞去。有好几只向门口撞来,大家连忙躲开了。

    于是两个**赶紧向汇报,这才转到了市刑警队。

    吴队长一听说死者的名字,觉得好像在哪里听过,把公寓的租户资料拿来一翻,基本信息都对得,又赶紧通知了我们。

    我们赶紧换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师傅一听地点,便道那里有点儿远,快出城了,从这里开车过去要大几十块。我说没关系。虽然有这句话,但司机师傅似乎还是犹豫了一下,才发动车子。

    本书来自

第二七九章 以前是个万人坑() 
第二七九章以前是个万人坑

    虽然有这句话,但司机师傅似乎还是犹豫了一下,才发动车子。【。m】**端

    我们当然都没漏掉这可疑的一下犹豫。

    周海跟我对视了一眼,便由他来问:“师傅,那地方你是不是不经常跑啊?”

    司机师傅笑了一笑,不大想说话。过了一会儿,却又没忍住,反问我们:“你们三个干嘛去那里啊?”

    周海:“我们是瞎转转。听人说,那里有家老字号的小吃店,赶去尝尝。”

    司机师傅马想起来:“是不是那家**小馄饨的?到现在还只卖三块钱一碗,皮薄肉多,汤还特别鲜。”

    周海:“对对对,是那家。”

    我和章家骠有点儿惊诧地看一眼周海。我们俩想的肯定一样:原来周海是在胡扯,哪知道还真给蒙了?这刑侦老油条。

    周海:“你肯定也吃过吧?真这么好吃吗?”

    司机师傅:“我小时候经常吃呢。说起来,都多少年不吃了。”被勾动起回忆,接下来不用周海再引导,他自己说起来,“我小时候那家店不知道多火,稍微去得迟一点儿,都是大排长龙。是前几年,人也很多的。”

    周海:“怎么现在不行了吗?”

    司机师傅一下子又想起了顾忌似的,呵呵笑着:“嗯,啊。”

    周海:“是不是他家的东西没有以前好了?”

    司机师傅支支吾吾的:“这个么……这倒没有吧?”

    周海紧追不舍:“那是为什么?”

    司机师傅:“……”

    周海:“你看,我们都是外地人,大老远的慕名跑来,你要是有什么内幕,可一定要告诉我们啊?”

    司机师傅的嘴巴还是被撬动了。

    “唉,”他放弃地长叹一口气,“东西还是好东西。你们放心大胆地吃。是那地方不好,较脏乱差。你们去一看知道了,不是低矮小平房,是筒子楼,马要拆迁了。”

    周海觉得他肯定还没有说到点子,便故意地笑起来,完全没放在心似的:“这呀!没事儿,老店多的是躲在弄堂里、胡同里的。”

    司机师傅张了张嘴,可还是没说话。

    周海便又推了他一把:“我们有一次还找到一家,说是闹鬼呢!”

    司机师傅吓了一大跳:“怎么样?”

    周海一耸肩膀:“也没什么啊!传来传去,越来越玄了嘛!”故意地冲着有些年纪的司机师傅一笑,“我们这代人从小学马列主义**思想,根本不相信那些的。”

    司机师傅:“也不能这么说,”神色有些紧绷起来,“有的事也不叫迷信……你确实解释不了。”

    周海摆出一副较真的模样:“那你倒是说一个?”

    司机师傅终于钩了:“怎么没有!你们要去的那个地方,挺怪的,很多银江人都知道。”

    周海:“怎么怪了?”

    我和章家骠也赶紧竖起耳朵。

    司机师傅:“那地方有幢筒子楼,据说以前是个万人坑。”

    我们登时一惊。

    周海:“万人坑?”念头一转,问道,“不会是跟抗战时期有关吧?”

    司机师傅:“对。抗战的时候,小鬼子在那里杀了很多人,挖了一个大坑,才开始是扔死尸的,后来直接把活人往里扔,浇油活活烧死,再后来活埋。”

    “虽然没有万人,但几百千肯定有的。”

    司机师傅很严肃地说着:“当时那一带,是一个村子。整个村子都被杀光了。连老人、小孩子都不放过。”

    “后来那一带荒着,荒了有二三十年吧?反正建国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