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亮剑1918-第6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且在这里站着,我这就下来。”先生穿着长袍的先生便从楼上走了下来。众人也便依次进了屋子。

    屋子里面积不小,不过家具却不算多,连客厅都摆放了一些书卷。先生下来后,便神情严肃,两手微微拱起,做作揖状。

    众人不明所以的时候,先生重复说道:“我替在后方的百姓们谢过你们这些前线浴血的将士!”

    穆旦这才明白,原来先生这是在给自己作揖。他哪里受得起,赶忙上前搀扶起老师道:“先生不必如此,先生这样我受不起!”

    “穆旦,你就让老师好好向你致谢吧。”这时候,二楼楼梯走下来一个西装革履的人,众人抬头,却是朱自清先生。

    “原来朱老师也在这里。”众人便跟朱自清打招呼。朱自清也是国文系的老师,也是教过穆旦他们的,所以他们都尊称他为老师。

    “好了好了,咱们里面坐去叙旧吧。快泡茶!快泡茶!”闻先生行礼表达自己的谢意之后,便邀请着学生们到客厅落座。

    原来,今天两位老师在商谈着有关迁校的事情,所以也就没有去接穆旦。不过闻先生觉得,在前线的将士劳苦功高,自然是该受到自己礼上相待的。

    “良铮啊,你们这一批从军的学子能够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不论战功如何都值得敬佩。我给你鞠躬又算什么呢?”穆旦原名查良铮,穆旦只是他的笔名,所以在和他谈话时,先生便直接称呼他为“良铮”,而黄正忠一干同学,则非常习惯用他的笔名穆旦称谓。

    闻先生和朱先生今天看起来格外高兴,两位大师坐在一起,从古今中外谈起,再到眼下时局战况。谈了许多事情,问及了穆旦在远征军那边的学习生活情况,也谈及了今后他的打算。

    “你的诗一向写的很好,在刀光血影的战场上有没有创作出来什么?”朱自清知道,穆旦早先时候便写过诸多的现代诗,是一个名气不小的诗人,不想现在有没有创作出佳作。

    不料穆旦却摇了摇头,“心中所想很多,但想写的时候却无从下笔。”

    闻一多和朱自清对视一眼,便道:“你这是经历太多,一时间难以下笔。这属正常,不过可随时用小本记录一下,待到战争结束后便一并整理成册。”

第076章 漠北() 
穆旦说了很多战场上的见闻,他语气很是平淡,但在这平淡的语调之中,却能够亲身感受到战场上那血肉横飞、尸骨遍地的场景。

    “我一直在司令部做翻译居多,很少身临前线。所见所闻不过是沧海一粟。这场战场带来的不仅仅是对肢体的破坏,更是对心灵极大的震撼。”

    说到这里,穆旦见话题有些沉重,便转而说道:“你们可能不知道,在同古有个救济伤员和百姓美国教堂,后来包括我们前线的将士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成了那里的信徒。我想,这除了因为他们施行仁义之举外,更重要的是在战争中的人迷茫,他们需要心里有个信念。”

    “人活凭口气,信念就是气的一种!来,让我们敬前线的将士和饱受战争苦难的百姓一杯。”朱先生站起来提议道。

    众人举起酒杯站了起来,一杯酒水洒在地上。

    先生们今天都很高兴,闻一多还破例的喝了酒。就这热腾腾的牛肉锅,再配上半坛子老酒,让人在这六月天里,不禁汗流浃背。

    头顶上的一个电扇不知疲倦的转动着,不过却并未改善什么,屋子里依旧是闷热不已。

    不过这样倒也快活,闻朱两位先生倒是洒脱,一手挥扇一手端着酒杯,畅快痛饮不知觉中,众人都已脸颊泛红。

    “良铮,将来有何打算?”朱先生对穆旦问道。这所问的打算,自然就是指在战争结束之后的打算了,听闻穆旦方才说,他现在已经是中校军官,而同行的朱景行已经是上校了。

    “你们在战时从军报国可歌可泣,不过战后若是还留在军队为官,不免可惜了你这一身的学问。咱们文学上的诗词歌赋,包括你精通的英文,在打仗的时候可用处不大。”朱先生微微笑道。

    穆旦点点头,“战后我想继续完成学业,而后再专注翻译国外着作,若是能够效仿老师们,在高校谋个差事,也算是遂了心愿。”

    谈到这个,穆旦便显得放松了起来,不过他转念又说道:“近来的打算是如此,只是不知道将来会是个什么情景。别说我了,就连远征军都不知道何去何从,过一天算一天吧。”

    黄正忠没想到一向积极乐观的穆旦学长,竟然也会说出这般丧气的话语来,想来战争对人的影响真是太大。

    不过闻一多先生却听出了其中的一些异样,他便问道:“难不成远征军还有什么变故?”

    穆旦有些醉意的摆了摆手,“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最近史迪威将军想要整个远征1军的指挥权,他说美国人提供装备和训练,应该由他来指挥。不过孙将军不答应,南京这边也不答应,双方最近闹得很不愉快。最后史迪威将军同意不要指挥权,可必须尽快进攻泰国。”

    穆旦接着说道:“其实我们也都清楚,美国人自然不会给免费的午餐,他给了我们援助,自然是要有所回报的。不过孙司令觉得眼下进攻泰国和马来亚时机尚不成熟,可美国人却要进攻那里,减轻美军在太平洋上攻占岛屿的压力。双方的分歧自然也就产生了。”

    穆旦所言,的确也是实情。中美两国在战时是铁杆盟国,不过却从各自利益出发,势必是要有所分歧,不过这些问题不是老百姓考虑的。

    黄正忠听后道:“占领仰光,打通滇缅公路,就从我们自己的利益来说,已经足够了。我们本不需要进攻泰国,不过出于为盟国考虑,进攻泰国和马来亚是不可避免的。”

    “对呦,国外的事情一团乱麻,看来这战后也要有不少的问题待解决。”穆旦说道。

    “国内何尝不是一团乱麻?”朱先生略带气愤的说道:“我前些时日去四川,听到一支民谣,大略是‘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再看看当地百姓的生活,便知道此言非虚。”

    说着说着,几人便又谈及了当今的时局和百姓生活上来,不禁对眼下一些社会上的丑恶现象狠狠的批判了一番。

    闻先生道:“战后我们民主党派人士将会向南京建议,改革现有政体,实现多党联合执政。到时候是施行总统制还是选举首相制,我看都还需要讨论一番,不过有一个基调,那便是不能再是像如今这样,国家大事都由某一家一人说了算了。”

    众人吃喝之中,便毫无顾忌洋洋洒洒的说了一通当前的政局情况,闻先生和朱先生也是真情流露。

    黄正忠不便多说,本想着就自己的问题跟两位先生好好请教一番,现在看来两位先生都已经有些醉意了,还是不说罢了。

    席后,告别两位先生,他亲送穆旦学长回家。路上,他便将自己这些时日的困惑讲给了老学长听。

    “时至今日,我依然不知道是该如何选择?究竟是去出国留学继续深造,还是按照我姐姐的说法,去蒙古前线看一看呢?”

    穆旦听后止住了脚步,在此之前,他已经隐约知道了黄正忠的身份,前不久也听朱景行谈及了一些,现在看来,自己猜测的八九不离十。

    难得黄正忠还能够有一心想要做点什么的想法,他坚定道:“你的这些疑惑,在每个这个年龄的人都会有上一些。别人的经验只能够当做是参考,毕竟不能作为你选择的主要依据。不过,我倒是觉得,生逢我们这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之中,吾辈青年如果不能身临前线,同入侵之敌展开一场血肉之战,到底感觉会是少了一些什么。”

    这话说的已经算是透彻明了,黄正忠明白了他的意思,他点点头道:“穆旦学长,谢谢你的建议!”

    穆旦却笑了笑说:“我并没有建议什么,只是说了一下我的想法。路还是要靠你自己走,你之所以这么快能够下定决心,我想是因为你心底里本来便已经有了答案,只不过现在是借我的口,再说出来坚定一下罢了。”

    黄正忠笑了笑,他心里还真是倾向于去蒙古。

    穆旦的假期没有几天便归队了。缅甸前线传来了消息,中美双方在磋商之后,达成了关于缅甸情况的共识。决定由孙立人指挥远征1军主力,史迪威单位盟军参谋长,部队从缅甸出击,向泰国马来亚一线的日军展开进攻。

    这将是中国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