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亮剑1918-第5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补给线非常完善,这让我们无后顾之忧;最后,就是要感谢那些浴血奋战的弟兄们。实不相瞒,这一仗我们的伤亡也不小,有的一个连甚至牺牲了一半以上”

    “最高的荣誉应该属于这些人!”刘放吾说到动容之处,眼角竟有些湿润,这一仗是很惨烈,不少年轻的战士失去了最为宝贵的生命,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大概也正是如此吧。

    杰拉德说,根据英军亚历山大元帅和孙立人将军、史迪威将军等人达成的协议,英军不再担任面前前线的防务任务,不久之后,残损的英军将开始撤向缅甸后方和印度一带。

    “很不幸,我们的统帅部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不过我和大多数的英军官兵依然感谢你们,我的中国朋友们。”

    刘放吾摆了摆手,“要感谢的话,就感谢那些死掉的一千多名弟兄吧。”

    杰拉德点点头。众人一段寒暄之后,杰拉德等人因为时间的原因不得不归队了,临走的时候,杰拉德将手中的一块手表解开递给了刘放吾,“我注意到那天救我出来的那个军官还在用着一块怀表,我想这块表可能会有点作用,希望你能帮我转交给他。”

    刘放吾点点头,收下了这个礼物。

    最后,在卡帕的提议之下,刘放吾、穆旦和杰拉德等人在这里合影留念。

    照片中,刘放吾站在中间,杰拉德等人众星捧月般的看着他。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后来这张照片被刊登在了中美多个媒体上,也成了刘放吾是这次战役指挥官的证据之一。

    杰拉德最后说,他们想再唱一首歌送给远征军的将士们。接着,那些英军乐团的官兵们演奏了一曲友谊地久天长。曲调悠扬、沁人心脾,在这婉转悠扬的曲调之中,大家挥手告别。

    虽然杰拉德和刘放吾在这边一片和睦,但在曼德勒的盟军司令部里,中英双方的气氛却一度陷入尴尬。

    英方决议要撤离缅甸,但并不愿意就此罢手。他们觉得将缅甸拱手让给中国人是一个并不明智的决定。

    在丘吉尔看来,缅甸如果落在日本的手中,等到战争胜利之后还有可能会收回,但如果在中国人的手里,战争结束之后恐怕就难以收回。

    更何况英国还占着中国的香港。

    在这一点上,丘吉尔和英国方面都十分清楚的认识。可不拱手让给中国人又能怎么办?英国现在面临着纳粹德国的疯狂进攻,本土的这种亡国危险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这个时候,大英帝国真的分身无术,无暇顾及东方。

    更何况最近中国军队表现抢眼,无论是在国内战场还是在国外战场,都打的日本人节节败退,大有一举反攻的大趋势。美国方面自然也就向中国开始倾斜,这一次仁安羌战役之后,美国从中协调,让英军退出了缅甸,表面上来看是帮助英国留点实力,实际上是向中国方面的妥协。

    伦敦方面的意见传达给了英国驻缅方面,英军司令亚历山大于是在盟军会议上提出,英军主力撤出缅甸,但在现有的占领区内,还继续留有英国原先的行政机构。也就是说,英国军队走,但英国人还是要继续管着缅甸。

    这个意见自然遭到了孙立人的当即反对。孙立人明确表示,现有的缅甸地区政权属于军管时期,统计交由远征军进行管理。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下,最后弄得面红耳赤。若不是史迪威从中调解的话,恐怕两人只能不欢而散了。

    这个焦点的问题不解决,双方自然是难再坐到一起谈。史迪威为了大局考量,只好从中当个和事老。

    他先去是和亚历山大去谈,亚历山大态度十分艰巨,在这个问题上绝不退让半步,如果不能够让英国的行政机构留在缅甸,双方的盟友关系将就此破裂。

    “史迪威将军,我想你英国了解,中国人出兵只是为了维护滇缅公路,为了获取更多的美国援助。但现在他们又要求什么可笑的治理权,难道他们想占领缅甸不成?”

    史迪威推了推眼镜,这些话都是明摆着的,英国人占着中国的香港,中国如果能够借此机会控制缅甸,将来也许是一个很好的筹码。

    见亚历山大这边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史迪威也不好在多说什么。他只好耸耸肩道:“如果你们都这样的话,恐怕日军是最高兴的。”

    接着,史迪威又来找到了孙立人。相对于英国,他们对中国的态度更加强硬一些。史迪威说,中国不应该在这件事情纠结,因为缅甸的行政机构本来就归属于英方,现在英国军队虽然撤走了,但缅甸还是要归属英国的。

    孙立人轻蔑一笑:“史迪威将军,你认为如果没有驻军存在,难道缅甸人还甘心在英国人的统治之下吗?再者说了,英军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着拖后腿的形象,如果不是我们的话,缅甸恐怕早就落入日本人的手里了。”

    史迪威却认真道:“孙将军,我需要提醒你的是,中国军队出兵缅甸是盟国的协定,你们的目的是打通滇缅公路,以获取外界对中国援助的渠道,难道你们想占领缅甸吗?听我的,你们让一步,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第091章 英国人提出的条件() 
孙立人将电话挂到委员长侍从室的时候,已经是十几分钟之后了。

    黄柯正在看着批文,接到电话听了孙立人所说的情况后,他想了想后道:“这个没有问题,你可以原话转述给史迪威和亚历山大:‘中方为表示诚意,同时为了巩固同盟之间的友谊,可以允许在收复地区由英国人派出原来的行政人员进行管理,但不能影响到远征军的驻扎和行军,必要的时候也要协调远征军。’”

    “是,只是这样的话咱们不是替英国人”孙立人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不过意思却已经明了了。

    黄柯他笑了笑后道:“怕什么?英国军队都撤出缅甸了,留下了一些当官的去管理缅甸你认为现实吗?军队驻扎在缅甸,缅甸就是在我们手里,想夺谁也夺不走。你明白了吗?”

    黄柯这话说的虽然不算直白,但意思也表达的够清楚了。孙立人听后会意的笑道:“是,委员长,我明白了,这就转达史迪威和亚历山大将军。”

    “别急,就这么答应他们太过轻松了。”黄柯又道:“我们替他们守着缅甸总是要点钱的,让英军把重装备和给养留下一部分,就当是我们掩护他们撤退的本钱了,其他的就任由他们去了。”

    结束了和黄柯的通话之后,孙立人又回到了会议室,他先是将原话传递给了史迪威将军。他对史迪威说:“黄委员长出于中美英三国同盟巩固的角度考虑,答应了英国方面的要求。不过我本人也考虑到一些现实的问题,眼下我军正要展开会战,各路的给养和物资都很短缺。英国的重装备武器和给养需要留给我们一部分,反正他们到了印度之后也什么都不缺。”

    说完,孙立人又补充说道:“我们就这一个条件,如果英国不能答应的话,接下来的会战我们不能保证。远征军现实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我们要面对的是两个师团以上的日军部队,能够获得更多的火炮等装备,获胜的几率也会大上不少。”

    史迪威深以为然,远征军的给养虽说算是充足,但打仗毕竟越多越好,更何况如果此次会战成功,也符合史迪威本人和美国在远东的利益要求,至于英国人们,他们糟糕的表现史迪威已经看在眼里,与其让他们把武器统统送给日本人,倒不如让他们把武器交给远征军去。

    史迪威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道:“这个要求并不过分,我想他们会接受的。还有,请向我转达对委员长的谢意。”

    说毕,史迪威去了亚历山大那边。起初的时候,亚历山大并不同意这个要求,他说英军也缺乏大量的装备,怎么可将这些重武器弹药什么的送给中国人呢?

    史迪威听后道:“何必如此执着?要知道这些重装备你们携带也是一个问题,我看倒不如转手送给中国人,毕竟是他们帮你们在赶走日本鬼子。至于那些装备,你完全可以报送给伦敦说,被日本人抢走了,反正是他们让你撤退的。”

    亚历山大捏着下巴,思索了片刻之后道:“好吧,不过我要先请示一下伦敦方面,你知道的,我可不愿意为了这件事落下把柄。”

    “请便!”史迪威道。

    当亚历山大把这些要求传递给伦敦的时候,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捏着雪茄烟的丘吉尔,在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来回踱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