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亮剑1918-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命令颁发之后不久,孙立人即从驻地赶至南京,办理一些必要的履行手续,同时向国防部进行汇报。

    孙立人之前所在的部队,因为当时的历史原因总称为武装警察部队,他们的军装虽然和其他部队没有什么异同,但军衔和职称还是按照警察系统来的。组建了远征军,自然不能再称之为警察部队了,所以对应的职称之类的应该改变一下。

    这其中的一些繁琐手续还都是要走的,先是到警察部门办理转移,再到国防部去办理接收,再去后勤部门填报有关申领的装备和衣服之类。一件件琐事的确很是让人头疼,不过却是一件都不能少的。

    在南京忙活了三天的时间之后,孙立人才接到了国防部秘书处的电话,说是让他下午的时候,到国防部等候,黄柯将亲自接见他。

    孙立人收拾停当之后,换上新发的陆军将官军装,早早的就到了国防部。军装是新发的,来之前他还特意的去旁边的店里花了几块钱熨烫了一下,裤子上明显一条笔直的折缝,皮鞋也是铮亮的。

    面见最高长官,军容齐整是最基本的礼节。到国防部,拿着通行证过了几层警卫之后,秘书处的军官引他到休息室等待,孙立人也没有坐下,而是站在那里。

    他的内心此时是激动的,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将领重新被委以重用,那种激动之感是难以言表的,更何况是向最高统帅单独汇报工作。

    过了十几分钟之后,秘书陈烈文走过来对孙立人道:“孙将军,请这边来。总长在等你。”

    孙立人立刻起身,他又整了整自己头上的军帽,迈着有力的步子走了进去。

    进门之后,黄柯正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批阅着文件,陈烈文走进来道:“总长,孙将军来了。”

    黄柯放下手里的笔,起身道:“立人来了,快坐吧。”

    孙立人啪的一个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总长好!”

    黄柯简单的回个礼道:“快坐吧。”

    孙立人坐在了黄柯对面,腰杆挺直不触及后面的椅背。

    陈烈文端来了两杯泡好的茶水,然后走了出去。

    黄柯笑呵呵的问道:“中央已经决定了,决定任命你为远征军的司令。淞沪武装警察部队的基本情况和你个人的这些情况我也看过了,我想听一听你的看法。”

    黄柯所问的问题,其实在孙立人的预料之中,他先前早就打好了腹稿。孙立人报出了现有部队的人数和具体装备的数目,指出了不少存在的问题,但同时也表达了远征胜利的决心。

    黄柯听着频频点头,他对这种认真踏实的态度是肯定的。

    “那么就说一说最近几年你的情况吧?自从淞沪会战之后,你的部队就一直在后方修整,这是怎么回事?”黄柯对具体部队的关心不多,但也觉得这样一支劲旅一直在后方修整也是件怪事,自然,他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汇报,说这是因为兵力紧缺,而该部队又损失惨重,一时间难以恢复战斗力的缘故所致。

    不过黄柯自然不会太相信这些冠冕荒唐的理由,他还是想听一听孙立人真实的说法。

    这个问题是孙立人事先没有准备的。他想着的时候表情不由得发生了轻微的变化,这些年的委屈和不得志如同一罐子苦水,今天有希望倒一倒了。

    可能不能说呢?自己刚刚脚未站稳,又因为留学美国在军中没有什么朋友,万万不能够去得罪人的。

    想了想之后,孙立人还是决定说出来,不过不是全盘托出罢了。

    他苦笑道:“实际上这些理由也是特殊原因造成的。我们淞沪武装警察部队在行政上是隶属于警察系统,但在实际上属于国防部管理。在淞沪会战之后,上海地区沦陷,淞沪警察部队的番号虽然是保留了,可因为归属问题补充给养上却成了一个大问题。我们在退到后方之后,本该按照普通序列的部队进行补充,不过地军政部门却难以把握,因为我们不在受补给之列。我去找警察部门,警察部门只负责修整后方的维护法纪的警察,再说他们也没有重武器发放给我们。”

    黄柯点点头:“这个是我的责任,当初只是考虑到和日本的关系,所以才将你们的部队弄成武装警察部队。你为什么不亲自来国防部申述呢?”

    孙立人挠了挠头皮道:“我来了,但当时正处于南京保卫战的关键时期,各部门都在搬迁转移,我也没有找到合适的部门申述。”

    孙立人说着,黄柯的表情越发的凝重起来。他见这样有些超出自己的预期,便接着说道:“不过手续上这样规定,但军政和警察部门都给予了我们相应的补充,所以也就在这几年的时间里,维持了现在8000多人的规模和装备。”

    黄柯点点头:“好,辛苦你了。这一次去缅甸作战,在人员和装备上我们会尽力补充。还有,你要记住一点,不要受命于美国和英国人的限制,要做到独立自主。政府现在策略是从缅甸进行反攻,你们是打响这个反攻的第一枪。你们也是甲午之战后,我们中国首次派出国的部队,要打出军威和国威来!”

第079章 燃灯者() 
远征军成立了。孙立人带着他新改编的远征军开拔到了昆明,在这里进行休整和训练,准备随时出征缅甸。

    报纸上、广播上也开始铺天盖地的宣传远征军即将入缅的消息,街头上的百姓也都奔走相告,这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首次对海外派出军队,民族自信心在媒体的渲染一下开始蔓延。

    此时,南京国防部也召开了一场主题为“发动知识青年从军”的会议。会议决定,由张伯苓、白崇禧等人组成知识青年从军委员会,发动全国的十万青年参军。

    不日之后,国防部发布命令,宣布在校青年可以参军,战后还可以继续完成学业计划。

    一时间,“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在全国各地高校之中传开,青年们踊跃报名参军,这股风气也感染了诸多在校的学生们。春节过后,在西南联大的课堂上和宿舍里,学生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参军。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在西南联大校歌的鼓舞下,联大的学子们踊跃应征。早有从军之意的穆旦学长和朱景行等人决定报名参加远征军,黄正忠也瞒着父母,和朱景行、穆旦学长以及外语系的管立民一起报了名。

    之所以瞒着父母,倒不是他有意为之,只是他怕母亲知道后会不同意。在南京的时候,他就向母亲提起过要休学参军的想法。结果还没有说完,就被母亲当场否定。

    赵小婉告诉他,“儿子,报效国家有很多种方式,不一定非要去前线。你的哥哥现在每天都在前线让我担心,难道你还想让我再多操一份心吗?再说你身体不是很好,去了不一定能够符合人家的要求。”

    黄正忠自然不认同母亲的观点,国难临头,男儿自当挂吴钩,至于自己的学业和各种理想追求,等到打退了日本人之后再说吧。

    黄正忠悄悄地去报了名,一行人高兴的来到了远征军的报名处。报名处在昆明市区设立的有点,离他们的距离不算远,所以走过没多久就到了。

    报名站的军官是一个年轻的上尉,看着和他们年纪相仿,可空荡荡的左臂证明了他曾经经历过不少残酷的战斗。

    听说几人是西南联大的学子,这个上尉喜笑颜开,他高兴的说道:“欢迎欢迎,欢迎你们这些有志青年加入远征军,咱们要和美国人英国人打交道,你们文化高、懂外语,能来远征军是再好不过了。来,你们先填一份表格。”

    说着,上尉让人递过来了四份空白的表格让他们填写,填写完成之后,再对他们的身体情况进行一个基本的检查。

    因为远征军急需翻译人才,所以在各大高校学子参军的问题上,他们往往都网开一面,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就低了很多。

    一行人排着队进行身体检查,这里只是一个初步的检查,回头还要在兵站进行系统的检查和学识考试。

    几个人挨个检查之后,都在外面等待着身体检查的结果。其实刚才在身体检查结束的时候,医生已经私下里告诉他们了,他们几个的身体情况都符合要求,也就是说都能够参加远征军。

    又等了十几分钟之后,上尉从里面出来了:“谁是赵正忠?”

    听到上尉喊了自己的名字,黄正忠一下站了起来举手道:“报告长官,我是赵正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