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亮剑1918-第4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崇禧说的没错,参加这场战役的兵力拢共也就那么多,既然将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到了东线上来,那么显然左右两个区域的防守势必薄弱起来,这样一来,那两个方向进攻的日军也就凶猛起来。

    “电告余程万和萧山令,让他们务必严防死守!一只日本鸟都不要放过去。”黄柯严肃的说道。

    余程万率领的七十四军和萧山令率领的卫戍部队在南京的东北和东南两线进行防御。为了进行东线的快速部署,国防部从这两个防线上分别抽调了88师和87师两支精锐,但并未向两支部队增派其他援军。

    这样一来,原本还和日军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的另外两道防线,实力的天平自然开始向日军方面倾斜。

    黄柯知道这样是冒了极大的风险,因为日本人一旦从这两个方向的任何一个方向突破,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整个战线的崩溃,南京的陷落也是迟早的事情。

    可不这样做,仅仅依靠目前的兵力和日本人展开对峙的话,胜算不是很大。随着日军本土继续增派援军,那么面对实力强悍的日军,南京最多也就只能保到年底。

    黄柯不愿意,也同意南京的陷落。故在多方参谋之后做出了这样一个大胆的部署。

    同时,为了确保两边的这两道防线不被日本人突破,他派出了两员虎将前去镇守。

    对于他们两个,黄柯内心里是极其信任的。所以在临行之前,黄柯亲笔给余程万书写了“虎贲”的战旗;同时,他在萧山令临走前,给他送去“铁军”两个大字的战旗,这样的用意再明显不过了。

    余程万和萧山令当即表示,不成功,便成仁!

    事实证明他们的确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在南京保卫战的反击战中,东北和东南两线的作战残酷程度丝毫不亚于东线,他们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一步也不曾后退,两支军队战死无数,但用鲜血之躯扞卫了阵地,保证了南京保卫战反攻的胜利。

    两支军队也被人称之为“虎贲铁军”!

    后来,着名作家张恨水在听闻此事之后,亲自和余程万将军以及萧山令身边的军官详细了解了这次战役的前后经过。

    那些催人奋进、潸然泪下的动人事迹感染了他,也让他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伟岸和忠诚。他觉得有必要让全国人知道并记住,于是他在抗战还未结束之时,动容的写下了虎贲万岁一书,记录了这支军队硬碰硬的钢铁时刻。

第052章 突击队() 
南京这边的反攻正式打响的时候,空降兵也按照预定的计划在日占区的后方,也就是苏州和昆山一线发动了针对宁沪铁路线的进攻。

    吉星文率部伞兵四团和七团降落在昆山一线,黄正率部则是降落在苏州以西区域。两支部队别看隔着一个苏州,但在战斗中却能够互为犄角之势,同时还能够指引后续的空降部队继续展开降落作战。

    当天晚上降落之后,黄正带着朱福才和*两人,赶紧的向集合点赶去。一路上,他们不断的按下信号器和其他人联络。这样类似于滚雪球一样的吸引,在天亮快到集合点的时候,他们竟然聚集了两百多人规模的庞大队伍了。

    当然,这一路上也遇到了几股搜查、追击的日军部队,不过黄正都没有恋战,一般都是交上个火就脱离了战场。

    等到抵达集合点的时候,已经有近千人发出了归建的电报讯号,同时还和其他部队取得了联系。

    这是一个不错的结果,按照事先的估算,集结能够达到八成以上就算是比较成功了。人员已经集结差不多,那么按照接下来的计划,他们应该进攻苏州以西的木镇了。

    木镇位于苏州以西,镇子不大,繁华的时候不到上万人口,但在几年前宁沪铁路通车之后,这里就成为宁沪铁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也因此吸引聚集了大量的人口。

    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也就让木镇现代化建设开始大跨步发展。一个小镇上开始建起不少的高楼,城市地面都修起了柏油马路。这也导致木镇的排水问题严峻起来,在30年代初的时候,黄柯巡视此处,还要求在这里修筑完善的下水管道,所以现在的木镇是一个现代化的小城。

    当然,日军占领苏州以后,这里也就成为日军的一个重要前进点。从日本本土运来的大量给养和兵员都要从上海上岸后,然后再通过宁沪铁路转运到前线的战场。

    同样的,日军前线的重伤员很多也都是通过这一条线路运回上海或者是日本本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代战争后勤保障和交通机动性能的重要性,也就造就了这里战略地位的重要。

    当然,日军自然也是注意到了这一点。为此,日军在这里驻扎了一个并不满编的大队兵力,对于没有攻坚重武器的空降兵们来说,这的确是一个摆在眼前的难题。

    上午九点的时候,空降兵们进行了首次的早餐。奔波了一夜没有像样的吃顿饭,好在这里居民不少,借用他们的锅煮饭既可以掩盖烟雾,还能够吃上一口热乎的。

    这一会能够吃点热乎的东西再舒服不过了。所以早饭弄好之后,一身疲倦的空降兵们就端着铁缸子三三五五的聚集在一起吃饭。黄正也在吃饭的时候和几个营长准备碰下头,准备开始部署了向木镇进攻的作战计划。

    不过三营的人目前还没有归建,先前电报联系的时候,他们说还有几十分钟的路程就到了,众人只好先等了一会再作打算。

    除了空降兵的军官们外,早上的时候他们还和苏州地下抗日组织取得了联系。

    抗日组织的负责人吴春生也早一大早赶过来和他们汇合了。

    吴春生今年三十多岁,原先是宁沪线上木镇一带的铁路工人,抗战之初就被预干处发展成为一个情报员,苏州沦陷的时候,他就被派到苏州领导地下抗日工作。

    这个抵抗组织有几百人之多,他们中的成员有的是苏州战役时未来得及撤走的官兵,当然,更多的还是这个城市的普通百姓。

    苏州沦陷后,地下抵抗组织一直都是依靠着国防部预备干部处的援助,当然,在领从关系上,他们也属于预干处直接领导。

    空降兵的军官的年龄普遍比较年轻,所以气氛相对于其他部队的气氛要活波一些,众人都在说着昨天路上遇到的稀罕事,一阵哄笑不时的传来。

    等了约莫十多分钟后,三营长杨清走了进来。

    “你小子终于回来了,快点开始吧,大家都等着你们开会呢。”一营长李永生笑呵呵的说道。

    “没吃饭吧,让弟兄们都去盛一碗热乎的吧,去喊下炊事班,让他们再弄点米下进去。”黄正对着外面的炊事班嚷嚷道。

    众人吸溜着手里的热乎粥,笑呵呵的讨论着什么。

    “唉!”三营长杨清摘掉头上的钢盔,坐在地上的时候叹了口气:“一连路上遇到鬼子了,让人家干掉十四个弟兄。”

    此话一出,屋子里霎时间沉寂了下来。

    原来,三营下面的一连在今天早晨跟鬼子交上了火,再加上日军的飞机也对他们进行了扫射,导致十几个弟兄死亡,八个人负伤。

    战争的残酷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过当真正说出来这些事的时候,相信没有一个人的心情不是沉重的。

    “好了,咱们说下接下来怎么打吧。”黄正见大家情绪都有点低落,岔开了话题开始了会议。

    几个营长也都做好了拿出纸笔准备进行简单的记录。

    “闲话不多说了,下面就让地下抗日组织的吴春生给大家介绍一下木镇的地理特点和他们获取的一些情报。”黄正这也算是向众人直接介绍了吴春生。

    吴春生顿了顿嗓子说道:“木镇的地理我不用多做介绍了,跟你们手上的地图上标出的差不多。地势平坦,一条铁路从东到西穿过,周围的机枪碉堡和火力点我都标注出来了。这里驻扎了鬼子木村旅团的佐藤大队,不过没有满编,有六百多人;除了这些鬼子外,还有一个步兵团的伪军跟少量的警察保安之类。算起来差不多两千多人。”

    他刚说完,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敌人不仅占据天时地利优势,在兵力上也超过他们几百人,怎么能让人不担心?

    “对了,鬼子在在这几个点上还布置了高射炮。他们为了防止咱们的飞机轰炸,布置了不少的高射炮,我把点也都给你们标出来一下。”吴春生说完,又拿起笔在地图上标注了起来。

    高射炮这玩意他们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