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亮剑1918-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中到一起,以你的那个特务连为基础,组建一个坦克大队,你自己当大队长行不行?

    “是!”虽然是玩笑说,不过这也是军令。

    坦克大队是个什么概念,薛伯陵心里头不清楚,恐怕在场的人都是一头雾水。不过他知道黄柯的想法一直都是异于常人,在西关军校的时候,黄柯就多次断言坦克会成为未来陆战之王,也曾经多次谈及过坦克在未来陆战之中的重要作用。

    “是!”薛伯陵啪的立正答道。

    在这之后,在黄柯一手的策划下,北伐军的首支坦克装甲部队宣告成立。

    和当时其他军阀的装甲部队不同,黄柯并没有把这些部队分别编入步兵序列中,而是将装甲部队单独成为一个兵种。单独成立兵种是黄柯的惯例,就像之前巴图的骑兵一样。

    武汉前线的战斗每天都在进行,黄柯把装甲大队的具体筹建工作交给了薛伯陵,这个不满30岁的年轻人就要在这个时候挑起大梁,实在让人对他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

    不过眼下他却高兴不起来,装甲部队组建初期有很多困难,不能够紧靠着这两辆缴获来的坦克车。黄柯之前说的苏联人援助的坦克还是一个未知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送过来,没有坦克的装甲大队怎么组建?

    薛伯陵犯了难。

    一周的时间不到,薛伯陵就打到了一号专线向黄柯抱怨。电话里,黄柯劈头盖脸把他骂了一顿。

    黄柯说他要是伸手就能够组建我还要你干什么?你记住,这是世界上第一批坦克部队,无论如何都要弄出来。

    黄柯说完之后,薛伯陵有些泄气,满肚子委屈可又不能说。过了一会,黄柯换了一个舒缓一点的语调说,伯陵同志,你是装甲坦克这种部队的探路者,在北伐军中是,在中国是,在世界也是。

    我们国家工业基础差,国家正在打仗,你们有困难是正常的。但是你们不要被困难吓倒,有条件要搞,没有条件也要搞。至于你说的那些问题,坦克车我已经通知各部队,缴获的车辆全部给你们送过来,需要的人才你在各个部队中选,只要是你们看上的,我一律放行。怎么样?还有什么问题吗?

    电话这头,紧紧握住话筒的薛伯陵有些感动,对于军人来说这是莫大的信任,唯有竭尽全力报效之。

    “是!司令放心,属下定不辱使命。”

    不久之后,军需部差人给正在组建的装甲大队送来了几辆废旧的汽车,这是前线的部队缴获的,一看是报废的东西就没有留下来上缴了。

    虽然是几辆破车,不过薛伯陵还是找来工匠,在这几辆废旧车辆的基础上,用木头、油漆仿造了几辆和坦克外形类似的车辆,用来模拟驾驶和学员熟悉学习。

    除了武器装备外,人才才是最难得的。北伐军官兵的文化水平虽然和军阀军队相比较高,并且在部队里也开办了扫盲班,可对于装甲兵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兵种,薛伯陵仍旧显得力不从心,他所在的特务连会驾驶车辆的只有不到十个人,有的人甚至连汽车之前都没有见过,更不要说去驾驶坦克了。

    这些情况始终困扰着薛伯陵,不过他还是遍布全军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兵员。有的是部队运输驾驶员,有的在参军前学习过各种车辆修理技术,还有的文化素质比较高的年轻人

    一切都是白手起家,创业初期谈何容易?

    好在黄柯对装甲大队的建设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虽然前线战事正酣,不过黄柯还是强力主导一批有文化和素质的官兵到了装甲部队,就这样,东凑西凑在不久之后,北伐军首支装甲大队在武汉前线宣布成立。

    成立仪式是在刚刚打下的武汉边一个小镇上举行,不远处就是隆隆的炮火,激昂的战斗正在进行。300多名官兵和10辆坦克车(2辆坦克、3辆突击车和5辆木质假坦克)就是这支部队的全部家当。

    这些官兵还都穿着陆军的老旧军装,头上戴着托尼盔,身上穿着短裤长褂,手里拎着长杆子的七九步枪。

    “兄弟们!今天,北伐军装甲兵大队正式成立了!我以成为你们中的一员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我们将是未来陆战上的王牌力量!”

    薛伯陵慷慨激昂,下面的官兵也都聚精会神。

    烈日当头,火炉武汉果然名不虚传,黝黑皮肤的官兵却挺直着腰杆、纹丝不动。这些官兵大部分都是从前线战场刚刚下来,身上的硝烟味还没有散去就到了这里,接受这样一个神圣的任务。

    薛伯陵和在场的300多名官兵不会想到,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们这批人会逐渐成长成为一支傲视世界的装甲劲旅!他们会在西伯利亚荒原上、在朝鲜开阔的山地地带将骄横的苏联和日本关东军碾压成碎片,他们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陆战之王。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眼下要紧的是开展训练。薛伯陵弄来的几本操作手册被印刷很多册,人手一册。几辆破旧的坦克也就成了大家轮番学习的教练车。两辆真坦克和装甲车因为缺少汽油,总是很少开动,学员也都很少有上车操作的机会。

    薛伯陵没有办法,市面上的汽油价格昂贵不说,很多时候还购买不到。军队里供应的汽油更是凤毛麟角,每次的供应量少的可怜根本不够用,薛伯陵不得不想想其他办法。

    他想出来的办法是土办法,除了开车把油门减小、缩短每个人的上车操作时间外,就是软磨硬泡的从其他部队那里弄汽油。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不过薛伯陵终究还是不负众望,在一个多月的训练之后,装甲大队的300多名官兵人人会驾驶坦克车,并且会修理简单问题。

第023章 投机的军阀()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每当自己遇到不顺的时候,林祚大就会独自唱起这首歌,让人惊奇的是,每次唱过之后他便心潮澎湃。这首歌是黄柯在西关军校的时候教给他们的,那时候的西关学子中有很大一批是知识青年,他们大都向往革命、朝气蓬勃,但在考虑革命的时候,又具有诗人情怀,因此黄柯为这首歌填词,号召更多的人在乱世之中投军报国。

    其实就是黄柯盗用后世的青年军从军歌,说实话的,他自己还真的没有那个水准做出这种歌词来。

    但不管歌词是谁所做,歌词言志,这首歌的歌词影响了一代代知识青年,在后来国家危难的时候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此时被影响的人是林祚大和他麾下的数万将士。现在,这些高唱着站在安庆城外,准备随时对安庆城发动最后一波攻击。

    透过望远镜,林祚大看着这座距离自己家乡不远的这座城市。薄雾中,城外老旧的城墙上兵马整顿,身着蓝灰色军装的安国军官兵正在积极备战,城墙外的稻田已经泛黄,但却鲜有百姓来割。

    很显然,他们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安庆城外,数万大军在攻克湖州、宣城、徽州等地之后抵达安庆周边,孙传芳手下大将刘宝题兵败,皖南大部分地方被北伐军攻占。

    之后林祚大将上万大军分为3部分,一部由东路军老将,师长吴轩逸率领在安庆以东安营扎寨,以防孙传芳部前来增援;另一部分驻扎进入集贤关安庆城北18里处一隘口,驻扎此地准备对吴佩孚援军实施诱歼;还有一部分他亲自率领前来围城。

    安庆城内共有安国军一万多人,但大多数都是老弱病残和临时拼凑起来的壮丁,以前的北洋老兵寥寥无几。本来这里是孙传芳重部驻扎,他麾下的大将陈调元奉命驻守安徽。

    陈调元是直隶人,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入北洋军的时候在冯国璋手下干过,后来投靠了奉军,再后来又投靠了孙传芳。此人军事才能平平,但极具政治眼光。

    可北伐开始后,孙传芳就把自己的部队先后调往福建、浙江一带,根本无暇顾及安庆,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湘军叶开鑫也退守到安徽地界,就造成了这里混乱的局面。在军阀联盟成立之后,驻扎安徽的部队名义上完成整编,统一归孙传芳麾下的陈调元指挥。

    在东路军林祚大率军孤军深入的时候,陈调元就已经预料到他会直取安庆,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林祚大所率部队竟然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攻占湖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