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雪红血-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如水:古先生,您所说的,是珠宝,不是古玩。
古冬杨:老先生,我下面要说的才是古玩。
古冬杨:所谓古玩,是近代人创造的名称,在古代远些的时候,现在人所说的古玩,不过就是当时人们观赏或使用的器物。后来,这些东西一点点的被淘汰,失传制作工艺,再一点点流传到至今的,成为稀有之物,又再不能重塑,成为孤物或孤物类的就是古玩。
关如水:有些道理。
古冬杨:而北平,自清朝以来,到民国之初,经营这一行当的,则多在前门外大街正阳桥五牌楼一带。造假古董的则在起后街,也形成一市。
关如水:古先生,老朽领教了,不过方才我已说过,我对这一行当是门外汉,也向来不做收藏。所以也没法儿与古先生探讨这一行当的奥秘,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古先生今天如果还有其他的事尽可以说,如果没有,老朽年迈不易久坐。
古冬杨:好,关老先生,晚生今日来,其实也不是想和老先生探讨古玩行当,只是慕老先生大名,关家又是城中的大户,所以前来拜访,以求日后关照的。更想表达一下心意。
古冬杨将随身携带礼品盒奉上。
关如水:古先生,素无来往,不敢妄受厚礼,还请古先生收回。
古冬杨:关老先生,薄礼而已,不呈敬意
关如水搭眼一看:嗯,好一方端砚,只是不古。
古冬杨:老先生好眼力。确是端砚,也确实不古,所以称薄礼。
关如水:好,我收下。不过,有一句俗话,叫作来而无往非礼也。我也有一礼物相赠。善耕,去我的书房,把架上盒中的笔架拿来。
关善耕:是。
善耕到关如水书房中,拿来,递上。
关如水接过,递与古冬杨。
古冬杨接看:老先生,好一个碧玉架,也不古。
关如水:识货。年轻人,你这样有学问,应是作学问的人。但恕老朽直言,古先生应该将学问用于仁正、善行方面,那功德就是无量了。
古冬杨:老先生,如何以此言教晚生?
关如水:古先生,没听人常说吗?古稀人可观面相取人品,如一恶人,虽为美相,却眼含杀机,内隐狰狞,肤有凶纹。这是人的心态和行为演变在脸上的,人可藏言藏欲于心;心则是藏于面相上的,万无一错。
古冬杨起身:谢老先生指教,晚生就此告辞了。
古冬杨、小村出。
560、春日。日景。关家大院。关如水房中。关善耕送古冬杨。转回。
关善耕:爹,这个古冬杨你觉得人怎么样?
关如水:难说,是一个很难琢磨的人。可他的高论,倒好像真是个做生意的。不过这个人与他交往时还需多加小心,此人绝非良善之辈。
关善耕:爹,是。
关善耕将信递上:爹,程先生的急信。
关如水急忙接过展开。
561、春日。日景。大岗村。葛金财带人冲进大岗村中。涂凤山拼命抵抗。涂凤山身边的土匪大部分被打死。
葛金财喝令手下猛打。涂凤山走投无路,被逼下河堤,跳入八里河中。葛金财带人追到河边,涂凤山已无踪影。
吴三儿:葛爷,让他妈涂凤山跑了!
葛金财:跑了就跑了,他现在的涂凤山已经成了瞎眼之虎,折翼之鸟,瘸腿之马,断脊之驴。想翻身不容易了。
吴三儿:葛爷,涂凤山不会再来了?
葛金财:吴三儿,你想想,涂凤山三度翻身,三度沉下,跟他的人,无一生存。第一拔,被柳三儿交出去,让县里毙了。他侥倖逃出,捡了条命;第二拔,联络了两家土匪,又被曹少卿带人杀了个一个不剩。这一回,他纠集了三十多人,结果又被咱们给收拾干净了,就这名声的人,谁还敢跟他闹腾,跟他闹腾,那是必死无疑!
吴三儿:葛爷说得对。
葛金财:走吧,三儿,回咱们的王元村吧。
吴三儿:爷,这儿咱不要了?
葛金财:谁说我要这地方了?
吴三儿:爷,这不是块风水宝地吗?
葛金财:屁!什么他妈风水宝地!若论兵书而言,这是块死地。断头之岗,绝峰这山,半绕之河。出路一条,退路一条,只要让人家把退路一堵,这地方就遍地是棺材,到处是坟丘子。可咱王元村不同,有树林,有河,有开阔地,有山,四外几个村子里又都有咱们的人。山上有咱们的秘密老窝。那才是块风水宝地哪!
562、春日。日景。野外。八里河下游河边。涂凤山在八里河下游上岸。岸上树林里的一个窝棚。
涂凤山摇摇晃晃,狼狈不堪。一步步上堤,往窝棚里去。
涂凤山进到一个窝棚里,看见一堆干草,涂凤山仰身一躺,躺在上面。放声大哭。
563、春日。日景。关家大院。关如水房中。关如水拿着程子风的信沉思。
关善耕:爹,程先生的信说什么?
关如水:子风要南下了。
关善耕:要去哪儿呀?
关如水:具体没说,只说南下后,落了脚,再来信相告。
关善耕:怎么突然要走?
关如水:也没说,不过我想,是大帅遇害的原因吧。
关善耕:那他南下干什么呀?
关如水:子风与民国政府中的许多要员都是过去的老友,一同起事做事,虽然中山先生已故,但程先生当时来奉,也是受孙先生之托,为国民政府的稳定而来的。所以这次回去,也一定是有原因的。
关如水凝眉思索的目光。
564、春日。日景。关家大院。院前账房。关善耕在帐房中算帐。张善进来。
张善:善耕,城东的伏大姨来了,要见你。
关善耕:伏大姨?不就还是那个伏大姨吗?
张善:对,就是那个伏大姨。
565、春日。日景。关家大院门前。伏大姨站在门外,胆胆怯怯地往里张望。四妹打边房里出来,到门首,忽见伏大姨。
四妹笑喊:伏大姨!什么风吹来的?进来坐!
伏大姨叫:我的妈呀!
四妹及关家门前人看见哈哈大笑。
四妹莫名其妙地问旁边人:她跑什么?她怎么见了我连句话没说就跑哇?
众人笑:她怕皮肉受苦!
四妹不好意思地:怎么你们都知道这码事儿呀?
566、春日。日景。关家大院。院前账房。
关善耕:这伏大姨又来干啥?你没问问她吗?
张善:问了,她只是说要见你和老爷子。不过这伏大姨冷丁来咱家,恐怕多半儿还是说媒的事儿。
关善耕:那你领她上老爷子的屋里去,我这儿还有一点儿,也就半袋烟的功夫。
张善:善耕,我往进让了,她不敢进。
善耕:噢,想起来了,怕四姑娘。
善耕与张善出来到门前,四妹正在门前张望。
张善:伏大姨呢?
四妹:不知道,见了我就跑了。
善耕:见了你不跑才怪呢!
四妹笑白善耕一眼,扭身向里面走去。
善耕站街上望望,回身对张善:张善,她走不远,你去追她问问到底啥事。要是有正事儿,你就直接领她上老爷子屋去。告诉她别怕,四姑娘不能掐她。
张善:好了,善耕。
567、春日。日景。关家大院院门前。张善带浓妆艳抹的伏大姨到。
伏大姨:没事儿?!
张善:没事儿!有我在这儿,能让她掐着你吗?
伏大姨:你是不知道,我现在一看见她,还觉着身上的肉疼。
张善笑:行了,伏大姨,没事了,你放心,我保着你。不过你得该说说,该笑笑,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别让她看出你惧她来。要不然,这狗辇怕它的人,人欺胆小的人,你要让她看出你怕她,她没准还得欺负你。
伏大姨:那好,我还就有这本事。
张善:那请吧。
伏大姨往院中看看,故做笑声:张善哪,好,进了这样的高门大院,我的这两只大脚,也就成了三寸金莲,挪不开步了。
张善在前引路:伏大姨说哪里话,你是见过世面的人,这满城的人谁不知道你伏大姨呀。
伏大姨一边往里走,一边左顾右盼:哟,瞧你说的,张善,我见过什么世面,也就去过几回京城,王爷府里转转,皇宫里走走,和西太后唠了几回嗑,玩玩牌,出来的时候,太后送我一把扇子,一个镯子,一个绢子。再就这几年省长家里跑跑。给省长的儿子当了个干妈,这哪算见过啥世面哪!
张善笑道:不算不算,你要是见了康熙爷那算见了世面了。你要是给洪天王洪秀全保过媒那也算见了世面了。你要是……
伏大姨笑着拍了一拍张善:得了吧,张善,别坐着放屁横刺啦!我要是见了康熙爷,这会的伏大姨恐怕早烂成土了!我要是见着洪秀全,早给他生下一行小天王了!
张善笑道:伏大姨,你要是遇上娄阿鼠,是不是也能生出一群小耗子?
伏大姨掩口大笑:你个张善老油条,赶紧休了你老婆和伏大姨过几年乐呵日子吧。就你一张嘴,也差不我这一张媒婆的嘴哪儿去!
张善:伏大姨,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