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雪红血-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仁赋:四姨,这事儿咱不能应他,得救出爷爷,让爷爷做主。
四妹:我也是这么想的。
仁赋:四姨,另外我觉得藏宝图就是爷爷回来咱也不能轻易给他们。国民党到底是不是用这笔宝藏打鬼子咱也不知道。要说他打鬼子,鬼子进了东北,他们为什么要把东北军调走?结果东北军一走,把小鬼子放进了东北。如果不把小鬼子放进来,咱家也不能遭这惨祸。这和卖国有什么两样,这么大一笔宝藏若是交到他们手里,他们能用作抗日吗?
四妹:仁赋说的对,我方才也这么想过。另外,这封信程叔叔签字上的变化也一定有些缘故,只是咱们不知道而已。除非等救出老爷子才能明白。
仁赋:四姨,那咱们对这两个人现在该怎么办?
四妹:既来之则安之。暂时绝对不能让他们离开。一是咱们不知道他们的底细,二是咱还没打县城,没报大仇,鬼子和涂凤山还不知道咱们夺回了茂杨口。所以无论如何也得救出老爷子时再说。
仁赋:四姨那他们非要走怎么办?
四妹:仁赋,这事关系咱大伙儿的命,关系到咱能不能报仇的大事!
不能心软,心善,你就让佑山看住他们就行,绝不能让他们离开西寨,后寨和前寨都不能让他们来。咱们暂时谁也不见他们。
仁赋:好,就按四姨说的办。
1316、夏日。日景。一个村口。整装待发的游击队战士。
姜松岳对游击队队长:同志们,这一仗要打得猛一点儿,不必攻入,我们的目的就是吸引牵制敌人,完成任务后迅速撤离。
游击队队长:是!
姜松岳:出发吧!
游击队长:是!出发。
游击队出发。
第四十一集
第四十一集
片首曲&;#8226;字幕&;#8226;画面&;#8226;片名
1317、夏日。日景。龙岗上。古冬杨、小村带一队鬼子、一队伪军奔莲花庵。涂凤山紧随古冬杨马后。趾高气扬状。
古冬杨自以为是地:我们一定会在那两座坟里找到秘密。
小村:为什么?
古冬杨:凭我的感觉。因为我觉得这是人的习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愿意把秘密埋藏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地下,一个是心里。
小村:埋在地下的秘密我们有可能挖出来,埋在心里的秘密我们可能永远也挖不出来。
古冬杨:不!只要我们使用的方法对头,那就没有我们挖不出来的东西。
小村:我觉得你现在变得越来越古怪了。
古冬杨哈哈大笑:讲的好!但我告诉你,只有古怪的想法,才是剖析这个世界的最好办法。
小村不屑地:只怕失败的时候会更痛苦!
古冬杨:别想那么多了,等到这场伟大的战争结束的时候,我们两人就在这里盖一座庄园,在这里生活下去,我要用我的眼睛看着这里,实现我的那些古怪的想法!
1318、夏日。日景。莲花庵。银秀、黎可儿在可儿的房中。
黎可儿:银秀,我看你是个稳便人,凭我的经历我告诉你,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你相信人就是你自己。除了你自己以外,谁都是不可以完全相信的。因为你最相信的一个人,有时候,他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他的这种做法,可能在不经意中就害了你。而这种伤害,往往又是致命的伤害。
银秀:三姨,这我知道。
黎可儿拉着银秀的手:银秀啊,知道就好。另外,在处理一些事上,有些时候,也未必进就是胜,凡事要进一步想,也要退一步想,进退之间要认真寻求取舍,才能把握好做事的尺度。这是我在磨难中总结出的经验,也可以说是三姨用这一辈子的生命摸索出来的。现在关家的人中各个报仇心切,所以你要把好这个关,千万不要以命相搏。人都死了,仇报不了,反而含恨九泉。那是最遗憾的事。
银秀:三姨,这我也知道;只是到了那个时候,恨在心里头升起,就啥都忘了。只想去杀鬼子。
黎可儿:能杀则杀,不能杀则不杀。人自己造的业,是由自己背着的,得自己去消,鬼子杀人放火,抢咱的家,天道昭昭,自会遭报应的。所以咱自己还得以善为道,少杀少戮,尽量不去造业。佛家劝人行善是最有道理的,但佛只能劝你,事还得人自己去做,谁做坏事,佛都救不了他。他得自己去背着罪,自己去尝还罪责。所以,一切事情都还是要靠自己的,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银秀,你要告诉仁赋,手中有了枪和队伍,千万不要作恶,报了仇,杀了仇人就放下屠刀。
银秀:三姨,这中,我听你的。
黎可儿:好了,我也不多说,你把我说的话记住就行。
银秀:三姨,我能记住。
黎可儿:另外,我这趟让你来,就是为了这件事,咱俩的事,就对别人不要说了。事情总有出头之日,不要着急。
银秀:是,三姨。
1319、夏日。日景。龙岗上。古冬杨带着鬼子下龙岗,奔莲花庵。
古冬杨指着远处的山岭:我总有一种预感,这片山林可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也许是好的讯息,也许是不好的讯息;总之会有讯息的。
小村:曹桥镇已经被打了两次,在那里,我们帝国的军人全部战死,也许这就是一个讯息。但我相信,这不是你要的。
古冬杨:当然,我们帝国的军人在那里光荣地殉国了,但你以为这就是个坏讯息吗?
小村:那你总不能说是个好讯息吧?
古冬杨:这个自然。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倒认为,也可以算作一个好讯息。它给我们拉开了一出戏的帷幕;比如莲花庵后面的那两座神秘的坟墓。我们可以在那里面假设出许多事情,想像坟墓中人的许多故事。猜测坟墓中人生前的一切,拨开白骨,也许就能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
小村笑:石井君,也许特别行动组的生活使你增添了无尽的想像力,这是容易把一个人带入歧途的。
古冬杨:在想像中是没有歧途的,哪一条路也许都是对的,也许都是错的。但在一万个想像当中,只要有一个是对的,那就是成功;那就是成名的机会。这和作战一样,在一万次战役中,有一万个将军奔突在战场中,也许只有一次戏剧性的战役,就会使指挥这次战役的将军成名,这就叫碰巧。碰巧有时候就是真理。
小村:那你到底认为那两座坟墓里的人是什么人?
古冬杨:这些天里,我为失踪的王爷和黎可儿想像了一万次,想像他们藏匿的地点,想像他们的生活,想像他们恐惧的表情。想来想去以后,我把这些想像的基点落在了他们藏身的地点上。我找到了根据,哪里都不是他们合适的藏身之地。小村屯中?不可能。小村小屯中如果有个新来的人,那是最引人注目的事情。大城市中?也不可能,只要他们在那里生活就绝对做不到足不出户。县城小镇之中?还不可能。那里不具备隐蔽的条件。结庐山中过隐居的生活?更不可能,他们吃什么,喝什么?没有他们生存的条件。所以最便于他们藏身的地点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地下,在那里长眠,把一切秘密同他们的生命一起埋葬。再一个就是寺院、庵院。而在寺院、庵院中,最有可能的就是庵院。因为他们四个人中有三个女人。那么,在庵院中我又想像了一万次,哪里的庵院是他们最好的藏身地方?城镇边的?小村边的?大城市边的?不!都不是!必须是一个偏僻地方的,离关家最近的地方的。所以,我认定,这里就是他们的藏身之地。无碑文坟中的,就是他们中人的尸体!如果据此推断正确,他们还有两个活着的人;这两个人如果活着,就一定会在这个庵院中。
小村哈哈大笑。
小村:你太有想像力了,你不配当军人,但你会成为一个好作家!
古冬杨:你嘲笑我吧,我会用事实来证明我是对的。
1320、夏日。日景。莲花庵。可儿房内。黎可儿、银秀。
银秀;三姨,你还有什么嘱咐?
黎可儿:也没什么了,就是这件事你牢记在心,千万按我的话去做。
银秀:三姨,你放心吧。
黎可儿:那就回去吧。把这个包袱带上。
银秀:四姨,我想再跟你说会儿话。
可儿:你这孩子,这是什么时候,咱们日后说话的时候有的是。
银秀:四姨。
1321、夏日。日景。莲花庵前。古冬杨等人向莲花庵走来,然后在庵前停住,古冬杨与小村下马。
1322、夏日。日景。莲花庵庵门处。院中小尼看见古冬杨等,飞奔进去报信。
1323、夏日。日景。莲花庵。古冬杨进入庵院中,慧广师太带断尘及小尼二人迎住。
慧广师太:施主,何事再临小庵?
古冬杨:也没什么大事,想请师太同我们散散步。看看这山野美景。
慧广:若为此事,施主请自便,恕老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