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行-第4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杨华此人是否有野心要做曹操,那同我秦大人却没什么关系。只要能回国做官,有权有利,我也管不了那么多。
一但下定了决心,秦桧对未来地生活充满了期待。他甚至还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做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跪拜皇帝。可抬头一看,宝座上全端坐着浑身铠甲的杨华。
这个梦想让秦大人吓出了一身冷汗,他哑然笑了起来:看来,河东地真正主人是杨华,将来我回国,只要紧跟着这个武夫就可以了,好处断断是少不了的。
又看了看身边酣睡地妻子王氏,秦桧为自己悄悄逃跑感到一阵羞愧。
这个女人当初为了保护他还真是付出了不少,甚至跑到金人营帐陪女真人睡了几天。
“哎!”一想到那一幕,秦大人五官扭曲,心道:“这个世界上,当好人果然没有好下场!”
天明的时候,王纳带着随从回国了,临行时他深深地看了秦桧一眼。
秦桧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等王纳的时节团离开之后,村子里的官员和男子都要去六十里外的森林里烧碳,为过冬做准备。他们虽然是金人的俘虏,但金国却没有义务养活俘虏。所以粮食和日常用品都要靠他们自己解决。
这点人,一到森林,立即就散开了,各人都有各自的窑子,相隔好几里。
就算十天半月没看到人,大家也不觉得惊讶。
等终于同大队脱离,秦桧转身西行,找到了王纳留给他的马匹和干粮,再不敢耽搁,打马朝王纳和自己约定的地点冲去。
第三天,秦大人在咸州追上了王纳,一行人也不着急,慢悠悠地南下。
等一个月后,他们赶到燕京于杨华的远征军汇合时,金人才发现秦大人失踪了。
当时,杨华对秦桧的归国大加赞赏,并说打算奏报陛下任命他做殿中侍御使。目前,且在他身边参赞军务吧。
杨华的重用固然让秦大人感激涕淋,心中也暗自高兴,看来,这次来投杨华来对了。
*********************************************************
与此同时,杨华正站在钟相的身前。
当他听钟相说可以帮他干一些自己不方便做的事情时,不屑一笑:“杨华行事做人光明磊落,无不可对人言,也没什么不方便做的事情。”
开晚上,不方便做的事情大多由军统司主持,情报系统可是杨华最核心的部门。你钟相什么人,居然想坐我的情报官。到时候老子被你卖了,还要替你数钱,我可不是笨蛋。
杨华缓缓地说:“再说了,陛下待我恩重。杨华唯愿在有生之年,光复河山,接回太上道君皇帝足也。到时候,海内一统,杨华自然解甲归田,笑傲风月,做一田舍翁。你们明教现在在名义上还是叛逆,做为朝廷命官,杨华只怕也容你们不得。可惜,现在东征在即,国家正值用人之际。若你明教众人能够在南方奉命讨伐叛逆,立下大功,或许,我会启奏陛下,给你们正名。”
听杨华这么说,钟相并不在意,“大王英雄了得,我等自然是佩服之极的。我教弟兄江湖自在惯了,可做不得官。当初,方腊尊者起事的时候,我教十万弟兄尽没于官兵之手,现在若做官兵,轻何以堪?”他叹息一声:“我也知道,大王着是在瞧不起我们。若真要招安,我是不能降官兵的,可若是做河东军,也不错。毕竟,大王是我教大光明使者。”
杨华淡淡地说:“我可不是什么明教教主,也不想做。你的意思我明白,不过是想借我的势,大家今天都将话说开吧。”他举起两根手指,“要想让我河东军支援你们,得答应我两个条件。一,修改教义,把里面不合世俗的东西都改上一改;二,放弃建立地上神国的企图。”
杨华这话一说出口,明教中人都面上变色,齐齐将手放在刀柄上。(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三百五十一章 改良
 更新时间:2009…11…15 17:00:08 本章字数:4142
明教众人面露凶光,杨华身后的侍卫们都齐齐向前一
杨华现在地位即高,每次出行都要带超过二十个全副武装的侍卫。这些中护军的士兵多是从部队中抽调的有功士卒,在杨华身边做一段时间侍卫,接受整训之后将下放到部队做低级军官的。
这些人当中任何一个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虎贲,一旦进入临战状态,强大的压迫力逼人而来。
明教中人虽然都是江湖豪杰,可都没有与正规军队作战的经验。只感觉眼前这二十人简直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虽然他们武艺不高。一对一搏斗,明教党徒有信心在段时间内将他们杀个精光。
可是,眼前着二十人都是一身铠甲,彼此之间配合得当,竟看不到一丝破绽。真打起来,或许明教党徒可以取得最后胜利,可自己也要蒙受巨大损失。
而且,杨华身份特殊。若真得罪了,将来却有很大麻烦。
钟相忙朝众人摆了摆手,喝到:“在夏王之前不可无礼,都退下。”
一众明教党徒这才悻悻地退后。
修改教义对这些宗教狂热分子来说简直不可容忍,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为了保持教宗的纯洁,甚至不惜一战。
看到他们一脸激奋,杨华心中叹息。一直以来,中国人对宗教都禀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只要那些所谓地神有确实的好处,也不妨拜上一拜,对所谓的教义却不怎么放在心上。因此,乡下的村夫愚妇们在拜观音的时候也不排斥土地神,如果有机会,拜拜上帝也是可以的。反正礼多神不怪,多信几个神总归是有好处的。
所以。在中国。独一地具有强烈排他性地宗教大多不太受欢迎。
因此。佛教在传入中国时做了改良。道教也在不断世俗化。
如果明教再不与时俱进。终究是会被淘汰地。
不可否认。杨华对狂热地宗教份子是有极大反感地。不过。他对明教中地好汉还是有好感地。毕竟金庸小说中地明教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他也难免受其影响。
摇了摇头。杨华对钟相说:“钟尊者。这里人多口杂。要不。你我二人随便走走。单独说说话。”
钟相也知道像这种改良宗教之类地话也只能又少数几个上层人物可以讨论。而且。看杨华地意思好象没有直接拒绝于明教地合作。
他点点头:“夏王身份何等尊贵,钟相恭敬不如从命。

夕阳已经落山,原野已经黑了下去。
二人在原野里慢慢地走着,而明教党徒和杨华的侍卫们则远远地落到后面。
欣赏了半天夕阳,杨华这才缓缓地开口:“钟尊者,我只想问一句话,作为明教的尊者,你最终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
钟相一脸坚定:“建立地上神国,驱除黑暗。”
“那么,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后你又想做什么?”
“广布教义于四海,拯救世人的灵魂。”
杨华嘿嘿一笑,突然说:“尊者,你们明教的教义我也是有所了解的,根本就排斥其他地教派,甚至连儒家都极力打压。那好,我问你。就算你们最终立国,靠什么治理国家。靠念念经文,然后再拜拜神?科举已经进行了好几百年,几乎所有的人才都在颂读儒家经典。而且,这些人才都集中在地主阶级当中,掌握了地方力量。难道你就不怕他们反扑,你明教虽然有众十万,可现在却是与全天下为敌啊!你觉得你能成功?”
钟相沉默了下去。
杨华继续说:“就说我们之间的合作吧,我部下可都不信你们明教那一套。就算杨华有心做你们的那什么使者,可到最后,我也会落个众叛亲离的下场。那么一来,我们之间的合作还有意义吗?”
钟相喃喃地说:“确实有这个问题。”
杨华一笑:“其实,建不建立什么神国意义不大,只要能将你们教宗的教义传播开去就算胜利。尊者,你说,我说得对不。”
“是有些道理。”
杨华说:“一直以来,你们大光明教都被视为异端,不利于发扬广大。如果你们明教将来也同道教和佛教一样成为主流教派,在各地设置道场,建设寺院,岂不是一件好事?如此,建不建立什么神国倒没什么必要。”
钟相有些意动:“如果能够在各地开设道场,的确有利于我教发扬广大。”其实,明教在唐朝传入中国时,也曾经在各地建设寺院。到现在,东南一代还有明教道场的遗存。东南一直都是明教的道统所在,有一定地影响力。这也是方腊当初能够起事的原因之一。
如果真能正大光明地设置道场,洗脱邪教的名声,的确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
“可是。”杨华继续引诱钟相:“你们名教地教义排他性太强,只要不信仰你们的大明尊,一律视为异端。其他各教地的神,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