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行-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昌小心地看了看众将。又小心地看了杨华一眼。小声道:“我算算……三万人地吃喝。两千匹马、三千头大牲畜……恩。起码要一个半月才能准备好。下月十五出兵正好。”
“高先生说得有理!”众将都大声附和。他们平日为了抢兵员、抢装备、抢战功、抢战斗任务掐得不亦乐乎。可今日居然难得地众志成城。
“十二月十五?”杨华被高昌的话气得笑了起来:“路上再走上一月,到东京都开春了。亏你说得出口。”如果没有记错,金人应该是在十一月底合围开封地。也就是说。到靖康国难还有一个月时间。如果现在出兵,正好能够赶上东京保卫战。
高昌这是给自己玩缓兵之计啊!
看杨华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杨再兴突然跳了起来,一巴掌拍在桌上。冷笑着环视消极避战的诸军,大声说:“可耻!我河东军还是以前那支不畏强敌,杀人如麻的铁血之师吗?我知道,你们都发财了,都分了土地,想在家里当老太爷。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的一切都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因为有战斗,有军功?妈的,你们不去,我自带捧日军去杀靼子,你们留在太原的热被窝里抱婆娘好了。可耻,懦夫!”
杨再兴这一席话骂得众人脸上一阵火辣辣的,所有人都将头低了下去。
“好,说得好!”杨华大声说:“这次去东京勤王,我河东军将面对十多万女真精锐,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不愿随我去杀敌想留在女人怀里地,咱也不强求。黄公公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我愿去东京杀敌。有不想去的,自己报名。”
赵明堂咳嗽一声,伸手扇了扇炉子里的烟,道:“老赵我虽然是个痨病鬼却不是个胆小鬼,我去。”
李鹞子叹息一声:“骑兵军饷最高,待遇最好,若还躲在后方要被人笑掉大牙了,我也去。”
古松怒视这二人,“好,你们是英雄好汉,我古松是懦夫……罢了,我随你们去东京送死就是了。”
“古松你不用去东京。”杨华冷冷地说,他对这个家伙异常不满,语气生硬地说:“太原这边也需要人坐镇,这是我的老窝,不容有失。你留下,小心提防西面的党项人和北面的金军。若有事决断不下可去问夫人和张知府、虞先生。”
“是。”古松一拱手,心中突然有些失落。
“既然黄公公决定出兵东京,我决定,后天就出发。”杨华举起手,“此次出兵,我当尽发河东军精锐。游奕骑一千、陌刀队一千五百人、捧日军七千人。后勤司立即准备好粮草和器械。若不够地,可命隆德那边预先准备。”做为一镇的节度使,按照太祖时地旧制,还要兼领一个州府的军政,而隆德府以前是杨华做观察使时的驻地,很自然地归他节制。
“让隆德勒紧裤腰带再支持我河东军一次。不要怕粮草不足,饿着肚子就不能打仗了?”杨华恶狠狠地盯着众人:“此战关系我大宋气运,断断马虎不得。你们都是随我征战千里地老兄弟,这次若退缩不前,消极避战,别怪我军法无情。”终于作出这个决定了,虽然这大宋腐朽没落到极点,可他终究是我汉人地国家啊。难不成还为我河东军一己私利而不顾东京百姓地死活:“此战的关键是要快,必须在一个月之内赶高东京城下,都下去准备吧。”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杨华只感觉心中一阵畅快:就为这大宋地天下在努力一把吧,虽万死而不悔!
“得令!”众将军都大声应道,大家都是军人,一听说要打仗了,都提起了精神,一股杀伐之气弥漫在空气之中。
等众将军退下,杨华看了看正神游天外的黄公公,咳嗽一声:“黄公公今天做得很好。”
“啊……都散了。怎么样?”黄彦节猛然惊醒。
“后天就出发。”杨华郑重地说:“公公,官家有明旨尽废勤王之师。我等抗制不遵,这事还请公公和我联名写封奏折给陛下,说明其中厉害。”
“好地,好的。”黄公公突然从怀里掏出杨华以前送给他的金丝蝈蝈笼,得意地说:“杨大人,我的蝈蝈居然还活着。”
杨华:“难道你每日都将这笼子揣在怀中?”
杨华:“……夏虫不可以语冰,公公的蝈蝈已经看到雪了,“见过侯爷。”
“万老爷子,我正要去找你。器械可都准备好了?”
“已经办妥。”万千兴奋地告诉杨华他已经为河东军新造了十万支箭和一万支全铁床弩箭。因为这么多军械运输起来异常麻烦,万千还设计出一种独轮手推车,加上河东军已经初步骡马化。长途行军地速度在这个时代应该算是第一流的。有了这种手推车,万千对杨华说。如果不出意外,应该能在一个月之内赶到东京。
“对了。捧日军的装备准备好没有。”捧日军有七千人马,又都是步兵。若全装备成铁甲,战争成本太高。因此,杨华参考明清时的棉甲设计出一套轻便的装备。现在天气又冷,穿棉甲可比陌刀军的板甲暖和得多。
“已经准备好了,一人一条长矛和一副棉甲。”万千告诉杨华,捧日军士兵对这套新准备非常满意。要知道,这种新式铠甲总重量不过二十斤,穿在身上行军打仗都非常轻巧,不像步人甲,一但穿在身上,走路都困难,自然谈不上机动能力。
“这铠甲好。”万千说:“普通弓箭射上去根本扎不透。对了,侯爷,捧日军现在有五千长枪手,两千弓弩手,比例是不是不对。”宋朝军队中弓手占七成,最求的是远程打击力量。现在杨华反其道而行之,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杨华微笑不语。弓手再多,也只能做防御之用,而造一张弓所费巨大不说,还要花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神臂弓,光弓身就要造三年,上了战场也没多大用。
弓手存在的意义是被动防御。而河东军地信条是进攻。
他只需要一支敢战的可以源源不绝被制造出来的低成本步兵,或许,长枪手是最佳的选择吧:简单的装备、纪律、钢铁般的意志。
未来,完全由长枪手组成的捧日军将在他的作战思维中扮演重要角。至于陌刀军和骑兵,这两个兵种训练周期长,装备昂贵,再多就不是现在的河东镇所能负担得起的。
PS:新一卷开始了,请大家将手头地保底月票投给本书,投给六军。
谢谢!(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七章 割地使
 更新时间:2009…9…18 17:15:13 本章字数:7831
天气不太好,黑压压的乌云压在人的头顶上,三万多人发出海潮般的喧嚣,同时迈开大步朝南走去。在重如铅石的天穹下,这支决然出击的军队看起来规模庞大,长长的队伍拖出去五十来里。旌旗飘扬,在黑色的天空和黄色大地之间翻起红色的浪花。
军事会议后的第三天,河东镇的勤王大军出发了。同时,河东节度使杨华和监军黄彦节联名的奏章也以金牌急脚递的方式送往东京:
队伍中夹杂着大量的骡马和手推车,上面整齐堆放着军械、粮草和被服,这次行军,万千前一段时间制作的独轮手推车发挥了巨大作用,辅都反映说这东西用起来方便,又不像骡和马匹一样需要人侍侯。而且,一旦跑起来,手推车因为有个惯性,一点都不费力。
这次杨华出动了河东镇的所有主力。其中包括一千游奕骑、一千五百陌刀兵、七千捧日军战士。
每个骑兵都携带有一把马刀、一副胸甲、一副骑弓、十支标枪和两匹战马。
陌刀军则携带着一把陌刀、一副板甲、一套大弓。
捧日军的装备则简单许多,一副棉甲、一把长枪。
这次长途远征,捧日军对后勤的依赖最低,走的路越长,优势越明显。而骑兵和陌刀军则非常麻烦,骑兵所骑的战马每日需要大量马料供给,每匹战马每天要吃三十斤食物。陌刀军也是讨厌,他们身上的铠甲重达四十斤,需要放在辅兵的马车上统一运输。
所以,这次战斗河东军虽然只有九千人马,但却带上了两万多人的辅兵队伍。
辅兵虽然不是主力战兵,战斗力也差。但在军队中的地位却十分重要。运输、装卸、修桥铺路、安营扎寨都少不了他们的影子。真上了战场,他们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帮主力部队穿铠甲。比如陌刀军那套沉重地盔甲靠他们自己就根本套不上去,需要非战斗人员从旁协助。还有,骑兵那边每个主力骑兵身边都跟着一个马夫。
所以,在冷兵器时代,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敌我双方出动几十万部队。但真正在战场上直接交锋的其实就那几万主力。更多的则是在一旁打酱油的非战斗人员。
可是。这些非战斗人员有地时候却是决定一场战役胜负地关键因素。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