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行-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现在说说放假地事,还有,这个月的军饷和赏赐也该发下去了。”
“嗷!”众将都欢呼起来。
“古松,把数字都读读吧。”
听杨华提起,古松拿出一个手卷,清了清嗓子,将一连串数字娓娓念来。
“对了,能不能把这次缴获的绸缎都给我们游奕骑?”等古松念完,李鹞子突然提出这个不合理地要求。
这次龙卫军出征,弄了十几车绸缎。这东西在古代可是硬通货,古松的安排是都头以上军官一人一匹,也好给家里的妻子做套衣服。剩余部分放在库房里做准备金使用,以防将来要用钱的时候可以用来兑换其他物资。
“这么多绸缎你李鹞子一个人都要去了,胃口未免太大了些吧?”古松白了他一眼。
“你当我李鹞子什么人,真贪那些绸缎,又不是我一个人要?”李鹞子大怒,说话都不利索起来。
“好了,你们也不要吵。”杨华觉得奇怪,李鹞子可不是一个贪图钱财的人。以前在战场上同自己打赌,赢了很多钱,却没见他来讨:“鹞子,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些绸缎?”
李鹞子:“将军,那日见你用轻骑破宗望大军,我觉得你那个骑射的法子不错。下来琢磨了一下,觉得有个地方不妥,骑弓虽然射速快,可射程和力量都小。真要给敌人以大量杀伤,就得靠近了打。最起码要逼到阵前一百步。可这么近距离,我们身上的胸甲可防不住敌人的箭雨。虽然死不了,可受伤却免不了。箭伤这东西很难治,我昨天去见万千,看他能不能想个办法加厚铠甲。老万说,板甲再厚就走不动路了。他给我支了个招,说让骑兵贴身穿一件绸缎衫子,可以防箭深入身体。而且,还有其他妙处。”
听李鹞子这么一说,杨华一琢磨,“什么妙处,说说。”
李鹞子忙将万千的原话一一说来:丝绸这种东西纤维韧度强,如果弄厚一点,还真可以当软制防弹衣使用。而且,弓箭射入人体后,因为箭头后面有倒钩,起箭时一带就是一坨肉,士兵要承受巨大地痛苦。
最可怕的是,许多箭头上还有铁锈和污浊物,士兵一旦受伤就有得破伤风的危险。
如果身上穿着丝绸,箭头一射击进人体,丝绸的纤维就能在箭头上相成一个包裹物,将肌肉组织和箭头隔开。一来少了感染的危险,二来取箭头的时候只需要扯住丝绸的碎片轻轻一拖就可以很顺利地起出来。
听李鹞子说完这番话,杨华有些高兴:“这个万千还真是有些门道,好,准了。不过,那些丝绸我也不全给你。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马上招募合格的骑兵,到时候我叫人给骑兵一人做两套。”
“合格地骑兵不好招募啊。”李鹞子叹息一声。
“但凡能上马的都要。”目前看来,未来半年应该没有大的战事,半年时间用来训练骑兵应该够了。杨华打断李鹞子的话:“也不要太挑剔了,又不是选陌刀手。士兵的身高、体重、力气都不要太讲究。太壮实了,战马驮着也累。”
“那还不简单。”李鹞子搓了搓手:“我下去也想了想,骑兵还是小个子好。反正将军你又不要具装重骑。轻骑兵嘛,不怕死,能开弓就可以了。”
众将军都笑道:“鹞子,你他妈是个小个子,招的兵也要招小个子吗?”
“好了,骑兵要抓紧时间招募。陌刀队的缺额也要尽快补充。”杨华说:“士兵们可以放假,但军官不能放,三天之内,我要见到三百个骑兵,三百个陌刀手。”
“没问题。”众人齐声说。
如果将人马补充完毕,龙卫军人数已经突破核定的一千五百人。但大家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让杨华心中暗喜,至少说明大家都同自己是一条心的。将来若有事发生,只要团结,就没有过不去地坎。
“对了,这三天,大家帮我寻访一下,看有没有庶务人才推荐。尤其是经济、民政、医药……就是郎中,还有土工也得找些来。惟才是举,不拘一格。”
众人都傻了眼。
赵明堂咳嗽一声:“如果有郎中就好了,我也不至于病成这样。大家当了一辈子兵,不认识什么人啊!”
一个声音传来:“将军,勾栏老板要不要?”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渣(求月票)
 更新时间:2009…9…18 17:12:19 本章字数:4054
众人闻声看去,说话的正是看起来正气凛然,成天一副道德君子模样古松。
“勾栏老板?”杨华有些迷惑,“说说。”
古松:“也就是我以前在开封的一个故人,前一段时间,朝廷抢劫民间财物凑钱时,他就破产了。后来又被东京的浮浪子弟抢了一次,院子也被烧成白地。活不下去,跑相州来投奔我。这人有些机灵,将军可就近看看,如果能用,不妨给他口饭吃。”
“这人不会是你亲戚吧?”赵明堂讽刺地笑了一声。
“是。”古松倒不避讳,落落大方地回答说:“是我的一个堂伯。”
“果然。”
不想再看到他们两人斗嘴,杨华站起身来;“就这么样吧,大家把任务分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别鬼扯这些没用的东西。古松留下。”
“散了。”赵明堂站起身来,众人也都拱手告别。
“别告诉我你只想为你那个什么堂伯找口饭吃。”杨华盯着古松:“你古松拿的赏赐也不少,要想救济一个穷亲戚还是很简单的。说吧,那人有什么本事?”
古松回答说:“我那个堂伯是个勾栏的老板,其实主要本事是让人开心。”
“娱乐业啊,好象我龙卫军没那个钢性需求。”杨华淡淡地说。
“将军此言差也!”古松笑道:“我也是看他有几分机灵。本想发展他进军统司地。不过。他地院子已经毁了。就算进了军统。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不过。将军也小看这种勾栏老板了。从搭棚子到组织歌妓献艺。哪一场不是大笔银钱过手。每个棚子看客多达千人。少则五百。要想居中组织、协调好。不是一个人物还真弄不下来。”
杨华经过古松这么一提醒。猛然醒悟。是啊。我现在正缺人才。这家伙不就是一个人才吗?
北宋勾栏是艺人们演出地场地。勾栏。本指勾栏地栏杆。设于瓦子之中。以歌舞表演为主。东京城内共有十个瓦舍。每家瓦舍中设有五十多座勾栏。一般来说。每个勾栏老板都雇佣了十来个下人。日常还得同歌妓、观众。已及相关产业地从业人员打交道。没点能力根本混不开。
这有些像后世娱乐业地巨头。
如果这样地成功人士不是人才。那么。什么人才称得上人才呢?
“此人人品如何?”杨华还是有些不放心。
“很差。”
“差到什么地步?”杨华有些好奇。
古松笑道,“此人发家倒有一个故事。他以前是东京的一个破落户,成天以耍钱为生,饥一顿饱一顿。后不知怎么得勾搭上了一个良家妇女……没几日。那妇人的丈夫暴毙……”
“好狠,估计是他下地手。还有呢?”杨华正在看帐本,上面的钱财往来数目巨大。看得他头昏眼花。
“倒不是他下的手,衙门去验过尸,说是心上本就有病。”
“原来是被气死的,心梗阻……后来呢?”
“后来,这家伙就骗了那妇人的家产,在东京弄了个小小酿酒作坊,日常到勾栏瓦舍贩卖为生。”
“哦,还算有些事业
“不过,你也知道东京那边酿酒的人也多。竞争激烈,他家酿地酒味道也差。开不了几个月,竟赔得要当裤子了。”
“后来呢。”杨华来了精神,竖起耳朵。
古松:“他心头那个急啊,一连半月没开张,眼见就要撑不下去了。这个时候,他又勾搭上了常去的一家勾栏老板的老婆,竟将人家弄大了肚子。还得意扬扬地冲上门去,找到那家丈夫。说。你老婆肚子里的肉是我的种。这事情怎么解决?”
“这人还真种马一匹,专给人戴绿帽子。而且,胆子也大,偷了人家老婆还敢赖上门去。”杨华不觉骇然:“他这不是疯了吗?”
古松;“哪里是疯了,他是吃准了那家老板好面子。这事还真是有些意思,那家老板也娶了四房小妾,可这么年过去了,就是没为他添一男半女。这下,正房大老婆怀孕。他心中也是怀疑。
可转念一想。总算有个后代,不管是谁的。好歹也有人继承香火。就咬牙忍了,也免得被人笑话。
可我那堂伯不依,跑人家里一坐,孩子是我的,要想解决把你的勾栏卖给我,钱先欠着。否则,我马上去开封府投案自首,我去坐牢,看你以后如何见人。那老板也是没办法,实在惹不起这个赖皮,就将一个勾栏转给了他。反正那家老板有十几个勾栏,舍一个出去遮丑也不觉得心疼。反得了个便宜孩子。”
“好无耻!”杨华拍案而起。古人对子嗣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