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江红之崛起-第6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陛下,蔡锷最后又特意解释了一下。
“这是指给前线将领足够的授权,因为日本距离本土甚远,参谋部不可能像在国内作战时一样,对其充分指挥,所以,在进攻作战之中,前线指挥官,包括最基层指挥官,都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授权,他们都获得可以采取一切行动的权力,只是有利于击败敌人、确保占领区的稳定”
尽管蔡锷还是没有作出解释,但是任谁都明白了他指的彻底而果断的军事行动是什么,而陈默然看着蔡锷,就这么直视着他,最后在长过十数秒的直视之后。
“如果,我批准这个计划的话,陆军有多少把握”
“六万的话,有六成”
“那十万呢?”
追问一句,陈默然直视着的蔡锷,然后眼巴巴的等待着他的回答,进攻日本本土,这个诱惑谁能拒绝呢?
(无语的新书发布了,书名:新纪元1912,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无语谢谢明天加更,求收藏、求推荐已11万字,业已小肥,可下刀了)。
第198章 中与德(新书发布了,欢迎支持!)
1906年的英国聚集了世界上的大量财富,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殖民地。作为产业**的先进国家,这个国家的国家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当欧洲在拿破仑的战争后成为一片废墟后,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他们的商品像洪水一样涌入欧洲大陆,英国的财富像飞一般的增长,从而又促进了他们的再生产能力,产量不断增加,进而获得了印度、中国以及全世界的市场。
不过现在,随着中国的在光复后,所表现出的磅礴发展潜力,在一定的关税保护和政策优先下,国内迅速发展的实业工厂,不仅正在一点点的挤压着外国产品在中国的市场,而且一些商人同时开始南下,试图向南洋发展自己的商业,而南洋的数百万华侨亦喜用唐山的商品。
购买国货即是爱国,同样的销售国货,又是更为爱国的表现,而南洋的零售商又大都是华人,在短短数月间,中国对南洋的出口,便超过过去数年的总和,按这个势头来看的话,早晚会抢走英国的市场,到时候那些堆积在仓库里的商品将无处可去。
这对于英国的商人而言,显然是一种不可接受的现实,而英国的外交方式一直是把那些对自己有危险的事态阻止在萌芽期。
不过采取的方式却是十分狡猾的。他们尽可能的回避采取战争这一直接手段,如果不能避免时他们会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让其他国家出面去打,就算走到了尽头不得不自己派兵时,也会尽量联合一些有着共同利益的国家共同行事。
现在虽然英国很想把中国发展的苗子掐断,不过却不会和中国发生战争。用英国的外交惯用语来讲,那就是,
“远东的实力均衡”
要保持这一均衡,就需要通过一些外交手段。
他们最初考虑的就是日本。
当中国在日俄战争期间,通过果断的冒险,利用日本和俄罗斯之间的战争关系到日本存亡,从而夺回十年前割让与日本的台湾后,中日两国间的关系便骤然紧张起来,而两国更是把彼此视为假想敌。
也正是因于此,当日本表现出准备对中国下手的态势之后,英国并没有阻止他们,甚至还通过一笔3000万英镑的贷款,纵容了日本的动手,更是在期间多次协助日本,可以说,也正因如此,中英关系亦随之转冷急下。
1905年12月,英国商品对华出口额为12万英镑,而在半年前,英国商品当月对华出口额却为200万英镑,这种急转直下的关系,通过贸易往往会有最充分的体现,而中英两国间的变化,却又被其它的国家所看在眼中,乐在心里。
“干脆组成德华同盟算了”
德国驻英国大使赫尔曼?冯?艾加尔德斯塔因,在意识到英中关系转冷之后,尤其是在中国大使甚至用拒绝举行正常会晤的方式,表达中国的愤怒之后。
他意识到,对于德国而言,最好的机会到了,在皇帝短视的拒绝了向俄罗斯提供贷款之后,任何一位欧洲的外交官,都明白这笔贷款最终决定着俄罗斯的走向,而德国将不得不去面对来自英法以及他们未来的盟友俄罗斯的压力。
而此时艾加尔德斯塔因却从中英两国间的关系变化,意识到,打破德国两线危机的时机到达了,只要德国能够把中国拉入德国的阵营,那么俄罗斯的局势,必定由安转危,他同样需要考虑中国的威胁。
在这么一个外交官们四处活跃的时代,不过里面也混杂着一些外行人,至少艾加尔德斯塔因就有点这个味道。作为代理大使,他和很多职业外交官不同,他并没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干这一行纯属兴趣爱好。事实上,这在各国外交界都屡见不鲜,只要能得到拥有强大的**权的皇帝的信任,就算官僚制度十分严谨的德国也会发生这种事情。
在伦敦的外交界,艾加尔德斯塔用自己私人的钱开展着外交活动,在金钱方面对他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对于他来说,他知道自己需要一个合适的功绩,证明自己可以胜任这一职务,同样的,他明白,如果自己能够促成“德华同盟”,那么整个德国都将铭记自己的功劳,现在的中国已经表现出了他们的战斗力,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一纸条约了。
也正是基于这种思想,他开始在伦敦展开了自己的外交行动,他首先向伦敦的那些政治精英们探询他们对待中国和亚洲的态弃。
“要保持远东的实力均衡,这是英国唯一的出发点,而英国认为,中国正在破坏远东的平衡”
英国政治家的回答,无论是亲华的或是亲日的政治家们,都是如此这般的回答,总算是让艾加尔德斯塔肯定了德华同盟。
因在拜访中国的驻英大使汪大燮时又转述了他得知的英国人的态度。
“可以想见,现在英国对于贵国对日本采取的军事行动,和之前提出的媾和条件非常不满,如果,中国再采取进一步军事行动的话,英国很有可能采取一些措施,迫使贵国做出让步”
通过那份苛刻的议和条件,艾加尔德斯塔相信,对于中国来说,他们肯定有进一步的行动,不过,他们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或者说,他们根本还没作好准备。
“英国,……”
冷哼一声,汪大燮的眉头微微一扬。
“请大使先生相信,我们不会屈从于来自英国的压力无论是任何压力”
汪大燮的回答只让艾加尔德斯塔一喜,尽管只是一个非职业的外交官,但是他知道,中国的这种表态,对即将处于两国夹击中的德国来说,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那么,在这个时候,你们,中国就必须要考虑到,也许,你们需要一个朋友”
艾加尔德斯塔的话里带着一丝暗示的意思,而汪大燮又岂会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在沉默片刻之后。
“德国,已经多次证明了,你们对中华帝国的善意,现在德国更欲在中国投资兴建陇海铁路,我想,中国和德国,完全可以成为真正的朋友”
实际上,汪大燮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艾加尔德斯塔个人冒险,现在他只是压抑着心下的喜意,在这里揣测着的艾加尔德斯塔的用意,同时抛出了中国和德国正在就陇海铁路借款一事举行的谈判,这或许也能表达一个信号,如果他能听懂的话。
“大使先生,你觉得德国有可能和中国,结为真正的同盟吗?我是指条约上的”
艾加尔德斯塔终于还是挑明了自己的来意,他是为了一纸条约来到这里。
“条约上的?”
“是的,大使先生,我想中国和德国在国际利益之间,存在着太多的共同之处,我们都是后进国家,而最为重要的是,我们都需要面对来自英国的威胁,我想拥有的共同的敌人,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有成为朋友的可能”
接着艾加尔德斯塔又抑下心底的激动说道。
“当然这个朋友更为亲密,这个朋友可以为彼此提供依持,我们可以为彼此的安全提供最佳的保障,当中国面临他国的进攻时,德国会在第一时间向他国宣战,而反之亦然”
“什么”
艾加尔德斯塔只让汪大燮一惊,他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话语,他的意思是德国要和中国结成全面同盟吗?
外务省为了确认消息的真伪,叫来了德国驻日本公使威德尔。威德尔对此一无所知,吃惊之余他又向柏林确认此事。德国的外务省对这件事也是毫不知晓。也就是说整个事情都是艾加尔德斯塔因一个人在唱的独角戏。
不过就算是艾加尔德斯塔因一个人开始演的这出戏,不过却因为他的表演而诞生了日英同盟,这样看来,他还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那么……”
按下心底的狂喜与不可思议,汪大燮认真的看着艾加尔德斯塔询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