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江红之崛起-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多少区别,他们只是近卫军这台帝国战争机器上的一枚细碎的小螺丝钉,只需尽责与服从。
这是西元19o5年炎黄46o3年4月21日的凌晨。
当火车站和旷野上的紧张忙乱差不多就绪的时候,军人们也都按规定的位置登了那一辆辆卡车或是轿车的时候。这时,月台上昏黄的灯光显得有些白淡了——东边天际已泛起最初的晨曦,依带着冷意的寒风依然唿哨着,在变得空旷的月台上打着旋儿。
这时候,几辆汽车鱼贯驶出火车站,在火车站附近的旷野上停下。从第一辆车上走一个身材魁梧的人,他就是刚刚被任命为朝鲜方面军司令官的蓝天蔚。
穿着一身茶绿色军装的蓝天蔚这会显得有些意气风,腰间的佩剑上镏金银的花饰在车灯下映着光采,胸前仅佩带着光复纪念勋章、一等云摩勋章,虽是面上带着些意气风之色,可他的心里也是一种七上八下的吊着十五桶水的心态,他知道这一战是什么,是中**队再一次跨出国门作战,他可以想象明天,当新闻通告布之后,举国民众会用什么样的期待看待着这支由八个师组成的“远征军”。
几名军部参谋官上前向蓝天蔚报告。所有的人员、装备、器材和车辆均已上了车。
“电台呢?”
蓝天蔚急问了一句话,对于军司令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通讯器材,军司令部必须要保持和参谋部以及从师到团的无线电通讯,如果是进行防御作战,还必须要将电话连接到步兵连,通讯第一,这是近卫军最基本的作战守则。
“十二部电台分别装上十二部通讯车。”
立即有一名年青的参谋官答道。
年青或许正是这支军队最大的特点,士兵平均年龄2o。35岁,军官平均年龄18。7岁,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年青的一支军队,尤其是他的军官,军官的平均年龄小于士兵的平均年龄,或许在人类历史上,也只有此时中华帝国近卫军了。
“能立即开展工作吗?”
蓝天蔚又是问了一句,直到现在,他从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所有的一切只能按照条令来,战斗条令的要求是“指挥部必须保持时刻通讯畅通”。
“没问题,挑的都是有经验的老兵,电台也是最新的德国电台,配件充足,保障通讯完全没有问题”
“主任,天蔚真不知道如何说这个谢字”
蓝天蔚转身向从别一辆车上走下来的肖炘韧说道,无论是言语或是神态都带着十足的恭敬之意,虽说他并不是黄埔军校出身,但却按照黄埔生的习惯称肖炘韧为主任,而他同样明白,这次自己之所以能出任朝鲜军司令官一职,均系面前的这位主任一力推荐。
“谢什么谢啊只要能打赢就行”
肖炘韧摇了摇头,然后双盯着蓝天蔚。
“季豪,我这边是一切为了前线。只要你那边需要,有人出人,有物出物。”
肖炘韧在说出这番话时,到是没有一丝的做作,为了编成朝鲜军,他用第一军的四个师,换下了原计划配给朝鲜军四个师,甚至还和第二军协商,由第二军调换两个师给朝鲜军,最终的朝鲜军虽是新军,但所有的六个师,却无一不是经过战场考验,满员满装的精锐师。
“陛下,在看着你”
最后,肖炘韧又语重心常长的叮嘱一句,虽说“近卫军黄埔化”是他提出来的,但他并不介意在部队中任用非黄埔军官,
作战部队的黄埔、参谋部的陆士,在外界看来这是“排斥异己”,但实际上,提出这个建议的肖炘韧却知道,排斥异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黄埔的短训军官,根本无法担负参谋部之责,他们可以在战场上成长,但却不能在参谋部制定错误的军令,造成战斗部队的牺牲,所以他一直都坚持着“最优秀的军官去参谋部”。
但是需要的时候,他却又会建议将那些军官调到参谋部,派往基层部队。蓝天蔚、吴禄贞、张绍曾这“士官三杰”都是在他的举荐下出任部队主官,而现在蓝天蔚这个调查局里挂着号的“共和派同情分子”,却又被任命为一军司令官。
只有肖炘韧知道,在说服陛下的过程中,自己费了多大的劲。
“请主任放心,天蔚定不负陛下重托”
蓝天蔚猛的立正朝着肖炘韧行了一个军礼。
“那好,上车,立即出”
肖炘韧点点头,把手一挥,作出请势。
“祝……凯旋”
车队开动的时候,蓝天蔚又看了一眼面前的主任,最后补充了一句。
“请主任放心,天蔚知道肩头之责”
肖炘韧只是笑着向他招手,然后点了点头,说了一句。
“记住责任就好,你只要知道,军人就是军人,我们是保家卫国,尽职尽责就行好好打你的仗打赢了,你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功臣,若是……”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而蓝天蔚知道主任要说的话中的意思,若是他败了,到时恐怕不单是他本人需要以命谢罪,甚至整个国家都将因为他的失败付出代价,中国败不起
随即,车车轰鸣声开始急促,车站建筑物一一从窗前退后。这时候,沈阳市区的人们还在凌晨香甜的睡梦中,居民住宅区灯光很少,屋影幢幢,几盏街灯泛着淡淡的晕光。军列开出沈阳,穿行在东北平原上,奔向鸭绿江边的重镇安东。
在汽车车行进中,看着车队扬起的尘土,蓝天蔚稍稍回顾了一下过去一段时间生的事情,所感到只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仓促上阵,种种必须办的事纷至沓来,让他应接不暇,但是更多的却是……七上八下的忐忑不安。
因为曾参加光复会,后又在参谋部任职的原因,使得他明白一点,对中华帝国而言,则先有军队,然后才有的国家,只有军队保持稳定的状态,国家的前途才能得到保障。而军队的政治信条就是“秩序”,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都必须服从于政治领袖,因此近卫军必须是一支节制的、专业化的、远离政治的军队。
在国体大选前,所有曾加入光复会的军人,都必须要做出选择,在从军和从政之间做出选择,要么脱掉军装做一名政客,要么穿上军装作一名职业军人,而从此之后,只作为国家的盾与剑,彻底放弃个人的政治信仰。
尽管内心倾向于的共和派,但在国体大选结束后,为履行军人的忠诚,他依然宣誓效忠陛下,效忠帝国,而曾经表的支持共和体制的言论,却使他曾以为自己的前途,或许会就此终结,但这一次陛下出人意料的点了他的将,除去忐忑不安外,更多的还有一种士为知已者死的感觉。
“效忠陛下”
在任命书下达的当天,蓝天蔚第一次将皇帝画像挂在了南京家中的客厅里,随后便乘军列直抵新民,住到了新民第一军司令部内。连日来,他不断的与主任一动研究朝鲜地区的敌军情况,商谈朝鲜军入朝的有关事项。召开朝鲜军团以上的军官会议,进行战前动员。……
直到二十一日凌晨他才随着司令部一同乘车前往安东,这时才算稍稍喘了口气。
“四月二十一号,那边已经打响了,马不停蹄呀”
蓝天蔚暗自叹道。这次率兵出征,不同以往。这是近卫军第一次出国作战,虽说敌军的兵力规模远逊于已言,但是异国作战,地理民情不熟,言语不通,而且出境作战兵,部队作战所需的物资绝大部分不能靠就地补给,要依靠国内供应,这就愈加加重了后勤方面的困难。
但是不管有什么困难,也必须打胜这一仗。
“出前就不用见了,等打赢了,我在南京为你接风”
蓝天蔚想起出前按例拜见陛下时,皇宫近侍转达的陛下的话话,蓝天蔚便深感责任重大,陛下不见他,只是因为不想听他说什么“尽力而为”之类的话语,而是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他需要的是胜利,只是胜利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连续十几天,蓝天蔚从没有那天能睡够三个小时,眼睛布满了血丝。现在上了汽车,脑子还晕沉,但奇怪的是,连个盹儿也不打不着。
他将头靠着车背,眯着眼,想休息一会儿。片刻,又睁开眼。
“现在部队应该越过鸭绿江了吧”
“长官,按照计划,部队主力应该在一个小时前越过鸭绿江了”
参谋官的回答让蓝天蔚原本想眯上的眼睛,再一次睁大了起来。
“哦,我知道了,黄埔十一期不是派来八百名见习参谋吗?他们到部队了吗?这是陛下指定的事情务必保证这些军官进入团、营级部队,我们要在战争中培训出合格的参谋官”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蓝天蔚才像松了口气一般。
人改变自己的信仰非常困难,而现在蓝天蔚则正努力改变自己的信仰,从一个共和派变成一名职业军人,而作为军人唯一需要的就是忠诚,军人不需要政治信仰。但这个忠诚又是什么呢?对国家,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