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江红之崛起-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夫人你呢?”
姬丽并没有回答瑞莎的问题,而是对着镜子简单的打扮后,便离开了舰长室,在走道内偶尔遇到英国或德国海军水兵时,依如过去一样在他们向自己致敬时,姬丽礼貌的还着礼。
“……舰不可缴,不可为敌所夺,希望诸位铭记此训若是英军势必夺舰,还望各位发扬海军之精神,与舰共存,姬丽虽是女流,亦愿与诸海军军人共存”
说着,姬丽深深一鞠躬。
“总之,拜托诸位了”
“请夫人放心,我等定不辱军人之名,誓与舰共存”
三十二名随舰军官同时还礼答道,注视着面前的夫人眼中流露的却是发自内心的崇敬,这种崇敬已经不再是最初源自于夫人倾家献舰的义举,现在更多的是出于对夫人流露出勇气的尊敬。
第258章 选择(第二更了!求月票!)
第第二更了!求月票!)
书房里静静的,陈默然和张之洞两人彼此对视着,而袁世凯同样的一言不发。(手打小说)
放下夫人的电报,张之洞赞叹佩服着夫人的勇气时,脸上却带着笑意。
“执政,夫人此举定可助两舰归国”
陈默然没有说话,他知道姬丽的举动意味着什么,她是把自己押到了赌桌之上,她的筹码与自己一样,都是在赌英国人绝不想打一场全面战争。
“执政,职下以为,”
一直未说话的袁世凯盯着那电报,心思却早已动了半晌。
“夫人此举,执政必要告知于全国,夫人壮举必将大振民心,而且……”
话时到最后,袁世凯压低了声音,声音不大只有三人能够听清楚,而听着他的话的,陈默然张之洞两人的眼睛同时一亮,他们明白袁世凯的这个建议能起到什么作用。
“执政,夫人义举,实令男子汗颜,此等勇气……”
袁世凯继续着他的长篇大论,他明白自己在说什么,那天被执政抓狠狠的一顿训斥之后,他前思后想数日后,明白自己若是想活命,怕只有一条可走,那就是压下自己的野心,若是不能取信于执政,那最后掉脑袋的肯定是自己。
就在袁世凯将在收声时,门外响起敲门声,进来的是于鸿玉。
“执政,请愿民众希望能够当面向您递交请愿书”
于鸿玉的声音一落,三人就对视一眼。
“我去我去见他们”
将电报握于手中,陈默然脚步便朝着执政府外走去,一声声的呐喊越来越清晰,一阵阵的吼声敲打在他的心头,而此时他的心却全被万里之外大海上的妻女所牵挂着。
“……相公曾言“军人以缴械为耻,若中国之军人,人人知此之耻,国事或不至糜烂至此等田地”,值此危机关头,妻虽是女子之辈,身于海军之舰,自将效海军将士,与舰共存,望相公……”
一字字一句句,道着姬丽的决定,她和自己一样是在赌唯一的不同之处是,自己是坐在南京的执政府里拿着几十万将士,裹肋千百万人的民意去赌,可她呢?她却在坐在一艘军舰上,用自己的生命,只实践着她曾经的诺言,一个自己把她送离到英国后她曾许下的诺言。
“民族的旗,血色的旗。包裹着战士的尸体,尸体尚末僵硬。鲜血将旗帜染红,血染的血旗举向天空,立下庄严的宣誓,怕死的懦夫尽管走,我们誓死保护民族之旗。与仇敌的血战,抛下血旗的是谁,是被金钱和官位诱惑的,肮脏和卑鄙的他们。血染的血旗举向天空……”
在陈默然走到辕门后时,门外的呼声被歌声所取代,不再是《重回汉唐》而是那首随着光复军唱遍大江南北的军歌。
“……立下庄严的宣誓,怕死的懦夫尽管走我们誓死保护民族之旗……”
惊涛般的歌声在空气中激荡着,而陈默然的心情却是复杂的,不是为这些被爱国热情鼓动起来的人们,而是为自己的家人,人是自私的,尽管他无数次高唱着奉公,可实际上呢……
辕门打开了,站于辕门两侧的卫兵行着军礼,目视着执政走出大门。
“是执政”
“执政出来”
原本静坐请愿的人们纷纷站起身来,满眼期待的看着执政,此时的执政已经换上一身军装,这身打扮只让那些青年心中为之一鼓,从这着装的变化中,他们可以感受到执政的决心。
走出大门,心情复杂的陈默然看着围在大门外的青年们,闪光灯的镁光闪烁着,站在大门看着这些人,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游行,上一次游行应该是发生抵抗洋货期间。
民族精神一点点的唤醒和灌输的,看着那一张张年青的脸庞,他们大都是南京三所大学里的预科学生,他们在读预科时,除去最基本的数理化和历史知识学习外,深入骨子里的怕就是“军国民教育”的导入。
正是军国化的教育在短短数月内,在这些年青人心中构建出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中国人所没有的“国家”、“民族”观,先有民族,才有民族国家。
民众的力量,在这个时代的中国甚至于世界并没被人们所重视,至少没有人知道民众有什么力量可言,在当权者眼中这是一个“后膛枪时代无**”的时代,可是如果这些民众可以左右武装力量呢?
那么他们还有什么理由,无视民众的力量,自己所致力推动的“精神外交”恰正是利用这些民众的力量,用民众的力量去弥补国力的不足,用民众的声音去表达这个国家的声音,以求达到最终的目的,上一次路权的收回,民众为自己表现出的力量而欢呼,同样也为执政府的“爱国”而欢呼,这是双赢的
民众无意间证明了自己的力量,而执政府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证明了自己的爱国
“……你们问,执政府是否会妥协,我想这个问题可以由向上海开赴的数十万大军可以回答,执政府绝不会不战而降,同样不会战而投降”
站在青年学生面前的陈默然用自己的声音回答着这些学生的问题。
“如果我们放弃了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
掌声在执政府前响了起来,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那个答案。在陈默然的声音方落,执政府前便响起了“抗战到底”的呐喊声,对于这些青年来说,他们所需要的非常简单,就是执政府的一个态度而已。
“……总之,政府对于关税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希望各位回到各地,将此意转达于社会,俾咸能明了局势,效忠国家……”
“这个国家正在变成将在沸腾的火山”
在英国领事馆内的会议室之中的西麦斯领事,看着在领事馆前大声抗议呐喊着,便开口对美、德、法等国领事说道,此时的事态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诸国意料,最初在北平公使团看来,如果各**舰齐聚上海,那么迫于武力压力,南京的执政府一定会妥协,一定会让步。
可现在呢?他们不仅没有作出什么让步,甚至还主动中断了在北平的谈判,面对舰队威胁他们针锋相对的派出了自己弱小的海军,同时向上海增派了近二十万军队。在北平中国人的攻城炮甚至已经瞄准了东交民巷,只待战端一开,便立即会进攻东交民巷,驻华北的各**营、租界目前都无法购买任何生活物资,华北各地出现肃奸会,任何人如卖食物或物资予外国人,就会遭到肃奸会的殴打
“我认为,如果我们不调整对华态度,我们可能会失去一切”
端着高脚杯品着福克多领事带来的红酒的约瑟夫在那里说着,他已经如实的将南京正在发生的一切汇报给国内,他在给罗斯福总统的信里也如实的写道自己的感受。:“我简直难以相信,中国人民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是那样齐心协力。就我在中国将近十年的观察,我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此次,绝不同于四年前的暴民骚乱,而是一个国家欲为国家的权力、荣誉而生存的抗争。”
“先生们,这个国家绝不同于清国,如果我们坚持自己的强硬,那么最后所需要面对的恐怕就将是一场战争”
“约瑟夫”
走到窗前,克里斯蒂安脸上露出一些嘲弄的神色。
“中国人决能不抵抗诸国的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