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江红之崛起-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督署东花园的前后几个门都被卫兵把守着,不准任何闲杂人员进来。洋历五月底的武昌城已是暑气弥漫,但鹤舞轩四周树木繁茂,并不太热。
梁鼎芬、辜鸿铭、徐建寅、陈念扔、梁敦彦、陈衍等人面色凝重地聆听着张之洞的话语。
“湖督令:湖省不着客军之饷,这是谣言,诸位皆知,现湖北府库内存银不过两百余万两,十万大军集系湖北,每月仅饷银一项即高达近六十万两,再则械弹补充、伤员救治皆将由湖北一省担之,四川济饷未至,本月虽可发饷,但饷后府库将空,他日一但光复军犯,可有用兵之银,鄙人正面对着进退皆难的境地。各位先生有何良策,可以援我出困境。”
众人听着张之洞的话后皆面面相觑,脑子里则都在紧张地思索着良策。这良策也真不容易出来。
一向口无遮挡的辜鸿铭首先开了腔。
“大人,这府库里的银子,我觉得还是应该先发出去,甚至应该赶在月底前发出去,不仅要发实饷,还应再发恩饷以收军队。依我看,陈瘸子今日祭洪武陵,誓师不日北伐,实则以今日逆军之力,却是外强中干,绝无北伐西犯之力,我辜某人赞成发饷以安军心,免不知真正之军卒为逆军所用。”
总督明白表示不能发饷,这位辜汤生偏要唱反调,他意欲何为?众幕友都瞪大眼睛,惊诧地看着他。张之洞的眼神也是带着些疑惑。
“大人,不发饷,只恐谣言成真,介时诸省客军从逆,只恐局势瞬间即崩。今日尽府库已安军心,他日各省济饷一至,即可解湖省之困还请大人明鉴”
这番话引来轩内一片惊色,而辜鸿铭很得意。他平日说话,有一半的目的是想唤取听者的惊叹诧异;如果听者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他就会感到失望,觉得很没趣。
稍沉思一会后,梁鼎芬却是开口说道。
“汤生所言诧异,香帅的的忧的是,若是湖北府库一清,他日诸省又无解饷至,到时即以香帅之能,恐亦难挽军心。”
语微沉梁鼎芬又补充一句。
“今日报言,各地皆现不稳之风,四川、陕西自无例外,若各省皆乱,又岂有济饷之举只怕那时却还是要靠自己。”
梁敦彦锼眉思考一会。
“节庵的担心倒也是在理,只是不发饷的话,谣言必为军佐所信,届时军心一乱,其必从逆”
众幕的各执已见,只让张之洞眉间的愁意更浓,发饷不是,不发饷亦不是。
在众人说话时,陈衍一直没有开腔,张之洞望着他说。
“石遗先生,说说你的看法。”
看了眼大人,陈衍摸了摸下巴上的几根稀疏的胡须,慢慢悠悠地说着福建腔的官话。
“香帅,发饷亦然、扣饷亦然,皆是他日之乱,众人只言发饷他日乱,扣饷今日乱,却未知实则天下早已大乱军乱又岂可免之”
一句说等没说的话,却是敲在众人的心头,只让众人索眉微思。
“实则天下早已大乱军乱又岂可免之”
陈衍的这两句话引起了在座所有幕友的高度注意,他们都在心里说: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天下已乱,即是发饷不过只是缓一时罢了。
“香帅,我等皆道“逆贼谣言之利,远甚军火”,可却未曾细想,何以让逆贼谣言为民所信”
张之洞望着这位瘦瘦精精的矮个子福建人,他知道陈衍一开口,不说出个所以然来,就绝不会停下去。
“官府之信仰赖士绅之信,可如今各地商绅贤达已大多对朝廷由失望,进而化之绝望了,更何况陈默然晓以民族大义时,又许以他日与贤达共商国事,其初定江宁,即邀各省商绅、贤达于江宁商政,虽为商政,却使各省商绅见得他时咨议之机,这等举措买心,岂是朝廷所能及,更何况……”
陈衍似是无奈的苦笑一下。
“我等虽为命官,但朝宫却以满汉之防,防牵我等,此事早已为心照之秘”
就待张之洞想开品斥责陈衍时,
“大人,汉口紧急电报。”
这会赵茂昌急急忙忙地闯了进来,递上一封刚收到的特急电报。张之洞忙拆开看,鹤舞轩里的所有幕友也都紧张地望着总督那张瘦削而严峻的长马脸。
电报突的从张之洞手中滑落下来,双眼变得空洞,只是呆呆的看着鹤舞轩外。
从地上拾起那份电报,陈衍的脸色一变。
“水师提督萨、叶二人,发出信号灯“我去矣以后军事,尔等舰艇好自为之。””
虽只是简单一语,陈衍却是从其中读出了一些意思来,无论是叶祖珪或是萨镇冰不想做清廷的罪人,又不愿当那为后人唾骂的历史罪人,于是两人便选择了一条中间的道路,选择离开水师,水师原本就消极厌战,心倾光复。
此时两位水师提督却是以离舰出走向部下暗示对起义的默许,从而解除了各舰官兵的顾虑,水师从逆只是时间问题。
一时间众人皆是面面相觑。
好一会,回过神的张之洞才是长叹一声。
“水师误我”
众皆愕然,却只是垂首未曾言语,此时众人的心里忧虑着,水师从逆只是今明两日功夫,以水师舰炮之利……
回过神来的张之洞,环视着鹤舞轩内的幕友,却是开口说道。
“我此刻最思念着一位朋友,很想见见他,但不知他眼下在何处。你们谁猜得出,他是谁吗?”
不知道他为何说出这番话来众人皆猜不出此刻最让张之洞思念的这个人是谁。只有桑治平心中有数。
“香帅,是不是吴秋衣?”
“正是。”
张之洞点头欣慰地说道。
“还是仲子知我心。秋衣飘荡一生,也洒脱一生,他可以想怎么活法就怎么活法,比起我来,要强过百倍”
“诸位幕友,且坐下吧”
张之洞指了指轩内的座椅,空洞的双目中未见一丝神采,苍白的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了。
在众幕友坐下后,张之同却是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又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这些名为幕实为友的诸人,万千话语涌上心头,却不知从何说起。他也无力说什么了。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国运尽矣。”
说罢,张之洞又闭住双眼,一脸的枯槁阴黑。众人皆是愕然不已,从香帅的口中听到这句话,实在是令人惊愕。
“国运尽矣”
香帅的一句话,只让辜鸿铭心里一惊,眼前的香帅,和一月前的香帅的确是大不相同了,这大清国难道真的气数已尽吗?
一直站在父亲身后的张仁权看到父亲这副模样,心里涌出一丝恐惧来。他强打精神安慰。
“爹,现在各省只是人心浮动而已,当年长毛之乱,几逼京师,可最后还不是被剿平了,当,以爹之通能,自可剿平贼患”
儿子的话,却是让张之洞的摇了摇头,他睁开眼睛来对儿子说。
“今日不比往昔,他日发匪毁孔庙、焚圣书,商绅无不耻与邪教为伍,庚子祸起,朝廷信用邪教,后量尽中华之国力,更毁于朝廷于民绅之信,陈默然起兵突然,但却是蓄谋已久,……可惜”
再次闭上眼睛,张之洞面上却是显出一些苦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这一叹,将世上一切英雄都叹得心灰意冷了。陈默然年不过三十,正值壮时,岂是我这老朽所能抗之”
睁开眼睛,张之洞看着桑治平等人。
“国运将尽。”
桑治平平静心叹一句,看着面前的张之洞。
“不知道香帅决然以何。”
张之洞盯着桑治平,仿佛望着一个陌生人似的,仔细地从上到下看了一遍。最后却是发出一声长叹,站起了身来,随后行了一鞠。
“诸位幕友,从幕短则数年,久则数十年,诸位虽名为之洞之幕,却为之洞之挚友,原本的或能为诸位谋得一出身,只可惜……”
“香帅”
众人听着张之洞的话,连忙起身鞠躬,虽说入幕系为出仕,但这时……
“或许的……老夫一路皆错,误诸幕友大好时光,香涛实是心愧至极”
看着而前的诸幕友,张之洞眼中尽是遗憾,好久,才嗫嚅着。
“香涛与陈然之到有些许思惠,若是诸位愿意,香涛自会手信与陈然之,荐诸位入幕帅府”
在说出这番话时,张之洞心中的绝望岂是他人所能预料,水师从逆,武昌必不得守,武昌一失,湖北之地必随之陷逆,这些幕友随他数十年,是时候为他们谋个将来出身了。
“香帅”
众人连忙跪拜下去,却是无人说出任何言语来,他们隐听出这话或许香帅之遗言。对于大清,随站水师从逆之举,张之洞算是彻底失望了,他微微地闭上眼睛,未再理睬诸幕友。
此时香帅的言语神情,只让桑治平的心绪越发的沉重起来。他抬起头来,猛然发现在张之洞身后的墙上,高高地悬挂着《古北口长城图》。
这幅由桑治平精心构思绘制的名画,自从光绪七年走出古北口后,一直随着张之洞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