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敌仙皇之超级赝品大师-第5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八正道开讲,在场苦行者的信仰之力再度出现。虽然这是荒域,面对的是一群苦行者,但是这毕竟还是一个拳头大小为尊的世界。管你什么道教佛教魔教,但凡可以成为仙王的,便是正道!

    而李天一下子给出来八条正道,让所有苦行者兴奋不已。

    “八正道之五,正命:正确的生活方式,即远离一切不正当的人事和谋生方式。八正道之六,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去恶从善,勤奋修行,不懒散度日。八正道第七,正念:正确的念法,即忆持正法,不忘佛教真理,时时以惕励自己。八正道之八,正定:正确的禅定,即专注一境,身心寂静,远离散乱之心,以佛教智慧去观想事物的道理,获得人生的觉悟。”

    “我们成为苦行者,是因为相信,可是相信之后,我们得到了什么呢?”李天看向众人,在讲完八正道之后,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第七百五十九章十二因缘十观() 
“这个”

    听到李天这个问题,众人都是不解。

    在他们心中,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只是因为佛在,所以没有问出来。可是,如今李天问了出来,那,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见众人皆是面面相觑是,甚至连曼殊室利都是一头雾水,李天不由得微微一笑,而后给释迦摩传音:“快说是什么,这是你表现的时候了!如果这时候你说话,你的威信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听到李天这话,释迦摩微微一笑,他虽然不知道李天写的那些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却一字不落的背了下来,而今,自然知道李天接下来要讲什么,当下开口道:“我等所信之事,皆是可成之事。尔等苦行,为的不过是祭奠佛主。可是,你们早就知道佛主已灭,却不相信,依旧来纪念。而正是因为你们的不相信,因为你们的坚持,我,又回来了!”

    “所以,我们所求的,我们苦行得到的,是我的重生。可是,我们为何会得到?”盘膝而坐的释迦摩高深的看向台下苦行者,而后慢慢闭上了眼睛,双手叠加放在一起,手心朝上,幽幽的吐出来一句话:“我们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是因缘。这,便是我们为何能够得到的原因,也是我们这些年苦行,所得到的东西!”

    听到释迦摩这话,众人一阵恍然!他们纷纷看向释迦摩,表情充满了崇拜。虽然早就对释迦摩佛主的身份深信不疑,但是直到此刻,他们才真心的佩服释迦摩!他们甚至在猜测,李天所讲的这些东西,其实是释迦摩交给他的。

    这个想法的出现减少了李天不少的信仰之力,但是李天并没有因此而抱怨。实际上,能够让释迦摩先建立无上的地位,这才是最要紧的,甚至比自己干讲佛经更有意义。

    自己的修为固然要提升,但是佛教的教义却不能荒废了,这也是李天为何要从佛教基本教义开始讲述的原因。

    随后,李天非常热情的对释迦摩的“抢答”表示了感谢,这让其他苦行者更加崇拜释迦摩,也更加相信李天。要知道,李天是佛主看中的人,地位甚至是佛上,这足以证明佛主对于李天的看好。

    所以,他们相信,只要有李天这个佛上在,佛教必有重新辉煌的那一天!

    很快,趁着大家的热情劲儿,李天急忙讲起了十二因缘。

    所谓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缘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

    “所以,我们讲轮回,何谓轮回?这就是轮回!佛主从生到灭,从灭到生,这便是轮回。十二因缘,也是如此的一个轮回。”

    “无明缘行:无明,指众生对佛法真理、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状态。正因为无知,由此产生行,即盲目的冲动,亦即意志活动。”

    “行缘识:正因为有意志活动,因而产生心识,识即精神活动,指按照意志活动投生后产生最初的意识。”

    “识缘名色:由于心识活动而形成精神和物质的胎质。名,乃是无实物的精神方面;色,与之相反,指色质,物质方面的形体,所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名色缘六处:六处,又称六入,在此指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和认识器官。”

    “六处缘触:触指接触,从我们出生后,六种感觉和认识器官与外界接触。”

    “触缘受:受即感受、接受,由于身心逐渐发育,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接触频繁,而产生相应的或苦或乐、或不苦不乐的感受。”

    “受缘爱:爱指爱欲、贪爱,随着年龄的增大,在不断感受的基础上产生分别心,有了爱恶之情,是非之心,这便是受缘爱。”

    “爱缘取:取即执着、追求,正因为有了贪爱,到了成年以后,爱欲强盛,开始对外界执着追求。取缘有:这里的有,指思想、行为所产生的难以抹掉的后果,即业,分为善、恶、无记三种性质的业。由于执着,造下了种种业。”

    “有缘生:正因为有了业,这种业必然产生未来的果报,使人在死后重新投胎受生,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生缘老死:有了生则必然招致老、死。这样,十二个环节辗转不断地生死轮回,互为因缘,即是十二因缘。”

    “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轮回种种痛苦烦恼,根源在于无明,即对生活真实的无知。反之,只要破除无明,就可以灭除生死轮回的痛苦而获得解脱。无明的起源不可见,不可假定在某一点之前没有无明,但同时,凡是真正见到苦的,必也见到苦的生起,必也见到苦的止息,必也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十二因缘包含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两重因果关系,称为三世两重因果。”

    李天说道:“十二因缘有十观,观有支相续,于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所作业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识,与识共生四取蕴为名色,名色增长为六处,根、境、识三事和合是触,触共生有受,于受染著是爱,爱增长是取,取所起有漏业为有,从业起蕴为生,蕴熟为老,蕴坏为死;死时离别,愚迷贪恋,心胸烦闷为愁,涕泗咨嗟为叹,在五根为苦,在意地为忧,忧苦转多为恼。如是但有苦树增长,无我、无我所,无作、无受者。”

    “观一心所摄。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随事贪欲与心共生,心是识,事是行,于行迷惑是无明,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长是六处,六处三分合为触,触共生是受,受无厌足是爱,爱摄不舍是取,彼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为老,老坏为死。”

    “观自业差别,佛子,此中无明有二种业,一令众生迷于所缘,二与行作生起因。行亦有二种业,一能生未来报,二与识作生起因。识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有相续,二与名色作生起因。名色亦有二种业,一互相助成,二与六处作生起因。六处亦有二种业,一各取自境界,二与触作生起因。触亦有二种业,一能触所缘,二与受作生起因。受亦有二种业,一能领受爱憎等事,二与爱作生起因。爱亦有二种业,一染著可爱事,二与取作生起因。取亦有二种业,一令诸烦恼相续,二与有作生起因。有亦有二种业,一能令于余趣中生,二与生作生起因。生亦有二种业,一能起诸蕴,二与老作生起因。老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根变异,二与死作生起因。死亦有二种业,一能坏诸行,二不觉知故相续不绝。”

    “观不相舍离。佛子,此中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者,由无明乃至生为缘,令行乃至老死不断,助成故。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者,由无明乃至生不为缘,令诸行乃至老死断灭,不助成故。”

    “观三道不断。佛子,此中无明、爱、取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不断是业道,余分不断是苦道;前后际分别灭三道断,如是三道离我、我所,可有生灭,犹如束芦。”

    “观过去、现在、未来。无明缘行者是观过去;识乃至受是观现在;爱乃至有是观未来。于是以后,展转相续。。观三苦聚集。无明灭行灭者是观待断。复次,十二有支名为三苦,此中无明、行乃至六处是行苦,触、受是苦苦,余是坏苦;无明灭行灭者,是三苦断。”

    “观因缘生灭。无明缘行者,无明因缘能生诸行;无明灭行灭者,以无无明,诸行亦无,余亦如是。观生灭系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