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君临天下-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的是,高家已经军民之心尽失,高湝手下的大将尉相愿领军阵前倒戈,宇文宪率周军冲杀,一战俘斩齐军三万人,活捉了高湝和高孝珩。高氏齐国,再无反军起事之能了。

“高湝倒是好男儿,高家也并不全都是无能可笑之辈的。”云澜知道高湝这样的人是难逃一死的,想到了他的王妃卢氏,颇为伤感。
“朕敬他是一条汉子,便留他全尸,也赐他王妃自择生路。”宇文邕略带惋惜,有节气者身死,似高纬那样的人,活着倒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周建德六年三月中,大周皇帝携皇后回舆长安城,太子携群臣于春明门外三里相迎。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补完~~嘿嘿嘿嘿,终于写到这里了,写到最后,心中只想着一句苏死得歌词——江山再美也不及你一笑。囧死了,我去洗澡了~~~




65

65、许君一场生死相酬 。。。 
 
 
大周一统中原,天下震动,南陈君臣更是心中难安,担心周人挟平定齐国之势出兵南方,不想宇文邕回兵长安后,继续派遣使臣赶赴江南建康,并没有和陈人兵戈相向的意图,陈朝上下大多松了一口气,唯独一些有远见的臣子,猜测周帝宇文邕并非是不想对南方用兵,而是在等待时机。

长安皇宫,已经是戌时末了,露寝里依旧是灯烛高燃,宇文邕依旧在案前忙碌着,云澜则是一边帮忙。等得大总管来剪烛心,夫妻俩才发觉时候不早了。
宇文邕放下手中的笔和册子,他自己可以辛苦些,但是不能拉着妻子一道辛苦。“阿澜,辛苦你了。”

“你不是比我更辛苦?”云澜脸色虽然有疲惫之色,但是想到能够帮到宇文邕,便觉得辛苦些也值得了,她虽然不喜(。。…提供下载)欢李唐靡乱,却也不得不承认盛唐之时万国开朝的盛况让人向往,虽然李唐同从前的朝代一样走向了没落和战乱。若是很可能没有杨隋也没有了李唐,但是她不希望没有那样的盛世。

宇文邕微微一笑,“若是不辛苦,便是昏君了。”他和云澜并肩缓缓回了昭阳殿,梳洗过后,帐幔低垂的宽榻之中,夫妻两人只是相拥低语:“如今平定齐国,朕的声望在朝中无人敢驳,所以这个时候限地方豪族之权,那些世家豪族们占据的土地、蓄养奴婢部曲的人数都需依照大周律法而来。最为重要的是将科举定为常制,不再每年在州郡上考下就罢了。从前限佛,朕已经被和尚们骂是暴君了,只怕以后又要被世家豪族给记恨上了。”

云澜并非无知妇人,她知道,世家和皇族并非永远是站在一条线上的,汉末两晋以来的动乱,许多都和门阀世家地方豪强息息相关,那怕她自己本身出自陈郡谢氏这样的世家大族里,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被人骂几句又何妨呢?你我都知道,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太过壮大,皇族若是势弱了,便是江山颠覆,生灵涂炭了。所以为这些事儿必须做的,况且我知道你从来不曾惧怕他人的说辞的。待得事毕之后,安定的不但是宇文氏的江山,也是给天下的庶民百姓一个安定。就是四哥你,或者在史书之上又会多留下一页痕迹的。”

宇文邕拥紧云澜,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双眼微微闭上,“阿澜,再和我说一说李唐的贞观、开元之治吧。”
云澜依言低声说了起来,低柔的嗓音也不知道是何时停止的,待尚宫女官换班轮值之时,内殿里一片安静。

周建德六年至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整个北方中原日趋生气勃勃,对于庶民百姓而言,朝廷的均田制让他们不但有了安定也有了生活的希望。而朝廷也是诸多变革,其一,就是将西魏恭帝时开始的六官官制大改。此举当然会有诸多老臣,尤其是出身六镇的鲜卑老臣反对了。

“朕乃天子,不但是鲜卑人或其他胡人的天子,也是汉人的天子。”皇帝只对着这些老臣们说了这样一句话,虽然也有人说皇帝如此是不孝,毕竟六官制度是宇文泰做主给弄出来的,但是如今的皇帝声望并不比宇文泰低,且大多有见识的人都知道齐国之所以容易平定,就是鲜卑人和汉人的矛盾太深了,皇帝此举未尝不是防范胡汉对立。

等六官制度废除了,皇帝又开始折腾了,均田令(租庸调制)以及限制蓄养奴、部曲的种种法令的颁布,反对的人更多了,不过皇帝也更加强硬了,在几个地方豪族灰飞湮灭之后,最终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也不敢不从了。而大臣们对皇帝也更加敬畏了。

就在大臣们以为皇帝终于不再怎么折腾的时候,皇帝却又开始了,将从前州郡长官于地方选贤择能之制以诏令形式定为常制。天下良民,无论出身贫贱或者豪门大族,只要通晓文墨有贤能者,皆可报名应试。上榜者齐聚京城长安参加贡举之试,天子亲考问答以定名次。随着诏令的颁布,建德六年秋,大周第一次的科考举行,通过州郡选拔的贡生们齐聚长安,天子亲自出时务策论之题,并于半月之后亲自于乾德殿问答诸上榜者定下名次,其后更是授了上榜者官职。

而此事比前几件事情更快地传遍了大江南北,哪怕是远在江南,也有出身贫寒的士人议论此事,纷纷赞说周帝重英豪。

朝堂之上风云变幻,皇帝的强硬让臣下领教了个够,朝政都够他们忙活了,对于皇帝的私事他们也无暇也没有胆子去多话,在这种情形下,皇帝长女宇文葭受封为永昌公主,下嫁驸马令狐熙时,也并不太惹人注目了。

十五岁的宇文葭穿着嫁衣跪在了云澜面前,头放在了云澜的膝上,低声道:“阿娘,我舍不得您。”
“傻孩子,嫁人了又不是不能够回来了。”云澜也很舍不得女儿,抚摸着她的头发,欣慰中带着一丝伤感,“该嘱咐你的话,阿娘都嘱咐完了,你好好和令狐熙过日子,受了委屈也不要忍着。好了,去跪别你父皇吧。”

“喏。”宇文葭心中有着不舍更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依言起身后看向一边站成一排的三个弟弟,她对着他们深深一福:“阿父和阿娘,阿弟们多多费心了。”
阿琳快嘴道:“阿姐你真是啰嗦。”
宇文璟敲了阿琳一下,朗声道:“阿姐放心,璟已经长大了,会为阿父阿娘分忧的。”
宇文葭摸了下小弟阿瑞的头,等令狐熙进来对云澜行了大礼这才一起出了露寝去了乾德殿。

令狐熙为人严谨,对于自己娶到皇帝皇后独出的公主,也没有轻浮得意之色显露,比之前更加沉稳了。让长安城中一干眼热的少年郎君们想挑刺也挑刺不出来,只能暗地里说几句酸话了。
宇文邕在乾德殿里接受了新人的跪拜,看着盛装的女儿,恍惚想起了云澜当年嫁给自己的情形,面色变缓,只嘱咐了一句道:“你们谨记夫义妇贤一词便是了。”
小夫妻忙跪拜应喏了。

长女出嫁之后,宇文邕于朝政之上不稍微放松了点折腾,隔几日便召集了宇文氏子弟考究学问和骑射,也在冬雪初落之际,携云澜一起身着常服走开修整后的长安大街之上。时不时看见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君身着锦衣打马而过,也时不时可见富贵娘子出入坊市之间……

“年年风雪,我还记得年幼之时随阿父逃离建康北上避难的情景,也还记得初遇四哥你时的样子呢。转眼间,我们已经在一起快十六年了,而阿葭也都嫁人了。”云澜看着年轻人们的样子感叹道。

“是我老了,你还是当年的样子。”宇文邕自过了三十岁后便开始蓄须,看起来威严许多,但是他本就比云澜年长四岁,如今看起来更是年长了十岁一样,他握紧云澜的手,想着少年郎君骑马经过时落在云澜身上的目光,颇有些吃味。

两人进到西市一坊间,却看见诸多男子在伎馆前围观,宇文邕和云澜对视了一眼,身后远远跟着的侍卫很快就打听明白了,原来引得男子趋之若鹜的是那伎馆里面的女人身份不一般,北齐武成皇帝高湛的皇后,后主高位的生母胡氏,以及皇后穆黄花,如今在伎馆中沦为了妓子。哪怕胡太后已经年老色衰,哪怕穆黄花并非国色天香,但因为她们曾经高高在上的身份,如今却引得诸多男子的前来。

“我放她们自生自灭,不想却如此自甘下贱。”宇文邕摇头嫌恶地道,“神武皇帝高欢一世英勇,渤海高氏的脸面全部被这两个妇人给败光了。”
云澜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就算国亡家败,但是也不至于自甘为妓呀!想到胡太后亲口说什么“为后不如为娼”的话,她也起了嫌恶之心来。

独孤伽罗和大女儿杨丽华坐在马车里,掀开马车窗微时,眼角扫到了街边站立的一对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