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道天堂-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遏已死,虎贲卫统领江哲被杖杀,副统领蒙习继之,这说明高明统篡权行为进入了最浓烈最紧要的地步。

如果此战后,上报死伤无数,实力大损,说不定无论圣上,还是高明统,都要起心思顺便夺军——虽然这个可能不大,但是也存在。

不过,如果显示出强大的实力,哪怕明目张胆说瞎话,也不要紧,这时无论是圣上,还是高明统,都鞭长莫及,反而要不得不安抚。

再说,屯田已成,对朝廷的依靠降低了许多,所以,方信才可如此行事。

在场的人都是聪明人,细细想想,有几人就变色。

方信不言,远望上去,见得这城下的蛮军,不愧是十年连战的精锐,个个剽悍异常,虽见方信军来,却还是对县城保持着奔滚如潮的攻势,冷笑着,方信挥手下令。

顿时,一阵战鼓响彻天地。

已经准备的三万军,长矛兵、藤牌兵、弓箭手,层层叠叠,推着长车,摆出大阵,缓步而前,而二千骑兵,纹丝不动,等待着方信的号令。

杀气冲天而起,在越来越急的鼓点中,衣甲抖动之声,连绵不绝。

本来长车是不可能长途推着作战,但是县城离堡,不过十里,车子推上前,正是方便——这距离正好,如果敌军退下,正好入城支援,那时,蛮军再难有所作为!

而敌军,也自是出军,一声令下,洪流一样地直冲而来。

两方的人潮,相撞地一刹那,杀声轰传天空,先是“噗”的一声,弓箭手射出的箭,使天空都为之一暗,地矢雨,激溅落下,落出无数血色的浪花,而蛮司骑兵,却悍不畏死,前赴后继地冲击。

但是到了车前,就再难突破,长枪直刺,弓箭如雨,声声传号过来。

“我如是敌军,早应该退了,这种拼下去,只有不断损失,再难有所作为。”方信见了,冷笑地说着。

“大人说的是,但是,如是不拼,只怕以后更是艰难,再过半个月,粮钱都消耗完,只怕敌军都不得不解甲归田,连三万兵,都凑不起来了。”

群堡一成,全部是军户,军法处置,每堡之人,非令不许出十里之外,这就形成了三十里的隔离区,任何商人进入都是死路一条。

虽然并非这一条路,但是其他道路,都必须在山中林中翻越,能运输的货物,不及正常地十分之一,消耗更是提高十倍,商人谋利,安肯如此?

货物一被切断,与满清类似的组织,就立刻处于崩溃的边缘,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明朝朝廷,来处置袁崇焕的大罪。

朝廷有四罪论之——付托不效、专恃欺隐、市米资盗、谋款诱敌。

其中市米资盗和谋款诱敌,就是给予满清粮食和金钱,使之存活壮大,这实是货真价实的大罪,只是,当年满清,就算切断中原联系,还可打劫朝鲜。

在这个世界,一旦动真的切断贸易线,这安昌王就如无水之龙,再难存活——说来说去,实际上就是早上五十年。

再给五十年,蛮司可繁衍到百万,而领地内汉人,也可繁衍上百万,这样的话,汉族为其耕作,就已经足够消耗,也可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那时,可出兵三十万——三洞关单是八万人,也未必守得住,就算守得住,也要吸取朝廷大量鲜血。

如此消长,一旦内地有内乱,还是可以问鼎天下,只是现在,却无能为力了,如是贸易切断,甚至连自保都不足——领地内汉族本来只有五十万,给方信这样一搞,顿时锐减到三十五万,而且仇恨不绝,就算安抚下来,耕作也难以养活足够数目的蛮兵啊。

当然,龙气之妙,如不能外部突破,那就内部乱之,但是方信对此早有准备——军屯之妙,在于内外兼备,与外可御敌,与内可垦田。

有此,朝廷如是问罪,凭此自守,也足够了,方信已经下决心,无论什么事,都不会出关进京了,而且,沿途百里,都密布监控,如是有不利的钦差前来,半路杀了就是了。

所以,方信才要上奏折,无论结果怎么样,都会大言不惭高喊:“我军兵强马壮,获得大胜,本抚誓必全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战争的本质,打的就是大势,打的就是格局,打的就是政治,而且,由于西南十年大战,连附近几省,都几乎抽空了精兵,真的逼反了方信,打出清君侧的旗号,附近几省就是空地了,一军可取,未必就没有人响应——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兼知,现在高相之心,路人都知,天下士民豪门,都是不满,有此旗号,只怕立刻天下大乱。

当然,方信并不希望如此,如果这样作,就是有进无退,说不定要为人作嫁衣,这只是不得已而之,如果可以,方信宁可摆明旗号割据。

西扼浅水之龙,静观于中原,存亡演变之道,尽在手中,区区几步,就已经三成胜算在握,等到大楚内乱一成,就可正式化得蛟龙。

夫战,在于庙算,决胜于千里,存于一心,是以存于一心,玩弄天下英雄于股掌之间。

第五卷 万世人皇必有根 第166章 … 加爵

永安十三年五月,安昌王无奈退兵,损失一万一千人,而方信方面,阵亡和残废九千一百人,还有三千负伤,经过治疗可恢复。

此战,使安昌王损失了八分之一的实力,起码五年都恢复不了,是以又向后退了百里,由于己方损失不是很大,方信想了想,还是没有太过嚣张,发“斩首二万,只伤三千”的奏折,而差不多照着原样发了奏章。

就算如此,也是十年来的大胜,想必朝廷按例,必有赏赐。

转眼就是二个月,新建的1个棱堡又向前推进五十里,增加了不少可耕之地,并且使后方的屯田相对安全了。

但是,方信摇头叹息,自己在西南的进程,也只有这点了——一旦脱离棱堡作战,自己就算有满编的八万人,也难以成事。

要控制西南,以及西南更背后的草地,非十五万精锐不可。

说实际的,方信很是搞不明白,为什么别人穿越了,搞什么都风生水起,而自己就这样难呢?

当然这个说法是指发财。

农业社会,万事在于粮,这方面方信根本没有什么办法,在位面有限允许的程度内,额外进行改良,也无非是水车和农具的改善。

水车可以灌溉,使旱田变成水田,就此一项,就可多收一石一亩。

农具的改善,改善人力,但是现在最缺乏的,却是耕田所用牛和马,这些却不是一时一日能繁衍的——而安昌王受此一战,却立刻回过味来,反正安昌省地广人稀,就迁移百姓退后一百里,又在外面驻扎骑兵进行巡查。

这样的话,后面百姓就难以逃亡到关内,并且方信的游击战也难以发挥效应——出关百里,只有被骑兵吃掉的份。

这使方信打的如意算盘顿时落空,虽然对方骑兵也很难穿入棱堡控制区,基本上农田开垦相对安全,但是流民军屯的人口,停留在二十万而无法突破。

5万军屯之户,最多起兵3万,如果全部增入,正好补充完足兵八万,却再也无法扩张了。

军屯可自己解决三万军粮,郡内最多解决一万军粮,如果不算商务司的作用,还有三万必须依靠朝廷来补给。

得意之后,方信这才发觉,到底气运难以解决,方信现在的资源,却也只有守地的份,很难真正独立成蛟龙。

虽说如此,方信还是发布了一系列的命令,五万兵先保持不变,先提拔那些靠拢而来的年轻军人,各掌一些基层兵权,多半是营正一级。

而吴杰,却已经补上了下堡卫参将之职,正式领兵五千五百,从属于参旗镇,这参旗镇,还是由岳名时任主将,下面有平浪卫、上宝卫、下堡卫三卫,这个卫现在虽明令补完,却至少有三分之一直接掌握在方信手中。

宜黄镇镇下面有柏乡卫、义观卫、六华卫三卫,此战后,原本柏乡卫参将范杰彪升任此镇主将,但是只建柏乡卫和义观卫二卫。

六华卫借口兵员和饷银不足,先不给予补完,只保留了百人的架子。

三镇之外的五个卫——下广卫周冰斌、云阳卫蒋文轩、关里卫许鹏,还有新任命的前丘卫段佐通,倒已经许之足兵补充。

东华镇更是没有重建,只是挂了一个名,把一个资格老的将官推了上去,下面有关里卫、下樟卫、下广卫三卫,也被方信收为未来编制,这是防备朝廷借故撤消编制,所以才留个空架子。

因此实际上,足兵的,就是一镇七卫,差不多是六万人。

其中,前丘卫已经彻底成为了方信亲军,段佐通本是投入幕府的年轻将官,而下面各府各营,也多半是靠拢方信的人充之,这就使方信的实力大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