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攸告辞了郑啸,二话不说就直奔皇宫而去。郑啸得报,这魏攸上钩了…………
皇宫之中,魏攸求见太子刘和,刘和正在和自己地心腹冯预密议,听的魏攸有紧急事情求见,就叫魏攸进来。
“参见太子殿下。”
“免礼,尚书令这么晚来求见,所为何事?”
“太子殿下,请速速避走。这郑啸怕是有不臣之心。”却见刘和不慌不忙地说到:“魏尚书果然忠诚,冯预已经探查到一定消息,我正在想如何脱逃呢。你便来报信,不愧是父皇的心腹。”
“既然太子已经得知,怎么还不走啊?在晚了,郑啸一旦动手,您是想走也走不了了啊。”
“哼……郑啸这贼子。狼子野心,本来以为他是个忠诚之人,却不想和袁绍一样。也有不臣之心,我是想走,可一时又不得走脱,这南皮遍布郑啸的势力,不好跑啊。”
“殿下不必担忧,我在郑啸军中日久。现在带殿下出城不是问题,只是出了城我们该如何行事啊?微臣无能,还没有办法。”
刘和却很高兴:“只要能出城,一切都好办了。冯预已经在阳信准备了船只。我们出的城,一路疾奔而去,等上了船,轻衣简从,我们南下去投靠荆州刘景升。”
听到刘和已经有所安排,魏攸也放心了。自刘虞驾崩后,自己几次对郑啸提起让刘和继承王位。可郑啸却一点也不上心,只顾对敌袁绍。
开始说忙于战事便罢了,可越到后面越不对劲。袁家已经投降,自己和郑啸提出这个事情,郑啸却岔开话题,招降自己。让魏攸也确定,这郑啸有不轨之心,今天却听到,原来郑啸是和刘竟狼狈为奸,还好发现及时,要不然太子殿下是性命难保。
“事不宜迟,既然殿下有所准备。那我们趁夜出城,免得出了什么岔子。我已经和郑啸讨得将令,护送殿下出城不成问题,就是委屈殿下了。”
刘和一众人等,都扮成护卫。跟着魏攸就出了皇宫,直奔城外。到了城门,却被拦住:“什么人?哎呦……是魏大人啊。这么晚您还要出城。”
风起云涌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两俊男双银枪
 更新时间:2009…4…10 21:41:36 本章字数:6214
魏攸一看,原来是郑啸麾下大将华雄:“原来是华将军当值,我奉大将军之命,有急事要去城外大营处理。请华将军开门。”
“这个,主公有命。夜间不得擅开城门啊。”华雄却一脸为难的表情。
“华将军。我奉大将军命令行事。怎么算的擅开城门呢?”看着四周士兵不少,魏攸心中也着急,一旦事情败露,可是冲不出去啊。
“这个……这个……”华雄还在迟疑。
魏攸急了:“华雄,耽误了大将军的命令。你吃罪的起吗?难道非我去请了大将军来你才放行?”
这么一说,华雄脸上也一副惊慌的神色:“不用,不用。大将军也对魏大人您客客气气的,我那敢拦着您啊,只是有将令,华雄不得不从,魏大人且请担待。我这就开门,这就开门。”
华雄让士兵打开城门,又对魏攸赔笑到:“魏大人,您大人大量,不要和我计较。在大将军面前还要请您多多美言啊。”
看着华雄一副小人嘴脸,魏攸也是鄙视,一个堂堂将军,战场上也算勇猛。怎么为人这般令人不齿,枉费了郑啸对你的信任。
口中却说:“华将军尽忠职守,我自然不会怪你。一定上报大将军,你放心。”说完魏攸带着人就出城了。
华雄陪着笑脸,一直等魏攸带人出了城。脸上笑容忽的就消失了,叫过人:“你去禀报主公,任务已经完成,鸟儿已经飞出去了。你带人跟上去,假意追捕,声势弄大一点。实际上要保护好他们,在冀州境内不能让他们有一丝闪失。”
分派完毕,揉了揉脸,华雄心中抱怨。这演戏还真不是人干的,老子的脸都快抽筋了。演完了戏还要当保镖,真是的,一个破刘和,一刀杀了了事,何必这么麻烦…………
袁绍一死,郑啸还亲自登门吊唁。也算给足了袁家面子。袁家既然投降,郑啸也算没有亏待他们,加封袁谭为光禄卿,饶乡侯,袁家全部移居长安。
至于朝廷中的百官公卿,郑啸也是很随意,他们要走要留随便他们。中郎董承知道自己的女儿董琳被郑啸纳妾后,董承是大发雷霆却也无可奈何。自己好歹也是名门。女人居然给人做了小妾,丢了脸面啊。
不过他也没有办法,郑啸已经连人都带走了。他又无法对抗郑啸,也只有这样了。干脆借助郑啸的势力,让自己更进一步吧。
董承现在就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带动了不少人投奔郑啸。太子刘和不知所踪,这立新帝一事也就没了下文。郑啸又不热心,谁也没奈何。聪明干脆直接效忠郑啸,反正这变天看样子也是迟早的事情了。
一些忠诚于汉室地大臣却纷纷南下。不是投奔刘表就是投奔刘璋。对于这些人,郑啸都暗中派人盯着。对于这些百官,郑啸派人进行了筛选。有才华的人都被秘密截留了下来,其余的人嘛,愿意走就走吧,反正他们也没多大用处了………………
郑啸着重开始恢复冀州的生产,务必要在一年之内恢复冀州的元气,虽然冀州经历了战乱,但是冀州本身的底子就不错。这接近一年的战乱,虽然有影响。但也不是太严重。
“主公。这淳于琼和董昭,文丑三人没了踪迹。逢纪在家中自尽,审配要跟着袁谭,随侍左右。除了这几人,其他袁绍臣属基本都投降了。”
“这淳于琼,文丑和董昭都是有些本事地人,怎么会失踪?让各地注意,发现其踪迹就拿了,既然不愿意投效于我,那么便让他们消失吧。”
郭嘉却说:“主公,这董昭董公仁还是有些才能的。杀了可惜,最后能生擒回来,总有法子让他效忠于您的。”
“恩,也好,就生擒他们吧。子龙那边行进的如何了?”
“赵将军已经平定了幽州西部,正在向辽东郡进兵。公孙范似乎要顽抗到底。”
“呵呵……公孙范不足为虑。就凭他是挡不住子龙的,就怕域外扶余人,鲜卑人趁机犯境。这样,庞德,你在带领三万兵马去幽州,提防这些人来趁火打劫。”
“遵命。”
随着袁家的投降,沮授也不情不愿的投降了。长公子袁谭亲自出面,他沮授总是袁绍的臣子,又怎么不为袁家人地性命担忧。
“沮授,我知道你投效我是不情不愿。那么你先在冀州做冀州别驾吧,你有善待百姓之心,也好配合我的方略。等有一日你转了心意了,在来找我。”
郑啸相信,这沮授的脾气又臭又硬,但是总有一天会真心投效自己。不怕沮授做出什么不利自己的举动,沮授是忠诚袁家的,只要袁家的人在自己手上,沮授便不会背叛自己。
分配大家各自去忙碌,郑啸又和郭嘉开始密议了。
“奉孝,待得子龙平定了幽州,这黄河以北就尽在我囊中。下一步就是中原了,我们该如何下手?”
郭嘉却阻拦到:“主公,现在领地内粮草并不丰厚,战士征战经年,也需要修正。目前不宜动兵啊。”
“奉孝,你是怎么了?要什么话直说,这些可都不是问题。军粮充足,士兵渴望求战,你到底要说什么。”
郭嘉叹了一口气,只好直说了:“主公,那我便直说了吧。我军虽然军粮充足,士兵求战。但是现在不适宜的原因是您地性格。”
“我的性格?怎么了?”
“你爱民,攻占一地,您必然抚民生息。我们的军粮是足够,但是要抚民却有不足。中原大地,历经战乱,若您一进兵,那么百姓必然受兵祸牵连。本就不足备地粮食更是难以养家糊口,以您爱民的性格必然救济,这样我们的粮食就不足够了,中原之地。人丁可是不少。
既然不能据地抚民,我们且暂缓脚步。内整武备,外修文德。等积蓄足够了在入军中原,不动则已,动如狂涛怒雷。所以我不赞同短期内动兵。”
“地确如你所说。不能抚民安民就干脆不去攻城据地,这统一天下确实急不来。。。??。。”郑啸又问:“可是,即便我不去征伐。这百姓的生活就能好吗?”
“那就看诸侯自己的了,可是主公您想,一旦您兴兵,这些诸侯必然全力抗衡,百姓不是更苦。而我们现在又没有足够地力量救济他们,受损失的还是百姓。”
“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先父说的一点也不错啊。”郑啸也只好放下了动兵的打算:“奉孝。那你看我们何时能兵进中原?”
“至少也要秋收之后了,那时便有足够的粮食去救济百姓了。虽然现在不能兵进中原。可主公,还有一个好地方却很适合您现在地攻势。”
郑啸想想有道理,现在自己要恢复冀,幽两州地生产,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